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1.doc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这篇课文体裁比较新颖,是一篇调查报告。课文先讲述自己调查的原因,引出下文。接着作者讲述了自己是怎样调查的,怎样分析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四个部分介绍:第一部分写调查的情况。先写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写调查结果。第二部分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根据调查分析得出了结论。第四部分是作者的建议。 本文结构条理清楚,各部分看似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每一部分用一个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
2、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圾、坑、填、订”等9个字;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教具学具准备布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查自己家周围的树木生长情况。课件(或者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去写调查报告,掌握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调查报告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1.帮助学生掌握调查的方法:测量、统计、绘图、采访、问卷等。使学生在调查中顺利地获取信息。 2.布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查自己家周围的树木生长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发现更为有意义的问题,学有所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新出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了解调查报告的五个部分。学习调查分析结论部分。一、谈话,解题1.谈话引入: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奇怪的事。但经过调查,我们就会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甚至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
4、,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文章。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1)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2)什么是调查报告?(出示)齐读。 3.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1、读题质疑2、读一读,明白什么事调查报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一读。(出示生字) 2.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出示词语)(二)课文一共分几部分?各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1、按要求初读课文2、交流字词识记情况。(读生字词语卡片)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树 死因 调查报告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