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ppt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现象构象异构现象几何异构现象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异构现象拓朴异构现象化合物的旋光性与旋光性化合物的拆分和合成,主要内容:,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的几个概念,分子的结构:分子中原子互相的结合称为分子的 结构,表示分子结构的化学式称为结构式。分子的构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连接的顺序称为 分子的构造,表示分子构造的化学式称为构造式。分子的构型: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排列方式称 为分子的构型,表示分子构型的化学式称为构造式。,分子的构象: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绕单键旋转,在空间排列方式称为分子的构象,表示分子构象的化学式称为构象式.同分异
2、构现象:化合物的分子式相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构造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顺序不同现象称为构造异构现象。,构型异构现象:分子的构造相同,由于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顺反(几何)异构现象:分子的构造相同,原子或基团在键平面或环状分子平面两边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顺反(几何)异构现象属构型异构现象,立体异构,立体异构体的定义: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的次序相同,但在空 间的排列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异构体。,3.1 构造异构现象,碳架异构现象官能团位置异构现象官能团异构现象互变异构
3、现象,碳架异构现象-分子中碳原子相互连接的顺序不同,产生不同的碳链或碳环现象,称为 碳架(骨架)异构现象。,1.链烷烃的碳链异构现象,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的碳架异构体数目:,62,491,178,805,831,366319,35,18,9,5,3,2,1,1,1,异构体数,40,20,9,8,7,6,5,4,3,2,1,C原子数,随链烷烃中碳原子数增加,碳架异构体数目急剧增加。,1.链烷烃碳架异构体的推导 用碳链逐步缩短的方法推导碳架异构体数目。以C6H14为例:简单介绍碳链(碳架)异构的正确书写方法:,2.环烷烃碳架异构现象 逐步缩小碳环,缩下来的碳,连到缩小后的碳环的不同位置上,写出环烷烃
4、碳架异构体。,例如:环己烷 C6H12可以写出12个异构体:,官能团位置异构体-官能团在碳链或碳环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因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基-2-丙醇,例.,C3H6:丙烯CH2=CHCH3 或环丙烷,C2H6O:甲醚CH3OCH3 或乙醇 CH3CH2OH,C2H4O:乙醛 CH3CHO、乙烯醇 CH2=CH-OH 和环氧乙烷,例,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形成官能团异构体数目也越多。,互变异构现象-在常温下,不同官能团异构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能很快地互相转变,称为互变异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官能团异构。,
5、例.酮与烯醇间互变异构:,(24%),(76%),在这些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是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很难分离出纯的某种互变异构体。,3.2 构象异构现象,链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环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链烷烃的构象,基本概念 分子的构象:在常温下,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绕着单键(键)旋转,在空间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的排列,这一系列排列称为分子的构象。每一种排列称为构象异构体。稳定构象:在一系列构象中能量最低(最稳定、存在时间最长或出现概率最大)的构象称为稳定构象,又称为优势构象。,1.乙烷的构象 乙烷分子绕CC 键旋转,产生无数个构象异构体,其中有两个典型构象异构体,称为极限构象异构体重叠式(顺叠式)构象、交叉
6、式(反叠式)构象。,重叠式构象,交叉式构象,描述立体结构的几种方式,立体透视式,锯架式,Newman投影式,扭曼投影式:把乙烷分子模型的CC键的一端对着观察者,另一端远离观察者,进行投影操作,两碳原子重合。前一个碳用 表示,后一个碳用 表示。,用前一个碳和后一个碳上的两个CH键与CC键构成的两平面的二面角“”旋转的角度表示构象。为0、120、240时为重叠式构象,为60、180、300时为交叉式构象。交叉式构象是稳定构象,重叠式构象是不稳定构象。,键电子云排斥,扭转张力最大,内能较高(最不稳定),交叉式构象,扭曲式构象,重叠式构象,原子间距离最远内能较低(最稳定),(有无数个),乙烷构象转换与
