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污染与控制.ppt
《排气污染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气污染与控制.ppt(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排气污染与控制,第一节 概述,2023/5/23,发动机原理,3,环保与节能,环境保护与节能是当今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着眼点。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世界一些主要大城市的统计表明,在未治理前,汽车排放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占城市大气该污染物总量中的比例是很高的。此外,还有微粒、硫化物、铅、磷及醛等污染,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2023/5/23,发动机原理,4,CO排放,CO主要是在缺氧环境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它和血液中输送氧的载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240倍,人体吸入微量,将破坏造血功能,呈中毒症状;吸入含体积浓度0.3的CO
2、气体,则可在30min内使人致命。,2023/5/23,发动机原理,5,HC排放,HC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产物。HC中的大部分对人体健康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其中的某些醛类和多环芳香烃对人体有严重危害。HC可在阳光作用下与NOX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毒性较大的光化学烟雾。其中最主要的生成物是臭氧O3,它具有很强的氧化力和特殊的臭味,使橡胶裂开,植物受损,可见度降低,并刺激眼睛及咽喉。,2023/5/23,发动机原理,6,NOX排放,NOX主要是指NO和NO2,一般用NOX表示。发生在与燃料燃烧反应相伴的高温与富氧的环境中。NO的毒性比NO2小,但NO在大气中缓
3、慢氧化形成NO2。NO2是褐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对肺和心肌有很强的毒害作用。NOX是在地面附近形成光化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2023/5/23,发动机原理,7,微粒(PM)排放,排气中的微粒是指经空气稀释后的排气,它是在低于52温度下,在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滤纸上沉积的除水以外的物质,如柴油机的碳烟粒子,汽油机的铅及硫酸盐等。,2023/5/23,发动机原理,8,排放指标,1排放物的浓度C在一定排气容积中,有害排放物所占的容积(或质量)比例,称为排放物的浓度。体积分数通常以和10-6(百万分比)表示,质量浓度常用mg/m3计量。2排放物的质量排放量G用单位时间内(或一次试验)有害排放物的质量
4、排放量G来衡量,单位是g/h(或g/试验)。3排放物的比排放量g每单位功率小时排出污染物的质量称为比排放量g/(kWh)。,第二节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2023/5/23,发动机原理,10,一、CO的生成机理,一氧化碳(CO)是碳氢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的中间产物。CO生成的机理比较复杂,但一般认为,燃料分子(RH)经高温氧化生成CO要经历如下步骤:RHRRO2RCHORCOCO这里R代表碳氢根。CO在火焰中及火焰后,以缓慢的速率氧化成CO2。,2023/5/23,发动机原理,11,二、HC的生成机理,未燃碳氢化合物(HC)的生成与排出有三个渠道:排气:占6O以上曲轴箱窜
5、气:占25蒸发:占1520左右,2023/5/23,发动机原理,12,燃烧过程中HC生成的主要途径,1)缝隙效应2)壁面激冷与淬熄3)润滑油膜吸附4)减速及怠速工况,2023/5/23,发动机原理,13,三、NOX的生成机理,发动机排出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NO2排出量较少。NO的产生:可以认为,氮的氧化反应发生在燃料燃烧反应所形成的环境中,其主导反应过程是:ON2 NONNO2 NOO,2023/5/23,发动机原理,14,促使NOX生成的因素,(1)高温(2)富氧(3)充足的反应时间,2023/5/23,发动机原理,15,汽油机是一种预混燃烧,它靠电火花进行外源点火,火核形成以后
6、,以火焰传播为特征,其可燃混合气浓度范围比较窄,混合气成分是影响排放的最主要的因素。,四、影响因素-混合气成分,2023/5/23,发动机原理,16,影响因素-点火正时,2023/5/23,发动机原理,17,2023/5/23,发动机原理,18,EGR可以抑制燃烧的最高温度,有利于抑制NO的生成。但燃烧的有效性降低,动力性变差。,影响因素-吸入废气量(EGR),2023/5/23,发动机原理,19,影响因素-工况,从汽油机排放特性图看出,对于不同的运行工况,各种有害排放物的差异很大。怠速与减速工况,是HC生成的主要工况。在怠速工况下,燃烧环境温度比较低,缸内残余废气量比较大,混合气比较浓,致使
