最新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
《最新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原发性肝癌-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学 目 的与 要 求,掌握:肝癌的临床表现、护理、健康教育熟悉:治疗要点、并发症了解:实验室检查、病因和机理、诊断,概述,定义: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上海的崇明岛的发病率最高,我国每年约有11万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发生于任何年龄,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间为25:1。,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1/3有慢性肝炎史,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免疫组化方法显示HBV-DNA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DNA中,HBV的X基因
2、可改变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密切有关。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作为肝癌的直接病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二、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比例并不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经肝细胞损害引起再生或不典型增生。一般认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三、黄曲霉毒素,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致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提示黄曲霉毒素B1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但迄今尚无致人类肝癌的直接证据。,四、饮用水污染,肝癌高发地区启东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发病率60-100/10万)与饮井水的居民(20/10万)肝癌死亡率有明显差别,饮地面水的发病率高。近年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五、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和亚硝胺类、偶氮介类、有机氯农药等均有可疑的致癌物质。寄生虫 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遗传酒精中毒,病理一、分型(一)大体形态分型,1、块
4、状型 最多见。癌块直径在5cm以上,大于10cm者称巨块型,可呈单个、多个或融合成块,多为圆形、质硬,呈膨胀性生长。肿块边缘可有小的卫星灶。有假包膜形成,中心发生出血、坏死,引起肝破裂。肝硬化程度轻或不伴有肝硬化,手术切除好。,大体形态分型,2、结节型 为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一般直径不超过5cm左右。结节多数在肝右叶,与四周组织的分界不如巨块型清楚。常伴有肝硬化。恶性度高。,3、弥漫型 有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癌结节散布全肝,肉眼不易与肝硬化区别,肝大不明显,甚至反可缩小。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此型最少见。无法手术切除,恶性度较高。,大体形态分型,4、小癌型 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或相
5、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称为小肝癌。包膜多完整,癌栓发生率低,合并肝硬化程度低,癌细胞分化程度好,恶性程度低,手术切除率高,预后好。,(二)细胞分型,1、肝细胞型 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此型约占肝癌的90%。癌细胞呈多角形或圆形,排列成巢或索间有丰富的血窦而无间质成分。2、胆管细胞型 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此型少见。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排列成腺体,纤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AFP()3、混合型 上述二型同时存在,或呈过渡形态,既不完全像肝细胞,又不完全像胆管细胞,此型更少见。,二、转移途径,(一)血行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
6、转移灶,如门静脉的干支的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在肝外转移中,转移至肺的几达半数,其次为肾上腺、骨、锁骨上淋巴结、肾、脑。(二)淋巴转移 肝门淋巴结的最多,也可至胰、脾、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三)种植转移 少见,从肝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膈、胸腔等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如种植在盆腔,可在卵巢形成较大的肿块。,由肝细胞发展而来,癌细胞基本形态与肝细胞相似,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核大深染。,由胆管上皮细胞发展而来,呈立方形或柱状,胞浆蓝色透明,癌细胞排成腺腔,纤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临床表现,亚临床肝癌:甲胎蛋白(AFP)普查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
7、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一、症状 1、肝区疼痛,部位、性质:为最常见且出现较早的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账痛或钝痛。如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如肿瘤生长缓慢,则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机制:肝痛是由于肝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引起剧痛,从肝区开始迅速延至全腹,产生急腹症的表现。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昏厥和休克。,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3、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伴癌综合征:少数肝癌患者由于癌本身代谢异常,进而影响宿主机体而致内
8、分泌或代谢异常,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等。对肝大且伴有这类表现的患者,应警惕肝癌的存在。,4、转移灶症状,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水征。骨骼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二、体征 1、肝大,肝呈进行性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大。位于肋弓下的癌结
9、节最易被触到,有时因患者自己发现而就诊。,2、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3、肝硬化征象,肝癌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大、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肝掌,腹水,蜘蛛痣,肝癌的分型,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明显硬化表现者;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和化验表现者;炎症型:病情发展迅速,并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一倍以上者。,肝癌的分期,期:无明确肝癌症状与体征者亦称亚 临床期;期:
10、介于期与期之间者;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 之一者。,并发症,一、肝性脑病 通常是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患者因此死亡。二、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肝癌常因有肝硬化基础或有门静脉、肝静脉瘤栓而发生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小肠静脉淤血等一系列改变,一旦血管破裂,则发生呕血和黑粪。晚期患者可因胃肠道粘膜糜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并发症,三、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约10%的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致死。肿瘤增大、坏死或液化时可自发破裂,或因外力而破裂。破裂可限于肝包膜下,产生局部疼痛;如包膜下出血迅速增多则形成压痛性块物;也可破入腹腔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
11、征。大量出血导致休克和死亡,小破口出血则表现为血性腹水。四、继发感染 本病患者在长期消耗或因放射、化学治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抵抗力减弱,再加长期卧床等因素,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普查中阳性发现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肝癌AFP阳性率为70%90%。适于普查。AFP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AFP大于500g/L持续4周;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AFP在200 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
12、周。,其他肿瘤标记物 肝癌时血清内升高的酶有: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GT2),阳性率可达90。其他 异常凝血酶原(AP)、L岩藻糖苷酶(AFU)等活性增高。,二、超声显像,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癌实质性暗区或光团。当癌坏死液化时,相应部位可出现液性暗区。超声检查可显示直径为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但需重复检查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诊断,如结合AFP检测,已广泛用于普查肝癌,有利于早期诊断。对AFP阴性病例的诊断,除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测外,超声检查尢为重要。最近发展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分析测量进出肿瘤的血液,根据病灶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质。,三、电了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原发性 肝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