7、势能关系图,丁烷的构象,(对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部分交叉式,全重叠式,部分交叉式(gauche),甲基间距离最远(最稳定),较不稳定,较稳定,甲基间距离最近(最不稳定),有四种极限构象,丁烷构象转换与势能关系图,丁烷分子也可以绕 C1C2 和 C3C4 键旋转产生类似的构象。相邻的两碳上的 CH 键都处于反位交叉式,碳链呈锯齿状排列:,3.正构烷烃的构象 高碳数链烷烃的优势构象:相邻的碳原子的构象都是反位交叉式,碳链呈锯齿状排列。,规律:大基团总是占据反对位交叉,最稳定,最不稳定,4.分子构象的作用 构象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等,因而影响化合物的性质(如熔点)和反应机理。注意:这里讨论是链烷烃的
8、构象,在分析其他类化合物构象时,在相邻碳原子上连有可形成氢键的基团时,会改变构象。,例:CH2ClCH2OH的稳定构象是 氢键的能量远大于稳定构象的能量。,环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1.环丙烷的构象,只有一种平面构象,但这个环极不稳定,主要因为:(1)所有CH键都是重叠构象,扭转张力大。(2)C原子是不等性杂化或弯曲键,有“角张力”存在。,2.环丁烷的构象 环丁烷有两种极限构象:平面式构象:像环丙烷一样,不稳定,因为“扭转张力”和“角张力”存在。蝶式构象:能缓解扭转张力和角张力,呈蝶式构象。通过平面式构象,由一种蝶式翻转成为另一种蝶式构象,处于动态平衡。蝶式是优势构象。,3.环戊烷的构象环戊烷的构
9、象主要是信封型和半椅型构象。两者处于平衡。因为平面构象五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所有的氢都成重叠型,扭转张力很大,一般认为环戊烷采取这种构象的可能性很少。,4.环己烷的构象(1)历史 环己烷的构象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才建立起来。Baeyer 1885年提出张力学说,认为环状化合物是平面构型 Sachse 1889年质疑张力学说只适合小环,提出环己烷有船型、椅型两种构象。,Hassle 1930年利用偶极矩测定法和电子衍射法研究环己烷构象,CCC=109.5,气相、液相中环己烷几乎全是椅型构象。Barton 1950年发展了Hassle的构象理论,以甾族化合物为对象提出构象分析,把构象分析明确地引入有机
10、化学中。Hassel 和Barton共同获1969年Nobel化学奖。,(2)椅型和船型构象保持环己烷碳原子的109.5键角,提出了椅型和船型构象。椅型构象:C1、C2、C4、C5在一个平面上,C3和C6分别在平面的下方和平面的上方,很像椅脚和椅背,故称“椅型”。船型构象:C1、C2、C4、C5在一个平面上,C3和C6在平面上方。形状像只船,C3和C6相当船头和船尾,故称“船型”。,椅型构象,船型构象,在椅型构象中,从透视式和纽曼式中可以看到:相邻的两个碳上的 CH 都是交叉式构象,非键合的氢间最近距离0.25 nm,大于0.24 nm(正常非键合氢之间的距离)。C原子的键角109.5。无各种
11、张力,是优势构象,在平衡构象中约占99.9%。,环己烷的椅型构象,立体透视式,纽曼式,在船型构象中,船底四个 C 中 C1 和 C2,C4 和 C5 是重叠构象,有扭转张力,船头和船尾两个伸向船内的氢(旗杆键上氢)相距0.183nm,小于正常非键氢原子间距离(0.24nm),有非键张力,它的能量比椅型高 30 kJmol-1。,立体透视式,纽曼式,(3)扭船型和半椅型构象(了解)扭船型构象:将船型构象的碳扭转约30,变成扭船型:,环己烷的扭船型构象,与船型相比:旗杆键的氢非键张力减少;船底CH的扭转张力比船型构象低 7 kJmol-1。,半椅型构象,与椅型相比:有扭转张力有角张力,能量高出46
12、kJmol-1,(4)环的翻转 当由一种椅型翻转成另一种椅型构象时,要经过两个半椅型,两个扭船型和一个船型等构象:,(5)平伏键与直立键 环己烷的椅型构象中,六个碳原子分别在 两个平行的平面中。C1、C3、C5在上面的平面中,C2、C4、C6在下面的平面中。一个三重对称轴,垂直于两平面。,C3,直立键:每个碳上有一根与C3轴平行的 CH 键,称直立键,也称竖直键(a 键)。有三根向上,三根向下。平伏键:每个碳上有一根与平行平面成 19角的CH 键称平伏键,也称水平键(e 键)。有三根向上偏19,三根向下偏 19。直立键与平伏键转换:当从一种椅型构象翻转成另一种椅型构象时,平伏键转变成直立键,直
13、立键变成平伏键。,a ee a,.取代环己烷的构象(1)一取代环己烷:一取代基 R 在 e 键上的构象稳定。因为,R 在e 键上是对位交叉构象,远离C5上 a 键的H;在 a 键上是邻位交叉构象,与C5上 a 键H有非键吸引力。随着 R 基团的体积越大,在 e 键上的比例越大。,(2)二取代环己烷:二取代基的情况有几种取代位置,还有顺反关系。一般是大取代基在 e 键上的是稳定构象。立体化学中研究环己烷衍生物性质时,经常引入一个叔丁基,此时,叔丁基在 e 键的构象稳定,环不易再翻转,称为“锁住效应”。,(3)多取代基环己烷:在确定多取代环己烷的构象时,一般是大取代基在 e 键上,多个取代基在 e
14、 键上的构象稳定。,练习:写出1,2-二甲基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式,并排列其稳定性次序:,构象稳定性:()()()()称为优势构象,3.3 几何异构现象,含双键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含碳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含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双键 C=CC=N-和-N=N-阻碍了形成双键的原子绕两原子轴线旋转,使两原子上连的不同原子或基团出现了不同空间排列,即出现了顺反(几何)异构现象。,1.含 C=C 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1)在双键两端各连有不同的两个原子或基团时,有两种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键的同侧为顺式异构体;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键的两侧为反式异构体。命名时,在名称前标记“顺”或“反”。,
15、(2)当双键上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时,也有两种排列,出现两个异构体:,用“顺序规则”来区分 a、b、d、e 原子或基团。连在同一个碳上的两个基团相比较,如果两个碳连的“较优”基团在键平面的同侧者称为 Z-异构体,用 Z 表示(德文 Zusammen 字首,“同”的意思);如果两个较优基团在键的异侧者称为 E-异构体,用 E 表示(德文 Entgegen 字首,“相反”的意思)。命名时,Z、E 放到括号中,放到名称前面。用“”表示顺序方向,箭头指向“较优”基团。,注意:顺/反,Z/E 是两种命名方法,后者包括前者,但顺式不完全是 Z 式,反式也不完全是E式。,在分子中存在多于一个双键时,分别判
