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培训讲义.docx
《骨科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培训讲义.docx(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错耨墙涮跳及(关于各种骨折的处理培训I,内容丰富、实用、珍贵,喜欢的就下载。)骸骨骨折的处理骸骨,通常称为膝盖骨,是身体最大的籽骨,也是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骨折原因和分类骸骨骨折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引起的。直接暴力通常是直接对骸骨造成的外力伤害,如撞击伤,大多数为粉碎性骨折,也可以产生横断型骨折,而其假前和骸两侧的腱膜没有损伤,关节囊也保持良好。间接暴力引发的骨折,一般是因为股四头肌突然间大力的收缩,形成较大牵拉力,产生牵拉伤。例如,在猛然摔倒时,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收缩,使骸骨牵拉向上,但髓韧带在骸骨下部保持不变,从而引起骸骨骨折。间接暴力形成的骨折一般是横行骨折,骸
2、前和骸两侧腱膜的扩张部位出现严重撕裂性损伤,有较大的移位。(-)临床表现及诊断出现骸骨骨折的患者,膝关节产生积血,肿痛非常明显,下肢不能自动伸展,有活动性障碍。如果骨折是有移位的横断型骨折,以手即可以触摸到骨折线,以及骨折段断端骨块之间的间隙。如果骨折是有移位的陈旧性骨折,因为股四头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使膝关节伸展无力,行走缓慢和关节运动障碍。骨折的类型以及移位的方向等可以通过X线片识别。(三)治疗使骸骨关节面恢复平整、光滑,将撕脱的腱膜以及受损伤的关节囊修复,然后对其进行内固定。在固定期间随时注意避免滑囊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是治疗骸骨骨折的主要目的。1 .无移位骨折对于
3、没有出现移位的骨折,可以抽出关节内的积血,适当地进行压力包扎,在外部采用石膏托固定,将膝关节置于伸直位,保持4周,之后逐渐地进行关节功能锻炼。2 .有移位骨折骸骨下极骨折:可移除上极骨片,并修复股四头肌腱。骸骨下极骨折:可去除下极骨片,并修复髓韧带。中段横断型骨折:此类型的骨折内固定采用克氏针和L2mm的张力带钢丝,两枚克氏针分别被一根张力带钢丝固定形成一组。一方面克氏针可以使骸骨的稳定性增强,同时也使钢丝有更多的附着点,而另一方面钢丝可以将克氏针的张力转变成骨折面的动力加压。此方法具有固定效果好,不需要进一步的外固定,并且能使患者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的优势。3 .骰骨粉碎性骨折当骸骨出现粉碎性
4、骨折并发生移位时,需要将所有的骨折碎片都切除掉,并且需要将股四头肌和骸韧带准确修补,同时恢复受损的关节囊。在手术成功之后,将膝盖用石膏固定34周,期间保持伸直位,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此外,如果患者骸骨是陈旧性骨折,同时合并有创伤性膝关节炎,那可以将骸骨全部切除,同时辅助合理的物理治疗。对于施行了骸骨切除术的患者来讲,一般情况下,膝关节都能有比较好的屈曲及伸展功能,不过很多也会伴有股四头肌伸展无力,降低大约25%,所以此后均不能有重的体力劳动。尺槎骨干骨折的处理尺槎骨干骨折有尺槎骨双骨折、楼骨干单骨折以及尺骨干单骨折三种情况。一般尺槎骨双骨折比较多见,青少年是易发生群体,此类骨折可产生重叠移位、
5、旋转移位、成角移位以及侧方移位。梯骨干单骨折较为少见,由于有尺骨的支撑,所以此类骨折时多数出现的是旋转移位,一般不会出现重叠移位。尺骨干单骨折是非常的少见,因为有槎骨的支撑,除了伴有尺槎关节脱位,其他情况下,此类骨折的移位较小。(一)骨折原因及分类1 .尺梯骨双骨折直接暴力:有撞击或机器伤害等直接暴力时,比较容易出现此类骨折。骨折类型一般是横行或者粉碎骨折,骨折线也处于同一平面。间接暴力:间接暴力致使尺梯骨双骨折的具体原因是:当摔倒时,手掌直接接触地面,大部分暴力向上冲击至梯骨的中段1/3或者上段1/3,造成骨折。其余的暴力较强通过骨间膜传达到尺骨,致使尺骨骨折。槎骨骨折线为横行或者是锯齿状,
