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疏散理论.ppt
《有机疏散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疏散理论.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机疏散理论,目录,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的产生“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l950),埃利尔-沙里宁是一位天才艺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设计,于1897年毕业。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上,这座非常杰出的建筑一百年来尽善尽美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
2、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E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的产生,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伊利尔沙里宁在二十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的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产生背景,1918年,沙里宁与荣格受一家私人开发商的委托为芬兰的赫尔辛基新区明克尼米-哈格制定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也称“大赫尔辛基”方案。在着手赫尔辛基规划方案时,发现单元中心城市存在中心区拥挤问题
3、,而当时赫尔辛基已经在古城郊区开始建造的卫星城镇,因为仅仅承担居住功能,导致生活与就业不平衡,使卫星城市与中心市区之间发生大量交通阻塞问题,并引发了其他社会问题。,沙里宁为赫尔辛基设计的规划方案,但最终因高昂的耗资而未能完成。,产生背景,因此他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设一些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业的“半独立”城镇,以此缓解与城市中心区通勤的矛盾。在他的规划思想中,城市是一步步逐渐离散的,新城不是跳离母城,而是有机地进行着分离运动,即不能把城市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市中心区,应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多中心发展,多功能布局;郊区的卫星城,应该创造居住与就业的平衡,这样不但可以减轻交通的负担,更会降低市民的
4、生活成本,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沙里宁认为: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 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这一结构方式既符合人 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离自然。他认为:城市是一有机体,秩序优良是其活力所在,乱七八糟的聚集,导致城市秩序混乱,是城市衰败之根源,只有按城 市的功能要求,将城市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 可供合理发展的非中心地域,城市才能获得新生。,“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有机疏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 疏散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