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ppt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国内心理学主要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原心理学动态)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应用心理学心理行为与研究心理学探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DOS China Consortium美国心理学会(APA)EBSCOWiley InterScience Springer Link,文 献 检 索,文献检索的一些重要技巧提示线索的使用:关键词;作者;题目;刊名;年代综述性文章的重要性;滚雪球式的查阅方法;重要任务追踪;,二、心理学论文的类型,论文的类型,1、实证研究2、综述、元分析论文3、理论性论文4、方
2、法学论文5、个案研究报告 目前,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有1、2、5三种,1 实证研究报告,实证研究报告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某项研究的陈述,由反映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内容组成,经常按如下顺序编排:前言: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叙述研究该问题的目的;方法:对研究所采用方法的描述;结果:报告研究中所发现的结果;讨论: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综述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包括以下内容:对问题进行定义;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2 综
3、述、元分析论文,与实证研究报告不同的是,在论文的组织形式上,综述论文是按逻辑关系而不是按研究进程来组织的。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结果解释也以有关理论为前提。,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来建构理论 与综述论文在结构上经常是类似的,但理论性论文只引用那些对其理论建构有作用的实验资料。追溯理论发展过程是为了提炼其理论框架。作者通常会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比较、说明各理论之间的优劣,并提出新的理论。,3 理论性论文,在此类论文的理论性分析中,通常作者会考查理论的内部和外部一致性理论本身是否自相矛盾理论与实验观察结果之间是否矛盾。与综述论文相似,理论性论文的各部分也是按内在逻辑关系而不是根据研
4、究进程来编排的。,4 方法学论文,介绍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改进已有的研究方法,对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讨论,都属于方法学论文。研究方法或数据分析方法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引入具体的研究数据仅仅是为了对方法进行说明。举例: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根据某一个或几个被试的特殊情况,提出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对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有所启示。作者既要考虑到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又要考虑到把重要的材料描述清楚,这个平衡点通常较难把握。,5 个案研究,可以让当事人查看已写好的个案研究,给出同意发表的书面意见,也可以通过改动个案材料的某些方面(如改变被试的人口学特征或增加一些无关材料)进行掩饰,
5、以使当事人及其熟悉的人都认不出来。当然,这种改动是有限的,一般不能改动那些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变量。从某个角度来看,个案研究也可能是实验研究的特例。,三、研究课题的选择,当年为什么选择心理学专业?,14,你可能感兴趣于,孩子刚出生时头脑是否一片空白?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样的,为什么感受不一样?什么在起作用?双胞胎是否会有相同的发展?成绩很好的人为什么也害怕考试?爱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5,你想研究什么?,不论当时你报考这一专业的动机为何,经过几年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你现在最想研究的、最感兴趣的人类心理现象是什么?尝试着提出你的研究课题!,16,(一)课题选择的意义,选题是心理学研究的
6、起点,是决定整个研究成败的关键。具体说,它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研究采用哪些的方法研究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结果的获得是否科学成果是否具有社会、经济、科学价值,17,(二)心理学研究选题的来源,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实际需要理论发展,研究文献研究过程科技进展,18,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课题都来自学者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津巴多有关斯坦福监狱的研究具身认知的研究社交网络网站中的自我呈现,19,我们都有一种感受,当我们焦虑时常常出现错误回忆,回忆的速度也受到影响,但影响到多大程度?因此:考试焦虑影响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考试焦虑影响记忆提取速度的实验研究,20,
7、汉语阅读与英语阅读,21,22,因此也就有了:空格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词切分对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外星人看地球人,假设自己是一个外星人初次来到地球,以这样的视角看地球人,地球人的行为、心理的哪些方面让你感到好奇?,23,2.实际需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方法之一。,24,来自社会需要的课题大多数是应用性研究,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能直接为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服务。,如,“三农”是当前政府的关注点,教育心理学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涉农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
8、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等,2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组织问题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压力问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与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学生反社会行为问题,26,还如教育实践中的课题:,3.理论发展,从心理学理论方面提出的课题。不仅要解释已有理论同事实经验的矛盾,而且要解释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心理学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27,已有研究认为越倾向A型行为风格的人越容易焦虑,同时也有研究认为A型行为的人比B型行为的人更有自信,然而,焦虑与自信是负相关关系。这是一组矛盾,因此值得探讨,提练
9、一课题:中学生行为类型、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关系,28,如:,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课题;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29,需注意:,充分熟悉、真正理解该理论;大量查阅文献以了解涉及该理论的研究情况;根据该理论做出一个或多个可被研究的推测;制定可检验该理论推测性假设的研究设计;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即能否适用于以前未被检验过的环境、时间、被试、领域等。,30,4.研究文献,注意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的一些问题。即关于发现现有知识链中的空白点,并对之进行研究。,31,学生考试焦虑研究中,有研究证明考试焦虑与考
10、试成绩是负相关,也有研究推论已有的考试失败导致考试焦虑,但对于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缺乏研究,故可考虑从这方面进行研究。,注意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这种矛盾可能由于研究程序、条件上的差异。,32,有的有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智力方面发展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则较差。而有的研究则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智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甚至有的研究对二者社会性发展的差异也提出了质疑。,分析时,应注意弄清探讨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如是否存在被试年龄差异,研究条件差异等。如果年龄、条件存在差异,则可能是造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或部分原因。如果年龄、
11、条件不存在差异,则需要查明、推测其他可能的原因。,根据研究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任何研究结果的可接受程度依赖于其能精确地被重复的程度。,33,如“皮亚杰作业”中的“液体守恒”、“空间守恒”、“三座山”和“投影实验”等简洁精致的小实验被世界各国心理家不断重复和验证。,5.研究过程,随着研究深入,对文献进一步研读,特别是研究者深入思考,一方面会构思出与当时进行的研究课题有关的许多课题。另一方面,当时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也可能日益暴露出某些方面的不足(如变量控制、被试取样、测量工具、学校环境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研究设计时没有意料到的一些情况。这些都需要改进研究,并成为随后研究的课题。,34,以
12、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经历:,“我从事考试焦虑的研究,前人以及自己以往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只有弱相关,而时常有考生反映考场上的紧张导致考试表现失常。我探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自控力、神经质人格、行为类型、学习技巧、归因风格、能力分组、家庭因素等主客观因素在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间的中介、调节作用(效应)。那么,究竟哪些变量是“主角”或者这些变量各自承担了多少解释量?”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非智力因素,35,6.科技进展,根据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新进展选题。如心理学研究的”系统论”。在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选题。学科交叉、渗透趋势必将带来大批崭新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如网络心理
13、学、管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36,根据研究技术的新进展选题。如统计手段的进展:多层线性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眼动仪、多导仪、事件相关电位(ERP)等。,(三)选题原则,1、可行性原则,根据主客观条件选题,应充分发挥自己具有优势的条件。课题本身有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研究者有学识、能力、经验客观上有物力、财力、人力以及设备,37,2、价值性原则,实践应用价值:即优先选择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与心理有关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理论发展价值:选择能满足研究领域自身理论发展有意义的课题。,38,3、创新性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独特性,即他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解决
14、的;先进性:把握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前沿动态可表现为概念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应用上的创新,39,例:对比以下课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自信心以及学习的影响教师关注行为对学生自信心、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教师关注行为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40,思考一下,哪一课题更容易进行?,显然,这个题目更合适些:教师关注行为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41,为什么?,进一步思考,如何进行研究?如何才是科学的研究?,42,涉及变量?,心理、行为变量有:教师的关注行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参与行为,情境变量:课堂还需明确的变量:教师、学生的人口学变量,43,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论文 写作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