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分式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式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31分式方程教学设计(王集中学张玉华)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解法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数学思考:能将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解决问题: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2)分式方
2、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2教学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三、学生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是思维的严谨性仍相对薄弱,虽然他们喜爱学习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但仍需老师引导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意义,这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这一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四、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打下基础。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进一步发展学生分
3、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类比和转化思想。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新教材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参与探索,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绝对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为此,本节课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六、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活动共分以下几个环节:情景引入,
4、归纳定义类比迁移,初探解法设疑解疑,归纳步骤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总结反思,作业布置。情景引入归纳定义幻灯片1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分析:设水流的速度是v千米/时 填空:(1)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20+v 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 20-v千米/时 (2)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3)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在学生完成填空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否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
5、该题的理解是否有困难,应加以适当的指导。幻灯片2议一议 方程特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归纳出:该方程的特征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教师板演出分式方程的意义。幻灯片3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3)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数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填空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动画给出答案,将学生一步步引向深入。伴随教学过程的进行,不失时机的,恰到好处的书写板书,要比用多媒体呈现出来效果好,绝不能用媒体技术替代应有的板书,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完美的结合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快速出题,快速口答,充分发挥多媒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式 方程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