6、尺骨骨折线则是短斜行,有移位发生。旋转暴力:前臂除了受到外力的作用,也受到了扭转外力,从而引起骨折。具体的原因是:当摔倒时,肢体向同一个方向倾斜,使前臂过度的向前旋转或者向后旋转,从而出现尺梯骨螺旋型双骨折。旋转的方向一般是从尺骨内侧斜向梯骨外侧,骨折线也与此方向保持一样,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方,槎骨骨折线在斜下方。2 .槎骨干骨折一般发生在青壮年。梯骨干骨折出现旋转移位的原因是骨折时受到肌肉的牵拉影响,具体如下:楼骨的下1/3附着有旋前方肌,中1/3附着有旋前圆肌,上1/3附着有旋后肌,从而在发生骨折时,各肌肉出现收缩牵拉。当中1/3或下1/3处出现骨折时,骨折的近折端因为旋前圆肌以及旋后肌的力
7、量一样,所以处于中立的位置,而远折端因为受到旋前方肌的作用,所以处于旋前位。当上1/3出现骨折时,骨折的近折段因为受到旋后肌的作用,所以处于旋后位,远折端则因为受到旋前圆肌以及旋前方肌的牵拉作用而处于旋前位。一般来说,楼骨干单骨折是很少见的,幼儿一般是青枝骨折。3 .尺骨干骨折尺骨干骨折原因是受到直接暴力作用,而在尺骨的下1/3出现骨折,移位较小。一般来说,此类骨折极其少见。(二)临床症状及诊断骨折损伤后,主要症状是局部肿痛,肢体出现畸形,并且肢体旋转能力受到了限制。此外,如果完全骨折,还会伴有骨摩擦音。骨折类型及移位通过X线片可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要检查上、下尺梯骨关节是否有脱位。(三)治疗
8、治疗尺模骨双骨折,应准确对位两块骨的近端和远端,纠正四种移位,使尺骨以及槎骨的生理长度得以恢复。此类骨折比较难以复位,即使复位,之后也容易移位。而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是对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法复位以及合适的外固定。尺骨干或者槎骨干的单骨折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1 .手法复位外固定在开始进行复位之前,需要做的是依照骨折受伤的原因、X线片确定的骨折类型、具体位置以及移位方向来确定合适的复位方法。(1)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者臂丛神经麻醉。(2)复位方法患者处于仰卧位,肩部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当尺横骨双骨折中楼骨的上1/3处骨折时,前臂需要置于旋后位,手掌及前臂与地面倾斜45
9、。;当槎骨的中1/3或下1/3处骨折时,前臂要置于中立位,手掌及前臂与地面平行。当骨折段处于合适的位置之后,肘上和手掌之间进行对抗牵引,从而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和成角移位。移位矫正后,采用分骨法恢复骨间膜的正常间隙和紧张度,之后按照骨折的实际情况,施行端提、捺正、折顶等方法来使骨折段准确复位。在骨折完全复位之后,不会再有骨摩擦音,双手有骨折稳定感。在尺楼骨双骨折中,如果一处是稳定骨折,而另一处是不稳定骨折,那么先行进行恢复的是稳定性骨折。如果两个骨折都是不稳定的骨折,生理结构上哪根骨较粗壮,就先复位哪一根,而后再复位相对较小的骨折段。当尺、槎骨骨折全部是稳定性骨折时,尺骨先进行复位,模骨随后。(
10、3)固定长臂石膏管型固定,812周后,去除外固定。在固定期间,要注意适当的松紧度,注意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并加强功能锻炼。2 .切开复位固定开放性骨折,时间不长,伤口没有严重污染,手术之后不易感染,或者手术之后不容易固定的,可以采用切开复位。上肢发生多处骨折,尺梯骨间膜出现破裂,也可以采用切开复位。此外还有畸形愈合的陈旧性骨折,也可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单纯脊柱骨折的治疗(1)胸腰椎骨折轻度的椎体压缩此属于稳定型骨折。患者可以平躺在有高腰垫的硬床上,伸肌可以在几天之后进行锻炼。在功能性治疗后,压缩的椎体可以复位,并恢复到正常形态。在34周后,就可以做简单的起床运动。(2)胸腰段超过1/3严
11、重压缩此类损伤,应该进行闭合复位。可以使用两桌法来强力伸拉使其复位。具体方法是:使用两张高度相差大约30Cm的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一个柔软的枕头,患者俯卧,头放在高桌子上,双手握住桌边缘,腿放在矮桌子上,从而使胸骨柄和耻骨结合部位处于悬空的状态,利用的是悬垂体重,大约10分钟过后,就可以使压缩部位逐渐复位。复位之后,在垂悬的部位使用石膏背心进行固定,持续3个月。此外,也可以使用双踝悬吊方法进行复位,固定的方法同上。3 .颈椎骨折或脱位如果是压缩骨折,产生轻微移位的,可以采取下颌枕吊带牵引复位。如果是移位严重的,可以采取持续颅骨牵引进行复位。前者的牵引重量保持在35kg,后者为6IOkg。在复位之
