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神经免疫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
《2023神经免疫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神经免疫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神经免疫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既往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仍相对有限。近年来神经免疫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免疫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已被证实在抑郁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神经免疫在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潜在思路。抑郁症是一种以自发、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主要症状包括兴趣或愉悦感缺乏、易疲劳、食欲和睡眠改变、注意力无法集中、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自杀倾向增加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复发率L2O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较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女性和男性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
2、分别达8.0%和5.7%,给患者及全社会都造成了严重负担3o目前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主要存在几种假说,包括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zHPA)轴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免疫炎症假说、神经发生假说等40既往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合成减少,HPA轴过度激活引起糖皮质激素显著升高,导致海马区成熟神经元萎缩,新生神经元和神经前体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可塑性下降5o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神经免疫在情绪障碍的发生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6o尽管在
3、既往观念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被认为是免疫豁免部位7,8,但近年关于脑膜淋巴管功能的研究证实CNS与外周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交流,为观察中枢和外周免疫系统失调对抑郁症的影响提供了基础9,101本文中我们将对神经免疫机制在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中枢免疫与抑郁症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cortexzPFC)中参与调节趋化因子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合成和血管生成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海马齿状回中调控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的基因上调,表明免疫炎症和神经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在抑郁症中发生明显改变11J2o有研
4、究显示,反复的社会心理或环境应激会引起中枢特有的免疫炎症状态,促进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在这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发挥了主要作用13O1.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CNS中最多样化的细胞类型之一,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定植部位及疾病状态下均存在异质性,以监视周围环境并执行不同的功能,如吞噬细胞碎片、促进神经发生、突触修剪以及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14,15o既往尸检病理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脑内肿瘤坏死因子-Ct(tumornecrosis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以IL-6和C-X3-C模体趋化因子受体1(C-X3-Cmotifch
5、emokinereceptor1,CX3CR1)表达增加16,PFC区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3、TLR4和TLR7的mRNA表达也发生显著上升,表明抑郁症患者脑内小胶质细胞向促炎状态激活,炎症反应增强17Torres-Platas等18的研究显示,在中年抑郁症自杀患者背侧前扣带回白质区同样观察到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但IL-TNF-IL-Io的表达不升高。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成像显示,抑郁症患者PFC区、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cingulatecortex,ACC岛叶、颍叶以及海马中转
6、运蛋白(translocatorprotein)结合活性增加,提示小胶质细胞数量和活性升高,并在有自杀念头的患者中进一步升高19o但也有研究显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抑郁症患者扣带回、PFC和岛叶皮质区中,转运蛋白的结合仅有轻度增加,并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无相关性20Jo在动物研究中,多种抑郁症模型均观察到小鼠不同脑区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如慢性不可预知模型中小鼠下丘脑、丘脑和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密度升高21l慢性束缚中观察到PFC区小胶质细胞增多22,产前应激模型中观察到海马和额叶皮质中小胶质细胞活动增强23,母体免疫激活(maternalimmunea
7、ctivation,MIA)模型中观察到小鼠杏仁核中小胶质细胞激活24o此外,研究显示慢性应激后核甘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ucleotidebindingoligomerizationdomain-likereceptorthermalproteindomainassociatedprotein3,NLRP3)的活性升高,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25,而抑制海马中的NLRP3能够阻止应激诱导的IL-1和TNF-明高25,敲除NLRP3基因能够减少小鼠海马和PFC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26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急性和慢性应激源能够改变小胶质细胞状态并提高促炎因子表达,但在应激触发的抑
8、郁症中是否存在典型的神经炎症仍存在争议。在常见的神经炎症中,IL-1和TNF-。的浓度会上升至基线水平的数百倍并引起神经细胞的广泛死亡,而在抑郁症中,炎症因子的上升程度相对更低且较少出现神经细胞的显著死亡22o此外,由于小胶质细胞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其形态变化并不能完全反映功能状态,小胶质细胞会因涉及大脑区域及应激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发挥不同功能27,28o然而,缺乏显著的炎症因子改变并不能排除神经免疫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小胶质细胞正常和过度活化的微妙平衡是脑内免疫反应的重要调控因素,促炎型小胶质细胞激活能够推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关注小胶质细胞在不同应激情况下发生的特定变化,并进一步明确不同脑
9、区中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具体改变,了解免疫炎症的详细特征,是今后研究抑郁症病理机制及抗抑郁治疗靶点的关键问题。2.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大脑中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广泛分布,参与调节钾离子缓冲、神经递质摄取、突触发育和传递、葡萄糖代谢以及血脑屏障完整性29o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是抑郁症的潜在病因,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能够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表面的受体,使其在血管周围区域反馈性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并影响邻近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30o既往研究显示肺郁症患者背夕M则PFC和眶额叶皮质中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
10、cprotein,GFAP)和SIOO钙结合蛋白B(S100CalciumBindingProteinB,S100B)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31z32o而在重度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抗抑郁治疗后S100B水平降低33o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自杀死亡的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白质区星形胶质细胞胞体更大,突起更长、更分散340而在动物研究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变化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一致。母婴分离、慢性不可预知模型中均观察到大鼠海马、PFC等区GFAP阳性细胞密度降低、体积减小以及突起缩短35,360但也有研究显示,慢性应激不会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而只是选
11、择性地降低GFAP的表达并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的萎缩37o使用S100B标志星形胶质细胞时,其在不同脑区的变化情况在不同研究中同样存在区别38o此外,与慢性应激不同的是,急性应激可能会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促进谷氨酸转运蛋白-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39,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星形胶质细胞在短期或中期的应激下会首先表现出维持环境稳态的恢复能力。近期Leng等40的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的Menin蛋白缺失会触发小鼠脑内核因子-KB活化以及IL-1释放,引起小鼠抑郁样行为,进一步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抑郁症中的免疫炎症。以上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研究观察的大脑区域及疾病阶段的不同有关,但目前对星形
12、胶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了解仍相对较少,既往研究多集中于星形胶质细胞在营养支持、神经递质摄取及血脑屏障完整性方面的作用,因此这部分的结论尚未明确。后续需要更多研究来深入挖掘,并着重关注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二、外周免疫与抑郁症研究表明,抑郁症中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被过度激活,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41o在生理条件下,HPA轴和SNS的激活能够促进有益的适应性反应,而反复、长期应激诱导的神经内分泌激活则会影响外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布和激活,引起外周免疫功能失调,诱导有害炎症的发生42o1 .固有免疫反应:长期的应激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神经 免疫 抑郁症 发病 机制 中的 研究进展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