16、断每个双键的Z、E构型。命名时,低位号者写在前面,中间用逗号隔开,放括号中,写在名称之前。,在含双键主链的编号遵守“双键的位次尽可能小”的原则外,若有选择时,编号由Z型双键开始(Z优先于E):,2.含 C=N 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自学)有机化合物亚胺、肟、腙,羰基缩氨基脲等化合物分子中含 C=N 键,有Z、E-异构体。,3.含 N=N 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自学)偶氮化合物含有 N=N键,N上两个基团在键同侧的为顺式或 Z式,在异侧的为反式或E式:,含碳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把环状化合物的碳环近似看作一个平面,环碳原子上的取代基有在平面上、下之分,会出现顺反异构现象。两个碳原子上两个取代基
17、在平面同侧的为顺式(cis-)异构体,在异侧的为反(trans-)式异构体。命名时,“顺”或“反”置于名称前:,3.4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异构现象,手性分子的概念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手性碳的构型表示手性碳构型标记费歇尔投影式与分子构型,手性分子的概念,1.手性,左手的镜像是右手对映关系,左、右手对映而不能重合,这种性质称为“手性”。,任何物体都有它的镜像。一个有机分子在镜子内也会出现相应的镜像。实物与镜像相应部位与镜面具有相等的距离。实物与镜像的关系叫对映关系。,手性:物质与镜像相对映而不重合的性质称为手性。手性分子:具有手性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手性分子最大特征是具有旋光性。非手性分子:不具有手性
18、的分子称为非手性分子。,判断分子的手性:分子与其镜像重合称为非手性分子;分子与其镜像不重合称为手性分子。,注意:任何化合物都有镜像,但多数实物和它的镜像都能重合。如果实物和它的镜像能重合,它们就是同一物质,是非手性的。,2.分子的手性中心,乳酸分子的两个模型是实物与镜像的关系,相对映而不能重合,即乳酸分子有手性,是手性分子。乳酸分子的中心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和基团(H,CH3,OH和COOH),具有不对称性。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用“*C”表示。它是分子的不对称中心或手性中心。,3.对映异构现象,两个乳酸的分子式相同,分子构造也相同,但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空间排列不同,形成实物与镜
19、像的关系,相对映而不重合,这种现象称为对映异构现象;具有对映异构现象的分子称为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现象也属构型异构现象,对映异构体的特点*1 结构:镜影与实物关系*2 内能:内能相同。*3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非手性环境中相同,在手性环境中有区别。*4 旋光能力相同,旋光方向相反。,1、对称因素(1).对称面:假如有一个平面可以把分子分割成两部分,而一部分正好是另一部分的镜像,这个平面就是分子的对称面。,要判断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手性与这个分子的对称性有关,具有对称面的分子与其镜像能够重合,因而无手性。,分子的手性(而不是手性碳)是其具有旋光性和对映异构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手性与分子的对称性,甲
20、烷CH4有六个对称面,即通过四面体每条棱与中心碳原子的平面。三氯甲烷CHCl3有三个对称面,即通过四面体和氢原子相连的每条棱与中心碳原子的平面。,苯分子有七个对称面,即通过正六边形对边中点与分子平面垂直的三个平面,通过正六边形对角与分子平面垂直的三个平面,另一个是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所在的分子平面。,顺-1,3-二甲基环丁烷有两个对称面,即通过四边形对角与四边形平面垂直的两个平面。,(2).对称中心 若分子中有一点,通过该点画任何直线,如果在离此点等距离的两端有相同的原子,则该点称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具有对称中心的化合物和它的镜象能够重合,因此不具有手性.,一般情况下,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的分
21、子无手性,是非手性分子。常用对称性判断分子是否是手性分子。,手性碳构型表示方法,手性碳的构型表示要求能把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清楚而简洁地表示出来。,手性碳构型表示式有三种方法:1.球棒式:把碳原子、与碳相连的原子或基团画成球,标出化学符号,用棒表示共价键。这种表示清楚、直观,但书写麻烦。2.立体透视式:手性碳原子放在纸面上,用粗实线或楔线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在纸面前,用虚线连接的在纸面后,(用细实线连接的在纸面上)。这种表示清楚、直观,但书写也较麻烦。,3.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1 横、竖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代表手性碳原子,位于纸平面。(C*不写出来)2 横线表示与C*相连的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合物 同分异构 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