12、后,两者均需要采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后,复位X线片复查,如果显示牵引复位不成功,就要再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4 .胸腰段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椎体如果有超过1/2的严重压缩,产生畸形的角度达到20以上或合并脱位,应该进行开放复位,同时进行内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处理(一)解剖应用第一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组成,为鞍状关节。因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内收肌附着于第一掌骨,第一腕掌关节能协同拇指完成屈曲、外展、内收及旋转活动。第一掌骨的骨折多发生在基底部,或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而且易产生畸形愈合。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近侧骨折段常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因拇长展肌的
13、牵拉,远侧骨折段向楼侧和背侧移位,因此为不稳定型骨折。也有学者认为,关节周围掌指骨骨折因解剖结构复杂,周围附着韧带、肌腱和关节囊起止点,关节面破坏不平整,术后易产生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骨折分型1 .关节外骨折包括成人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外横行或斜型骨折及未成年人骨髓骨折。其骨折在腕掌关节以外,位于第一掌骨基底Icm处,多为横行或粉碎性骨折。2 .关节内骨折Bennett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多由第一掌骨受轴向暴力所致,骨折线自掌骨基底部上方斜向外下方并进入腕掌关节,掌骨基底内侧的三角形骨块由于有掌侧韧带相连而保持原位,背侧骨块因受拇长展肌牵拉和拇长屈肌、拇
14、内收肌收缩的影响,滑向背侧和外侧,造成背侧骨折块从大多角骨的鞍状关节上脱出,形成脱位。Rolando骨折:临床较少见,可认为是粉碎性的Bennett骨折。骨折线呈形或形,基底碎成3块或多块,可把它看作一种粉碎性的Bennett骨折。(三)治疗3 .关节外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牵引和手法复位,一旦复位相对稳定,可用拇指人字石膏管固定。不稳定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不锈钢针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即用两根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端,或用不锈钢针沿第一掌骨的纵轴纵行固定骨折。如果采用切开复位,建议使用相邻的掌骨之间克氏针或腕掌关节克氏针内固定,一般这些骨折的预后都比较良好。4 .Bennett骨折这种损伤的
15、可接受的脱位极限仍然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在13mm的骨折范围内,都可以提供良好的关节稳定性。然而,解剖位置的愈合可以显著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有利于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由于拇长展肌和拇伸肌向上牵拉骨折远端,而骨间韧带将底部三角骨块固定在原位。因此,Bennett骨折复位相对容易,但很难保持复位。(1)闭合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Evarts等建议采用闭合复位管式型短臂石膏拇指外展30外固定,如果复位失败,则采用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然而,由于肌肉的不断拉扯,第一掌骨有向梯侧和近侧移位的趋势,复位不成功之后也需要切开复位。在拇指掌骨外展和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位,从前臂至拇指近段处放置一管型石膏,手法复
