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
《付琳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付琳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 付琳教学目标:1学会5个字,会认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4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寓言的寓意。2.通过课文拓展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5日是什么日子吗?这天曝光了一些商家将产品以次充好,欺骗国家和人民的行为,这种鱼目混珠的做法现代社会有,古代社会也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寓言两则中的滥竽充数(板书:滥竽充数,教师相机指导“滥”和“竽”的书写。)谁来
2、解释一下“滥竽充数”?(出示竽的图片),它是用竹做的,它吹奏出来的声音别有一番风味。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齐宣王的国君,非常喜欢听人吹竽。想知道它的故事是怎样的吗?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出示导学要求:(ppt)(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主学习3.自学反馈: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思考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师生合作探究,体验感知人物1、激趣: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也不例外。今天,老师想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着的深刻道理。有信心吗?2、明确研究的学习
3、任务:(1)本课一共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板书:齐宣王 南郭先生 齐 湣王)介绍南郭这个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司马 上官 诸葛 欧阳)(2)出示研究的话题:从课文人物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来研究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句子,说出你的理由,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4.师生合作,共同研究学习探索。师:你研究的是哪位?他是怎样的人?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研究南郭先生1.生:我研究的南郭先生,他很聪明,很会钻空子,找机会。 生找出相关句子:南郭先生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哪里,请求参加吹竽。学生从“机会”,“请求”加以体会。(学生们想象南郭先生自吹技艺高超等花言巧语来
4、欺骗,请求齐宣王让他参加吹竽队的情景)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想尽办法,动歪脑筋,就这样混进了吹竽队伍。2.生:我觉得南郭先生是个很会弄虚作假的人。(ppt出示句子)每逢吹竽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学生从“鼓”“捂”“装腔作势”来体会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装作会吹的样子 ),加深对“装腔作势”的理解。3.演一演:(感受南郭先生的“装”)1).指名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4名学生上台表演)2).“评委”评价。(抓住装腔作势的样子,突出南郭先生会装,会骗)师:我们平时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现这个人物的特点,作者这样写让我们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南郭先生很
5、会?(装腔作势)学生边读边演4.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悟人 物形象。师:光读得正确流利还远远不够,读到人物的心里那才叫真本事。想想南郭先生混在吹竽高手的队伍里吹竽的时候,心里是怎样的生:(紧张,紧张什么?)你能读出他当时紧张的心里吗?(害怕?害怕什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他的害怕吗?(得意,得意什么?)你能想象南郭先生拿到俸禄以后,回到家时得意忘形的样子吗?5.小结:南郭先生由起初的担心害怕,到后来的完全放心了。这个过程有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装”:紧张害怕装着不紧张不害怕,不会吹竽装着会吹竽。装得居然没有人发现。由这个装你想到了哪些成语?(装腔作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滥竽充数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