7、燃烧恶化,HC排放浓度增加;在减速工况下,很高的进气管真空度使进气管内沉积的燃料油膜大量蒸发,这是HC增加的重要原因。,2023/5/23,发动机原理,20,第三节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2023/5/23,发动机原理,22,控制措施分类,1)以降低排放为目标,通过改进发动机燃烧过程为主的机内处理方法。2)对燃烧排出的有害物,在排气系统等处进行后处理。3)对曲轴箱窜气或油蒸气部分进行处理。2)、3)又称为机外处理方法。,2023/5/23,发动机原理,23,2023/5/23,发动机原理,24,从空气滤清器引出一股新鲜空气进入曲轴箱,再经流量调节阀(PCV阀)把窜入曲轴箱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
8、气一起吸入气缸烧掉。当窜缸气体量大于阀门的流通能力时,曲轴箱中过量的窜气量将通过空气滤清器连接管2进入空气滤清器,进入气缸再次燃烧。,一、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V系统),2023/5/23,发动机原理,25,在发动机部分负荷正常工况时,曲轴箱内的所有窜缸气体通过PCV阀,进入进气歧管;在怠速或低速时(a),进气歧管中相对真空度较高,真空吸力大,允许少量曲轴箱蒸气混合气通过;当发动机转速或负荷加大时(b),进气管真空度下降,吸力减小,允许较多的气体通过;发动机全负荷工作时,PCV阀的弹簧使阀门开后到最大流量状态(b);发动机回火时PCV阀起保护作用,(c)。,PCV阀的工作原理,2023/5/
9、23,发动机原理,26,系统的主要组成有止回阀、净化控制阀、活性炭罐等 如燃料箱中压力变高时,止回阀开启,蒸发燃料被活性炭吸附。当由吸气压力控制的净化控制阀打开时,被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燃料蒸气和经过活性炭罐的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一起被吸入进气系统,再进入气缸燃烧,二、燃油蒸发净化装置,2023/5/23,发动机原理,27,三、废气再循环装置(EGR),2023/5/23,发动机原理,28,当发动机处于怠速时,无真空压力作用在EGR阀的隔膜上,弹簧保持阀门关闭,不进行EGR。随着负荷增大,真空口处真空增大,一般当真空度超过10kPa时,阀门开启,开始进行EGR。真空度升到25kPa时,隔膜上升到最高位
10、置。当节气门全开时,真空口处的真空很小,EGR阀关闭,空气燃油混合气不被稀释,以保证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在暖车过程中,冷却液和发动机进气温度都较低,NO的排放量也很低,应关闭EGR阀。此时关闭EGR阀工作由温度控制开关实现。一般而言,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40时,应使EGR阀保持关闭。,2023/5/23,发动机原理,29,EGR系统的主要工作参数为EGR率R,其定义为:RGr(GrGa);式中Ga表示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和燃油混合气的质量流量;Gr表示进入发动机的再循环废气质量流量。,EGR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023/5/23,发动机原理,30,2023/5/23,发动机原理,31,2023/
11、5/23,发动机原理,32,1、工作原理2、催化器性能评价参数3、催化反应条件4、车用三效催化剂的要求5、催化转化器的结构6、催化器的寿命与失效7、汽油机排气后处理之未来,四、汽油机三效催化转化器,2023/5/23,发动机原理,33,HCCONOx,H2OCO2N2,1、工作原理,2023/5/23,发动机原理,34,2、催化器性能评价参数,(1)转换效率,催化器出、入口浓度分别代表有害气体(HC、CO、NOx)的浓度。可见,转换效率表示把HC、CO、NOx等有害气体转换成无害气体的百分率。转换效率的测定一般在发动机试验台或装车试验中进行,2023/5/23,发动机原理,35,SV简称空速,
12、主要用于评价催化器的安装占用空间的程度。显然,在同样的排气流量下,排气催化转化器所允许的空速SV越大,催化器的体积就越小。或者说,SV越小,在同样的排气流量下,反应气体在催化器中的停留时间越长,转换效率越高。,(2)空间速度,2023/5/23,发动机原理,36,3、催化反应的条件,(1)空燃比条件,2023/5/23,发动机原理,37,(2)温度条件,一般称转化效率为50所对应的温度为催化剂的起燃(Light-off)温度。一般三效催化剂对各种污染物的起燃温度在220一270之间。在发动机冷起动与暖机时,催化剂温度很低,净化效能很差。用美国FTP-75测试循环进行测试时,CO和HC的5080