16、位,直至石膏硬化。鹅型外固定器:手的部分由鹅嘴、鹅头、鹅颈和鹅身组成。肘板支架部分采用铝板制作。固定器被插入拇指,术者把病人拇指背伸牵拉,左手把肘部放在支架上,上臂和前臂用胶带固定。胶乳带的两端分别与鹅身腰边的螺钉和支架板臂连接。支架前臂的铝板与受影响的腕关节一起最大程度地背伸,用胶带固定,推进鹅颈上螺钉,使半方盒压在第一掌骨基底的背面。改良手指延长器:原来的长直支架,在中部用折弯器折成120。的支架,两端由螺纹杆组成,采用四根半螺纹骨钉和四根螺栓固定。复位后,在掌骨远端拇指长伸肌腱与短伸肌腱之间,将两根骨钉经皮垂直穿入掌骨,直至对侧皮质约1.5mm。两根克氏针垂直钻入槎骨远端,平行于第一掌骨
17、骨钉,并在同一平面。调整折弯后的手指延长器,拧紧螺栓。此外,还有弓形夹板、微型外固定器、拉顶复位固定器等外固定方式。(2)经皮穿针内固定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牵引拔伸第一掌骨于外展位,同时另手示中指向上提按,拇指向下挤按,即可听到咯噎一声。复位成功后,取2枚1.5mm克氏针分别从掌骨干背侧交叉进针,针尖斜向穿至大多角骨。也可用1枚克氏针固定于第2掌骨上,加强稳定性。经皮穿针内固定较闭合复位更稳定,便于早期功能锻炼。(3)切开复位内固定国外很多学者主张直接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加压外固定,还可同时作韧带重建术。方法为应用两根钢针交叉固定、螺钉、微型钢板或骑缝钉内固定。Mader用小固定
18、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可穿入小骨折块。也有相关报道可吸收材料不适用于Bennett骨折,可致骨折再移位、异体反应、创伤后感染等。此外,还有Wagner法、Moberg法和Gedda法等固定方法。3.Rolando骨折Rolando骨折尚无最佳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石膏绷带牵引、经皮克氏针固定、上述各种外固定器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由于常规X线片常不能反映骨折粉碎实际状况,如果掌侧及背侧骨折片足够大可采用切开复位,T形或L形小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如果骨折严重粉碎,建议闭合复位,虽然亦难达到解剖复位要求,但结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也可用关节内矫正截骨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处理(
19、一)病因和病理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创伤机制与基底部骨折相似,主要由指端轴向暴力传递所致,但是在第一掌骨折的近端,有一处骨折通入关节。掌大(三角)关节是鞍状关节。第一掌骨基底关节面和大多角关节面呈鞍状,它们都是对角相扣的。例如,双手的虎口张开相插,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四个方向移动。当掌骨基底的前内角断裂时,掌骨向横侧近端移位(向外下方移位),断裂的三角骨片通过韧带固定在大多角骨与第二掌骨的韧带上。如果不复位,均影响掌骨基底突出、局部疼痛及压痛、第一掌骨腕关节活动受限、拇指楼外展、张大虎口及影响掌功能。掌骨骨折的病因复杂,临床上有多种类型的掌骨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拇指腕掌关节疼痛、
