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讲义完整.ppt
《临床生物化学讲义完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讲义完整.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生物化学讲义(一),内容简介,临床生物化学常用的检测方法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血清脂类及脂蛋白生物化学检测,内容简介,糖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化学检测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无机离子的生物化学检测化学比色法常见的几种类型,临床生物化学常用的检测方法,化学比色法免疫比浊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法电泳法,化学比色法,基本原理:根据比尔定律,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待测物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吸收峰,从而对物质进行定量检测。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举例:总蛋白,白蛋白的测定,免疫比浊法,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
2、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反应液中保持抗体过剩时,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浊度亦增加。如检测散射光强度则为散射比浊,如检测透过光则为透射比浊。我们所用为透射比浊举例:前白蛋白,载脂蛋白等蛋白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法,基本原理:根据能斯特方程,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通过检测电极表面电位的改变,比较测定电极与参比电极表面电位变化的差值大小来计算样本中离子的含量。举例:钾、钠、氯的测定,电泳法,基本原理: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具有向带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血清中的蛋白质为双性离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不同蛋白具有不同大小、分子量和电荷,带电荷多,分子量小则泳动快,反之
3、则慢,从而将不同蛋白分离。举例:血清蛋白电泳,思考题,简述临床生物化学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并各举一例。,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1.肝脏的生理功能,1.代谢功能:三大物质(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激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铁、铜等金属的代谢2.排泄功能: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3.解毒功能: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4.物质合成功能: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灭活清除,2.肝功能实验的内容,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胆汁酸代谢检查摄取、排泄功能检查血清肝酶谱的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
4、的器官,许多蛋白质如白蛋白、糖蛋白、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都由肝细胞合成,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上述蛋白的功能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量就减少球蛋白虽然不是肝细胞合成,但当肝实质细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的生成增加因此,在肝脏疾病时,可表现出血液中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的增多等因此,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和分析其组分的变化,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功能,1.总蛋白、白蛋白的检测,总蛋白:双缩脲法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结合而成的,二价铜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与蛋白中的肽发生反应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有吸收峰,并与蛋白含量 成正比。蛋白
5、+Cu2+Cu 蛋白络合物(紫红色),白蛋白的检测,溴甲酚绿终点法 血清中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在630nm有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从而测出白蛋白含量。白蛋白+BCG白蛋白溴甲酚绿复合物,与溴甲酚紫法的比较,溴甲酚绿法操作简单、快速,即可手工操作,也能自动化分析,是目前国内最常用方法。溴甲酚绿法除与白蛋白结合外,还与部分球蛋白结合,对血清白蛋白特异性较溴甲酚紫法差溴甲酚紫法测定白蛋白具有高特异性,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升高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肝炎、肝硬化、肝癌总蛋白60g
6、/L,白蛋白25 g/L,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摄入不足丢失过多:肾病、烧伤、大出血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升高 TP80g/L(高蛋白血症)G35g/L(高球蛋白血症)慢性肝病、M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和感染如结核、麻风、慢性血吸虫病血清TP降低生理性减少(e.g.3y)、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低TPA/G倒置肝功能损伤、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免疫比浊法 标本中PAB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可在340nm测定该复合物的浊度,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得出标本中PAB的含量。,临床意义,降低:营养不良、慢
7、性感染、肿瘤、肝炎、肝硬化、肝癌,对早期肝炎、急性重肝具有特殊诊断价值升高:Hodgkin病,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由衰老RBC的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生成后在血液中与白蛋白聚合,此时尚未与其它化合物结合,称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游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被转运到肝脏,经肝细胞摄取后,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 称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红素代谢检查,结合胆红素由胆道排入肠腔,被细菌还原成尿胆原尿胆原一部分被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被肝细胞摄取,其中大部分又转变成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肝肠循环”残留肠腔的尿胆原氧化后,以粪胆素排出因此,当胆红素生成
8、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运、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形成黄疸。,总胆红素(T-BIL),重氮盐法 总胆红素在强酸环境中,加入溶解剂,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胆红素胆红素+2P-苯磺基重氮1,5-萘二磺酸盐2-偶氮胆红素 生成的偶氮胆红素,在波长545nm处有一吸收峰,吸光度的变化与总胆红素含量成正比。,直接胆红素(D-BIL),重氮盐法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2P-苯磺基重氮1,5-萘二磺酸盐偶氮胆红素 生成的偶氮胆红素,引起波长545nm处吸光度的上升,吸光度的变化与直接胆红素含量成正比。,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肝脏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