13、是在冷起动后1min内排放的。为缓解这个问题,正在研究用电加热催化剂加速它在冷起动后的起燃或采用紧耦型催化器。,2023/5/23,发动机原理,38,4、车用三效催化剂的要求,起燃温度低;有较高的储氧能力,以补偿空燃比的波动;耐高温,不易热老化;对杂质不敏感,不易中毒;尽量不产生H2S、NH3等物质;成本合理。,2023/5/23,发动机原理,39,5、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圆形),外壳,减振密封垫,载体与催化剂,2023/5/23,发动机原理,40,催化转化器的结构(椭圆形),2023/5/23,发动机原理,41,不锈钢外壳催化转化器,2023/5/23,发动机原理,42,载体与催化剂,贵金属P
14、t,Rh,Pd,氧化铝,助催化剂,催化剂涂层,载体,2023/5/23,发动机原理,43,催化剂,三效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材料是贵金属铂Pt和铑Rh。Pt主要催化CO和HC的氧化反应,Rh催化NOx的还原反应。一般贵金属的用量为每升载体1g,Pt/Rh比为5:1左右。由于Pt很贵,也有研究用钯Pd部分或全部代替Pt。Pd的氧化活性不错,但其晶体结构容易容纳杂质,易受杂质中毒。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正在大力研究用钙钛矿型稀土催化剂(或加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代替贵金属的可能性,但尚未大量用于汽车发动机。,2023/5/23,发动机原理,44,助催化剂,为了改善三效催化剂的性能,除了氧化铝和贵金属外,三
15、效催化剂中还可能含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或助催化剂,如镍Ni、铈Ce、镧La、钡Ba、锆Zr、铁Fe和硅Si等。它们起多种多样的作用,如加强催化活性、稳定载体以及防止贵金属烧结等。,2023/5/23,发动机原理,45,6、催化器的寿命与失效,催化转换器一般要求寿命在10万km以上。贵金属催化剂报废后,贵金属可以回收再用。,2023/5/23,发动机原理,46,催化转化器老化失效形式,2023/5/23,发动机原理,47,7、汽油机排气后处理之未来,2023/5/23,发动机原理,48,载体技术催化器新型载体,目前,也有用金属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材料。一般用厚度不超过0.1mm的极薄不锈钢带,一层带波
16、纹一层不带波纹地交替叠合,卷成螺线形或S形,焊装在金属圆筒内。这种载体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热容量小,有利于提高内燃机冷起动时的净化效果,机械强度和热强度高,工作可靠;缺点是质量大,成本高,涂敷活性层困难。它一般做成小的,安装在陶瓷主催化转化器前,用来改善冷起动净化性能,或用于振动较大的场合,如摩托车。,2023/5/23,发动机原理,49,快速起燃技术电加热催化转化器(EHC),2023/5/23,发动机原理,50,快速起燃技术紧耦合型催化转化器(CCC),第四节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2023/5/23,发动机原理,52,一、柴油机中的主要污染物,1、主要成分:柴油机排气的有害
17、成分主要有CO、HC、NOX、硫化物以及颗粒物(或称微粒物)等。,2023/5/23,发动机原理,53,2、特性:由于柴油机使用的混合气的平均空燃比较理论空燃比大,所以:(1)CO及HC排放明显低于汽油机(2)柴油机NO的排放几乎与汽油机相当(3)颗粒物排量远高于汽油机(4)柴油机的排放特性与燃烧室的形式等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直喷式与间接喷射式柴油机的排放有较大的不同。涡流燃烧室柴油机的NO、CO、HC和烟度普遍低于直喷式柴油机,特别是NOX排放浓度一般比直喷式柴油机的低1312。但是,涡流室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直喷柴油机的高,冷起动性差,工作平稳,噪声小。,2023/5/23,发动机原理,54
18、,二、CO的生成机理,柴油机总是在稀混合气下运转(指平均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CO排放量要比点燃机低得多,只有在负荷很大接近冒烟界限时才急剧增加。低负荷时,缸内温度低,部分燃油难以氧化形成CO2,主要在稀燃火焰熄灭区及稀燃火焰区的交界面上生成CO;高负荷时,在油束心部、油束尾部及后喷部,因局部缺氧而产生CO。,2023/5/23,发动机原理,55,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燃油中含有高沸点(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碳氢化合物成分由于在燃烧过程油注中大量的燃油化合物发生高温分解,因此柴油机排出的碳氢化合物的成分要比汽油机中的复杂在柴油机中,燃烧进行的同时,发生着燃油的蒸发,燃料与空气、燃烧产物与未燃气体的混合
19、,这就使HC化合物的产生变得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柴油机中HC排放物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1)是由于混合气过稀以致在燃烧室内不能满足自燃及扩散火焰传播的条件(2)是燃油空气混合气过浓而不能着火及燃烧。,三、HC的生成机理,2023/5/23,发动机原理,56,由于过浓或过稀而避开正常燃烧的燃油,在膨胀过程中通过进一步的混合,进而发生缓慢的氧化而被烧掉,最后排出的HC是不完全混合的或氧化过程淬熄所造成的。这些排出的不完全燃烧产物HC的形成可由图42予以说明。,2023/5/23,发动机原理,57,2023/5/23,发动机原理,58,图42a表示滞燃期内喷入气缸的燃油形成不完全燃烧产物的路径。图42