20、肿胀、梯背侧隆起、局部压痛明显。拇指轻度屈曲、内收畸形较轻,拇指内收、外展、掌功能受限。X线片显示第一掌骨基底尺侧骨折,伴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X线片能清楚显示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三)治疗麻醉下拇指纵向牵拉,压迫第一掌骨基底部,使拇指外展复位,更容易成功。但在上固定或固定期间易再次脱位或半脱位,愈合处于不利位置。固定方法包括小夹板、铁丝鸭式夹板、指骨牵引加铁丝石膏夹板、单纯石膏管型或Bennet骨折脱位专用外固定架,但仍有一些失败的案例。目前建议在满意复位后,用两根不同角度的克氏针经皮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解剖复位维持56周,骨愈合之后恢复运动,拇指外展必须在掌大关节处,不要将掌指关节过
21、伸作为掌大关节外展。跟骨骨折的处理大多数成年人,因高处坠落或挤压而受伤。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部、胸部、腹部损伤,在初次诊断时,切忌遗漏或者误诊。跟骨是松质骨,供血情况良好,所以很少出现骨不连。不过,如果出现骨折线涉及关节面,或者复位效果不好时,就很容易出现跟骨负重疼痛,或者外伤性关节炎。L骨折类型和移位机理跟骨骨折有时会出现移位,有时不会出现移位,这要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来确定。骨折后产生移位的原因是因为外力、跟腱以及韧带组织的牵拉。跟骨骨折的类型依照骨折线有没有进入到关节面,分为两类:第一类,骨折线没有进入关节面,具体又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如下:(1)跟骨结节横行骨折。(2)跟骨结节纵行
22、骨折。(3)跟骨前结节骨折。(4)载距突骨折。(5)跟距关节附近的骨折。第二类,骨折线进入关节面,具体分为两种类型,如下:(1)部分距跟关节面塌陷骨折出现这种骨折的原因,基本上是因为患者从高处坠落,引起骨折线进入距跟关节,跟骨外侧的关节表面由于重力挤压而出现塌陷O(2)全部距跟关节面塌陷骨折这一类骨折也是最容易出现的。跟骨体完全的粉碎,关节面的中间塌陷,并向侧面崩裂。2 .临床表现及诊断外伤史明显,如从高处坠落、重物的挤压等。跟骨骨折之后,很容易出现局部肿痛、压痛严重的症状,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皮下瘀血、跟部畸形、不能承重、功能障碍等症状。此外,值得密切注意的是跟骨骨折时通常伴有其他损伤,如颅骨
23、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和内脏损伤。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案,通常需要拍摄侧位和纵向轴位的照片。3 .治疗(1)不影响骨折关节面跟骨结节横行骨折和跟骨结节性纵行骨折主要是基于手法复位,采用石膏靴使足部固定于跖屈位46周,使骨折段断端对位;载距突骨折和跟骨前端骨折也可以先采用手法整复,复位后,再使用石膏靴进行外固定,完成后进行X线片检查,看骨折段是否良好对位。当检查显示手法复位没有成功时,可以再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复位同时采用螺丝钉进行内固定,最后外部同样采用石膏靴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46周;距跟关节附近的骨折可以先用克氏针穿过跟骨结节,然后成人牵引重量35kg,持续牵引约4周,以矫正
24、肱骨BohI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以及跟骨的缩短,然后用石膏靴固定4周。(2)影响骨折关节面患有部分关节面塌陷骨折的患者,可以尝试在无菌操作环境下,用骨撬撬开并重新复位塌骨,然后石膏固定。同时也要将撬骨的钢针固定在石膏管中,34周之后去除石膏,拔出钢针,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要注意不要太早就承重。而当上述闭合复位没有成功时,可以进行手术切开复位,使塌骨恢复至正常位置,并在塌陷关节面的下方填充松质骨,然后外部使用石膏靴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68周。如果骨折部位关节面出现全部塌陷,则需要在局麻下,将患肢放置于螺旋牵引架上,采用克氏针,将其穿过跟骨的后上角,进行牵引,时间1020分钟。然后,采用跟骨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培训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