9、硬化、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等。肝外疾病如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输血错误等总胆红素也增高。,胆汁酸测定,酶循环法 胆汁酸被3-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Thio-NAD特异性地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及Thio-NADH,3-酮类固醇在3-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NADH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和NAD,循环往复从而放大微量的胆汁酸量,测定生成的Thio-NADH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得出胆汁酸含量。,临床意义,血清总胆汁酸升高肝损害: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阻塞:胆管梗阻门脉分流,血清酶学检查,肝脏是酶含量最丰富的器官,肝细胞损伤时,许多酶如ALT、AST、G
10、GT、ALP释放入血,导致血浆酶水平升高1.肝脏疾病时酶活力改变的机制酶合成异常肝细胞释放增加 2.分类,血清酶学检查,反映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反映肝、胆淤滞的酶反映肝纤维化的酶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连续监测法 ALT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L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LT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连续监测法 AST催化L-天冬氨酸的氨基转移与
11、MDH催化的反应偶联,使NADH氧化生成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S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ST活性。,与赖氏法的比较,连续监测法多用于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准确性好、精确性好赖氏法多用于手工操作,实验条件要求不高,便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但重复性差,准确性差。,临床意义,急性病毒肝炎ALT:500-1000U/L ASTALT多见 一些药物或毒物所致升高:氯丙嗪、异烟肼、奎宁和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中毒,肝细胞合成酶,胆碱酯酶(AChE)实验方法:临床意义:肝脏合成AChE,肝实质细胞损害时,AChE活力降低
12、,胆道梗阻的酶,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连续监测法 无色的对-硝基苯磷酸二钠在ALP作用下,生成在405nm处有特异吸收峰的淡黄色对-硝基苯酚,通过测定在405nm处吸光度的变化速率计算ALP活性。,临床意义,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肝胆系统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肝 炎、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可增高520倍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外胆道阻塞+患者常升高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生理性升高:生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原理:GGT分布在胆管或胆道系统连续监测法 r-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在-GT作用下,生成对
13、硝基苯胺及r-谷氨酰双甘肽,所释放出的对硝基苯胺与-GT活性成正比,通过在405nm处测定对硝基苯胺的变化,可求出-GT活力。,临床意义,胆道阻塞性疾病,升高明显,可达530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其他:脂肪肝、胰腺炎、前列腺肿瘤,其它酶类,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L-岩藻糖苷酶(AFU)与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81.2%),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肝纤维化的酶学检查单氨氧化酶,思考题,思考题1.肝损害蛋白检查的意义。2.血清酶学在肝胆疾病检查的意义。名词解释1.结合胆红素2.非结合胆红素,填空题1.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正常参考值为,白蛋白正常参考为,球蛋白正常参考为,A/G正常参
14、考为。2.临床上多用 法测定总蛋白,法测定白蛋白。当血清总蛋白 g/L或球蛋白 g/L时,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3.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中,按泳动速度从正极起分为、。4.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运、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从而发生。,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肾脏功能,排泄水分、代谢产物、废物,保留有用物质调节水分和渗透压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制造某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用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即原尿的生成量来表示肾清除率是指双肾于单位时间(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所含的某物质全部
15、清除,结果以ml/min或L/24h表示,肾清除率,肾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如菊粉,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理想物质,能完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也排泌,如尿素、肌酐等,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不如菊粉准确全部由肾小球滤出,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可作为肾小管最大吸收率的测定除肾小球滤过外,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分泌排出,如对氨马尿酸等,可作为肾血流量的测定,1.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为肌肉中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较好指标原理血浆肌酐种类:内源性和外源性血浆肌酐的代谢:大部分
16、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且肾小管的排泌量很少条件: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在尿中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指肾单位时间内,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可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对肾功能的初步估价,可作为观察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移植成功,该指标逐步回升,发生排斥,则下降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药物使用的参考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参考,2.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测定,原理 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在肾实质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BUN
17、和Scr在血中的浓度增加参考值BUN 3.27.1 mmol/LScr 男性 53 106 mol/L 女性 44 97 mol/L,尿素(UREA)的测定,临床实验室常采用脲酶速率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脲酶速率法 脲酶催化尿素水解产生NH3和CO2。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NH3与-酮戊二酸和NADH反应生成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性吸收峰,通过测定NADH下降速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比较,得出尿素含量。,肌酐(CREA)的测定,氧化酶比色法 肌肝+H2O 肌酸肌酸+H2O 肌酐酶 肌氨酸+尿素肌氨酸+H2O+O2氨基乙酸+H2O2+甲醛H2O2+笨酚+4-氨基安替比林 醌亚胺(红色)
