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迁.ppt
《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迁.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迁,2,一、建国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材,1.蒙学读本(1840年以前),(1)急就篇 系西汉元帝时的史游所作。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0年。,3,急就编 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字的密度大。全书共2144个字,其中重复字335个,共计单字1809个。第二,整齐押韵,便于记忆。编写方法采用了三言、四言、七言韵语,读起来上口,儿童容易记忆。第三,包含比较丰富的知识。两千多字分三个部分“姓氏名字”、“服器百物”、“文字法理”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助于儿童增长知识。第一部分用三言,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七言,如:稻黍秫稷粟麻禾亢饼饵麦饭甘豆羹砥砺身智能通达多见
2、闻。,4,(2)“三、百、千”,三字经相传是宋代王应麟所编。共1140 个字。,5,三字经主要特点是:第一,内容上所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既讲了教育的重要性,又讲了“习礼仪”;既介绍了多方面的知识,又讲了读书的方法、次序等;既讲了历史发展,又推举了一些勤奋好学的事例,激励儿童上进。第二,语言上用整齐的三言韵语,读起来上口,便于背诵。,6,百家姓是宋人编的,用宋朝皇帝的姓打头,算是尊国姓。,7,百家姓主要特点是:从内容上看,全部是意义上没什么联系的姓氏;但从语言上看,400多个字用四言韵语编写的,读起来流畅和谐,儿童易记忆,而且有应用价值。,8,千字文是南北朝(梁)周长兴嗣编的,成书于梁武帝大同年
3、间(公元535年公元543年),9,千字文主要特点是:第一,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开头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分别说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居住、园林、祭祀等。第二,语言方面,整齐押韵,便于儿童诵读。一千个字基本不重复,都是古书上的常用字。,10,2、国文教科书(1907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的授课科目,开始见于法令),(1)1904-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为初等小学用的最新国文教科书,共十册。还编了供教师使用的各章课文的讲授和详解。编者是维新派的吴眺、张元济、高凤谦、蒋维乔等。,11,12,13,最新国文教科书主要特点是:(1)以识字为主,简易字在前,繁难的
4、字编在后,选取言文一致的字;(2)内容上以切近儿童生活的编在前,离儿童生活远的编在后。(3)在阅读上有个大体安排,识了字再读句子,读了句子再读篇章。(4)全书各课皆附有精致图画,并与课文配合,借以引起儿童的兴趣。最新国文教科书当时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时代问题,内容上有封建的忠、孝、仁、义、尊孔、崇道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14,(2)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15,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主要特点是: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六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除了开启童蒙,扩展知识,使学生能读会写外,这套书还自觉肩负
5、起涵养性情、培植道德、养成现代公民意识的责任。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16,3、国语教科书(1920-1949),(1)1920-1927年间的国语教科书(前期)。从1920年以后所出版的小学教科书都采用白话文编写。教科书由各家书坊自行组织编写,教育部统一宝宝。经审查的国语教科书,计有21套。如: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法国语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式教科书等等,17,18,19,20,21,它们的特点是:用白话文编写语文课本,这是我国教材史上的重大发展;增强了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以儿童文学为主,增加物话故事材料,扩充儿童的想象,唤起儿童的兴趣。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增加反帝反封建、热爱祖国的内容。
6、所编入的课文,有的揭露匪盗、军阀、列强的罪行,有的称颂爱国历史人物,有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等。,22,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也存在一些缺点:不适当地强调儿童文学化,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编教材(即所谓的物话),不利于体裁多样化。受美国杜威“儿童本位”理论的影响,语文教材不适当地强调趣味性。忽视民族特点。此时中国改革学制,由模仿日本转向模仿美国。教材内容既有反封建的一面,又有肯定封建,美化地主,丑化劳动人民的一面。,23,(2)1927年-1937年的国语教科书。1927年-1937年小学教科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政府的国语读本,另一类苏区政府国语读本。国民政府小学国语读本。这个时期的国语教科书编审,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材 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