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问题.ppt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问题.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问题,2004年11月7日 于首都师范大学,刘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2,主要内容,与“智能”有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问题1: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IST)?问题2:新学科研究范围如何界定?问题3:“智能科学”学什么?问题4:如何实现新学科的健康发展?,3,把握国内外智能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情况,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科学地分析,准确地把握?毕业生?论文?学科数量?科研项目?可靠的线索博士生招生培养方向:信息公开、可靠;方向前沿;与人才对应;与科研项目密切相关;面向三级学科的分析:方向导师队伍,有关“
2、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4,数据采集:代表性、地域性、信息的方便采集单位选择: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部分著名高校的数据收集不够全面,本次未能列入数据来源:各单位在网站上正式发布的2005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仅收集目录中出现直接“智能”两字的研究方向与智能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如“人工生命”、“神经网络”、“Agent技术”、机器感知等,由于搜索上和界定上的难度而未做收集和统计 不排除“计算机=智能”和以“智能”为标签的可能性;,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5,有关“智
3、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6,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7,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8,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9,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0,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1,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2,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3,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4,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15,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统计,1)三甲: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理工大学方向多,综合大学实力集中3)东南、西北、东北多于京、沪,16,有关“智能
4、”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博士生研究方向数量统计,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17,有关“智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情况:分析,10大研究生院,206个标写“智能”的研究方向 按1:2保守估计10大研究生院,400以上标写“智能”和未标写“智能”的研究方向 按1:1 保守估计10大研究生院,400以上从事“智能”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博导”按1:2.5估计10大研究生院,1000以上从事“智能”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高级研究人员 按1:2估计全国各单位,2000以上从事“智能”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高
5、级研究人员 按1:2估计全国各单位,4000以上从事“智能”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研究生 按1:5估计人才需求规模,20000以上具有“智能”科技基础的大学本专科生,2万IST大学生=50人*4个年级*100所大学,18,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二级学科,2002年10月24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2003年初批准如下新学科:,19,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研究方向,研究生专业方向初步确定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AI理论、认知、NN、计算智能、分布智能等智能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网上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听觉、多传感、模式识
6、别、智能接口、人机交互等智能系统与工程: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Agent技术、多Agent系统、智能机器、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智能远程教育技术、智能网络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产品、智能工程等研究生阶段培养的二级学科,本科生阶段培养的重要依据研究生阶段课程的适当下移:交叉的基础 专门的知识 宽阔的就业,20,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本科专业,已经建立IST专业并招生的单位:北京大学已经按IST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筹备申报IST专业的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天津职业师范学院等积极参与、关注IST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单位:南京工
7、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等几十所大学,21,2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系列活动:2002年12月 第一届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学术研讨会(北航)2003年11月第十次全国人工智能大会 智能教育论坛(广州)2004年8月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座谈会(首师大)2004年11月第二届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初步形成的学科建设文件(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论证报告国内外智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建设情况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交流与积累,23,概念的界定(钟义信教授提出),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
8、IST)?,传感:信息获取,通信:信息传递,计算机:信息处理(非认知*处理),控制:信息执行,狭义智能:信息认知与信息再生#,*认知:把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以知识的形成为标志,自动化,智能化,#再生:把知识激活为策略的过程,一策略的形成为标志,24,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IST)?,Intelligence Science Lab(史忠植教授提出)Intelligence Science is a cross discipline which dedicates to joint research on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9、 behavior by Brain Science,Cognitive Sci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s.Brain Science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brain,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and model of natural intelligence in molecular,cell and behavior level.Cognitive Science studies human mental activity,such as perception,learning,me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科学 技术 专业 发展 问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