18、4H2O醌亚胺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值与CREA含量成正比。,与碱性苦味酸法比较,氧化酶比色法可消除假肌酐的影响,临床意义各种严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可增高;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也可导致BUN暂时升高;由于血肌酐受其他影响较小,能反映患者肾功能情况,Cr 明显升高,提示预后差,3.血尿酸(UA)的测定,原理 UA是体内嘌呤代谢终产物,小部分经肝分解破坏,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中98-100%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UA的清除率较低,酶比色法 尿酸酶催化UA氧化生成尿囊素和H2O2,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存在下与笨酚、4-氨基安替比林氧化缩和成红色
19、醌式染料,此染料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值与UA含量成正比。临床意义 血液尿酸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痛风、子痫、白血病与肿瘤J及其他疾病如慢性铅中毒引起的肾损害、长期禁食等,4.2-微球蛋白,原理 2-M在体内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蛋白,正常人血中2-M浓度很低,可自由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近端肾小管几乎被全部重吸收,免疫比浊法 2-MG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可在340nm测定该复合物的浊度,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得出血清中2-MG的含量。,临床意义,尿液2-M升高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2-M水平升高,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20、的检测,CystatinC有核细胞合成,有稳定的生成率,既使在急性炎症反应期生成亦不受影响,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肾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并降解,无肾小管分泌,因此其血浓度取决于肾小球虑过率,是反映肾小球虑过率的灵敏标志物测定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临床意义:CystatinC几乎不受肾前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肾外的排泄途径,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尿液酶的测定,尿液中含有数十种酶血清酶进入尿液:当肾小球滤过增加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紊乱,血清酶进入尿液,活性增强细胞酶释放入尿液: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细胞破坏,间质炎症等使细胞破坏,细胞酶释放入尿液使溶酶体酶增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炎症、红细胞
21、、细菌等也可使尿酶增加常见的测定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LDH、-谷氨酰转移酶、溶菌酶,思考题,填空题1.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它用 来表示。3.血尿酸是体内 终产物,小部分经肝分解破坏,大分部经 滤过,在 中98-100%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尿酸的清除率较低。4.正常人血2-微球蛋白的参考值是。,单选题1.尿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时,加脲酶后尿素水解首先产生()A.氨和谷氨酸 B.谷氨酸及CO2 C.CO2及氨 D.谷氨酸及CO2 E.硫酸铵2.尿液中不受饮食和尿量影响,排出量最为恒定的是()A.肌酸 B.肌酐 C.尿素 D.尿酸 E.以上均不是3.临床上血中尿酸高的疾病应
22、除外()A.痛风 B.肾功能损害 C.白血病 D.恶性肿瘤 E.肝硬化,血清脂类及脂蛋白生物化学检测,概述,血浆脂类包括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磷脂(PL)、甘油三酯(TG)、糖脂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血浆中最多的脂质为胆固醇、PL和TG,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称为总胆固醇血浆脂类以脂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血浆脂蛋白分类:CM、VLDL、IDL、LDL、HDL和Lp(a),磷脂游离脂肪酸(FFA),FFA与Alb结合其它均包含在脂蛋白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1.血清胆固醇测定CH,酶比色法(Trinder反应)胆固醇酯在胆固醇酯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胆固醇
23、,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作用下最终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红色醌类化合物颜色深浅与胆固醇的浓度成正比。(波长500nm),临床意义,胆固醇的监测用于评估罹患动脉硬化的风险以及对脂类/脂蛋白的代谢紊乱进行诊断和监测治疗。增高见于糖尿病昏迷患者,还常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粘液性水肿、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牛皮癣等。降低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营养不良、肝硬化、急性肝坏死等。,2.甘油三脂TG,磷酸甘油氧化酶法(Trinder反应)甘油三脂在脂肪酶、甘油激酶等酶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生
24、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4-氨基安替比林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TG成正比。(波长500nm),临床意义,血中的甘油三酯以乳糜微粒和前-脂蛋白中含量最高,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甘油三酯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增高: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降低:严重肝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般通过HDL-C亚型含量间接反映HDL水平化学修饰酶法 胆固醇酯酶(CHER)和胆固醇氧化酶(CHOD)经化学修饰后,对LDL、VLDL、乳糜微粒中的胆固醇反应性降低,仅对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起作用。,临床意义,
25、HDL-胆固醇参与体内胆固醇酯逆转运,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HDL-胆固醇水平与AS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成负相关。HDL-C:CHOL能更好的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肝损害和肾病综合征时,HDL-C降低,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DL是血清中携带胆固醇的主要颗粒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醇,直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选择性溶解法 试剂中添加仅使LDL溶解的表面活性剂,LDL之外的脂蛋白(HDL、VLDL、乳糜微粒)由于受表面活性剂和糖化合物的阻碍而不能参与反应,在反应液中以脂蛋白形式残存。,临床意义,LDL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5.载脂蛋白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生物化学 讲义 完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