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节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七章节机械能守恒定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章节机械能守恒定律.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材分析:,大港一中魏新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总体概述,2、对比分析,(1)课标要求与原大纲要求的对比,(2)课标教材与老教材的对比,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功和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变化与重力做功,老教材的思路:,(2)课标教材与老教材的对比,新教材的思路:,追求守恒量,功、功率,重力势能,弹力做功,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做功,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2)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同学们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3)了解什么是势能
2、和动能。2、过程与方法(1)再做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2)利用自制教具(如单摆)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一个物理现象总是很容易的,但从中分析并得到物理规律却不易,本节通过介绍人们对能量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献身科学的激情。重点、难点: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做能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单摆实验,“记得”起始的高度,能量守恒,动能,势能,第2节 功,1、知识与技能:(1)做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2)正功、负功(3)功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理解正、负功的含义,能解释有关现象
3、(2)W=Flcos要灵活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产、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功的问题。(2)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功的公式,知道正、负功。难点:W=Flcos公式的应用,合力所做的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探究性教学,设计有梯度的习题,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第三节 功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P=W/t,P=Fv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t0时为瞬时功率。(2)P=Fv,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知功率在生活中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4、。重点、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平均功率,瞬时功率,例题1、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45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求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功率和落地时的瞬时功率。2、将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自水平地面自静止开始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其以=0.5m/s2的加速度向上拉起,求在向上拉动的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1、汽车启动的过程分析:,分析方法:明确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动力学公式V-t图像,
5、第四节 重力势能,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重力做功的理论研究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力做功的理论研究用微元法化曲为直的方法重力做功的特点,体会重力势能的概念的得出过程,及重力做功跟
6、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为下面弹性势能和动能表达式的推导做铺垫。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第五节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知识与技能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及意义,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1、猜测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科学预测的能力。2、体会计算拉力做功的方法,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上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弹性势能公式的探究过程和所用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学习兴趣,体味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探究弹性势能公式的过程和所用方法。2、理论探究方法。教学难点:1、推导拉伸弹簧时,用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求解拉力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节 机械能 守恒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