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历程及基本预防接种.ppt
《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历程及基本预防接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历程及基本预防接种.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疫规划工作历程、预防接种基本知识及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平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贞 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接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免疫规划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内容,一、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历程及成就二、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一、中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历程,(一)计划免疫前期(二)计划免疫时期(三)免疫规划时期(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一)计划免疫前期,时间:19501977年,(一)计划免疫前期,工作内容: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1963年卫生部首次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逐步在全国开展卡
2、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70年代,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推行突击接种。,(一)计划免疫前期,主要成绩: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基本消灭天花(1961年)。研制成功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大幅下降。,(二)计划免疫时期,时间:19782000年1978年卫生部提出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四苗防六病:卡介苗 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疫苗 麻疹,(二)计划免疫时期,工作内容:“免疫”开始纳入“计划”。建设冷链。免疫工作在组织建设、管理、目标制订与实施、免疫服务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工作逐步走向正
3、规,免疫服务内容不断扩大。1995年开始参与到新生儿破伤风的控制工作中,运送、接种TT,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二)计划免疫时期,主要成绩:先后于1988、1990、1995年实现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普及儿童免疫规划目标。1994年10月以来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2000年完成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达到了无脊髓灰质炎区的目标。,(三)免疫规划时期,时间:20012007,(三)免疫规划时期,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行免费接种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确定了政府对预防接种
4、工作的保障机制;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规范了接种单位的接种行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五苗防七病:卡介苗 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疫苗 麻疹乙肝疫苗 乙肝,(三)免疫规划时期,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以提高免疫接种率,控制、消除或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为目的,巩固成绩,扩大内容,提高质量,保证免疫预防工作可持续发展。,(三)免疫规划时期,主要成绩 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强西藏工作)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GAVI项目)加速麻疹控制步伐(加强监测、鲁豫
5、皖和贵州项目)安全注射引入计划免疫(自毁性注射器使用及回收),(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时间:2008至今,(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在现行使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流脑、乙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目标: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二、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介绍,(一)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三)基层卫生单位免疫规划职责,(一)免疫规划基
6、本知识,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的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一)免疫规划基本知识,2、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机体,使之产生针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制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一)免疫规划基本知识,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不同点:1、预防接种只是计划免疫初级阶段,计划免疫是预防接种的发展和完善;2、计划免疫内容更广泛、更明确(规划性、讲究策略);3、计划免疫接种对象明确、人数清楚;4、具有科学性和很强的计划性;5、投资更少、收益更大;,(一)免疫规划基本知识,3、疫苗:是利用
7、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是各种免疫预防制剂的统称。,(一)免疫规划基本知识,按性质分:活疫苗和灭活疫苗,4、冷链系统能够保证疫苗从生产厂家到被接种者之间的所有贮存与运输过程均处于正确的温度下,从而保证疫苗的有效性,也是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三个要素:人员:使用维护设备并提供卫生服务设备:安全贮存并运输疫苗工作程序:管理免疫规划并控制疫苗分发和使用,5、接种率:是掌握各地接种情况的基本资料,也是进行接种率监测和评价的依据。接种率实际(合格)接种人数/应接种 人数100应接种 人数:达到规定免疫月龄的儿童+上次漏种儿童(
8、包括户籍儿童及外来儿童),接种率报告的作用1、能反映接种率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2、正确的接种率报告比开展调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3、可作为计划免疫监测和评价工作的基础。4、有利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监督指导工作。,6、报告接种率 累计接种率计算 某疫苗(某针次)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实种人数/该疫苗(该针次)累计应种 人数100%(某针次)累计应种人数指该疫苗该针次上几次冷链运转实施接种后的累计实种人数加本次该疫苗该针次的应种人数。,7、估计接种率:累计估计接种率累计实际接种人数/估计年累计应种人数 估计年累计应种人数(上年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
9、数,累计接种率计算1,累计接种率=(累计实种人数/累计应种人数)100%=(b1+b2+b3+b4+b5+b6)/(b1+b2+b3+b4+b5+a6)100%,累计接种率计算2,某乡卫生院某年龄冷链运转6次的接种人数如下图,试计算缺省各数据,累计接种率计算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演变,1978年,5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2002年,6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2007年,14苗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PT)白破疫苗(DT)麻疹疫苗(MV)/MR乙肝疫苗(HepB)麻腮风疫苗(MMR)/MM乙脑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 规划 工作 发展 历程 基本 预防接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