20、b表示燃烧开始之后喷入气缸的燃油形成HC的路径更为复杂,主要由燃油局部过浓造成。在滞燃期之后喷射的燃油,当与空气混合时燃油快速氧化或燃油高温分解的产物导致完全燃烧。燃油和热解产物缓慢与空气混合引起过浓混合气或者燃烧反应的淬熄,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高温分解产物和出现在排气里的未燃烧的燃油。,2023/5/23,发动机原理,59,一旦燃油开始喷入气缸,喷注断面上燃油空气混合比的分布就产生变化。混合比低于贫油燃烧极限的燃油量,随时间迅速增加。图43表示了在着火时油注中的当量比分布。未燃HC排放与点火延迟的长短关系如图44所示,图中的数据为柴油机转速2800rmin时,不同燃油、负荷、喷油定时、增压压
21、力时的试验结果。可见,当滞燃期增长超出其最小值以上时(由于发动运转条件变化),HC排放以一定的增长速率上升。因此,在滞燃期中喷入燃油的过分稀释是碳氢化合物排放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长滞燃期条件下尤其如此。,2023/5/23,发动机原理,60,2023/5/23,发动机原理,61,在燃烧期间进入气缸并由于与空气缓慢或不良混合而导致HC排放的燃油有两种:一种是在燃烧过程后期以低速离开喷油嘴的燃油,主要是油嘴压力室容积所致,当然严重的二次喷射也会增加HC排放另一种是在过量喷射条件下进入缸内的多余燃油由此可见,在柴油机正常运转条件下,形成HC排放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滞燃期中形成的过稀混合气;其二是在燃
22、烧过程后期,低速离开喷油嘴的燃油的不良混合,燃油的低速和滞后喷射如二次喷射等是很值得注意的,2023/5/23,发动机原理,62,柴油机燃烧期间的非均匀的燃油分布导致了非均匀的燃气成分及燃气温度,使燃油空气的混合和燃烧过程变得极为复杂在燃烧完全、供氧充分及温度较高的稀燃火焰区及油束心部产生较多图45显示了直喷式柴油机的通过快速取样阀(开启时间lms)测取的整个燃烧过程中各主要物质的含量、压力、温度以及当量比等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四、NO的生成机理,2023/5/23,发动机原理,63,2023/5/23,发动机原理,64,图中的试验数据取自直喷式柴油机(缸径95mm、冲程110mm)活塞顶边缘附
23、近测量结果。在燃烧开始以后,测量点的NO含量开始上升,当燃气当量比由富油转变为贫油(此时CO浓度达最大值),NO含量达到最高点。当活塞顶燃烧室里NO含量达最大值时(上止点后15o CA),火焰已传播到燃烧室内大部分空间,随后燃气因与过量空气混合而变稀,NO含量也随着稀释作用的发生,形成速度变缓而下降。,2023/5/23,发动机原理,65,五、微粒的生成机理,柴油机排气中微粒的主要成分是碳烟粒子。它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的。首先燃料分子在高温中裂解或氧化裂解,所生成的裂解产物主要是乙炔,乙炔是生成碳烟的重要中间物,接着形成碳烟核心,以上为成核阶段,成核后同时经历表面增
24、长和凝聚两个过程。当碳烟粒子长大到某一尺寸时,增长速度急剧下降。以后便以集聚方式形成链状结构物。从核的萌发到成长、集聚这一系列生成过程,都伴随着碳烟的氧化。因此,排气管排出的碳烟浓度是碳烟生成和氧化相竞争的结果。,2023/5/23,发动机原理,66,六、影响因素-混合气成分,从宏观上讲,柴油机在运转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过量空气,加上柴油蒸发性比汽油小,因此柴油机的 HC及CO排放浓度一般比汽油机低得多(图89)。但在接近满负荷时(AF减小),CO浓度骤增。如图89所示,NO生成率最高处仍出现在油量较大的高负荷工况。与汽油机不同的是,柴油机NO2的生成浓度较高。NO2浓度随 AF增加而减少。柴油机
25、排气中有碳烟排出,随着混合气变浓,排烟浓度增多。,2023/5/23,发动机原理,67,影响因素-喷油时刻,延迟喷油是降低NOx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在延迟喷油以后燃烧不致恶化,加强缸内气流运动、促进混合气形成、提高喷油速率以及改善喷雾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延迟喷油的同时提高喷油速率,要比单纯延迟喷油定时的效果好。,2023/5/23,发动机原理,68,影响因素-燃烧室类型,2023/5/23,发动机原理,69,2023/5/23,发动机原理,70,2023/5/23,发动机原理,71,由排放特性可知:分隔式燃烧室生成的NOx、CO、HC和碳烟的排放浓度均低于直喷式的,特别是NOx排放浓度一般比直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气 污染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1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