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教学设计.doc
《“零”的突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的突破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零”的突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汉字学习。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凳、妨、窃、拳、冤、煎、颁、拢”8个生字。2词语学习。通过查字典或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5个新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教材中列举的“突破、以致、妨碍、气馁、冤枉、夺取、颁发、镇定自若、不相上下”9个词语及“夺冠、大热门、叫喊、出示、谁知、失误、煎熬”7个常用词。3句型学习。学习本课的“动+起来”、“动+出去”两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4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
2、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零”的突破。课内自读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讴歌体会运动员训练的顽强精神和为国争光的斗志豪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并立志为国争光的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2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3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就本课主要内容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注意提高学生的
3、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 -4名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 -4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三、课文导入导入1:你对中国奥运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和中国奥运健儿荣获冠军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习兴趣。)导人2: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中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过
4、金牌?谁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导人3:1984年7月29日,这是改写历史的一天。在男子手枪慢射50米比赛中,当许海峰勇夺金牌,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四个字,和创造这四个字的民族骄子许海峰。如今那枚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金牌,已被珍藏在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也珍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今天来学习(板书课题)“零”的突破。四、初学课文1方法和任务。(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1)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许海峰刚开始在赛场上的表现如何?他的射击技术为何如此高超?(3)当比
5、赛中出现意外时,许海峰是怎样做的?(4)许海峰取得自选手枪50米慢射比赛奥运冠军有什么历史意义?3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小组互动学习。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六、解难答疑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的词语。词语例释:1夺冠:动词。夺取冠军。任何一项职业联赛,最大的魅力在于夺冠悬念。他们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夺冠。2大
6、热门:指能吸引许多人的事物。也形容事物受众人关注、欢迎等。本赛季他们也是夺冠的大热门。谁是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大热门?3叫喊:大声叫嚷。比赛当中观众们激动地大声叫喊。他找到了小狗,高兴得叫喊起来。4出示:拿出给人看。我要出示我的身份证吗?请出示一下你的车票。5谁知:谁知道。表示出乎意料。这么陡的峭壁,谁知他竟爬上去了。是开玩笑,谁知他竞当真了。6失误:差错;过错。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他错失了良机。记住,无论做什么,失误总是少不了的。7煎熬: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那是一个饱受干旱和贫穷煎熬的地区。他多年来忍受着精神上的煎熬。七、评价与反思1通过检查各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课文掌握情况。2教师或各小组
7、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3对学生理解有误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汇总,在深学课文时重点讲解。4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对策。八、小结本课布置作业1小结课文,概括全文脉络。洛杉矶奥运会一许海峰勇夺金牌一“零”的突破。2作业。(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语造句。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的叙述顺序,理顺课文的条理。2掌握课文的结构。二、细读课文1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梳理课文叙述方式,掌握课文的结构。3朗读课文。可采用个人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破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