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pt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五册,国 学,目 录,第一单元 孝敬第一课 孝为根本第二课 无违为孝第二单元第三课 克已复礼第四课 仁以为已任第五课 推已及人第六课 不违仁第三单元第七课 课忠第八课 课信第九课 课宽第十课 课恕,第四单元 君子第十一课 安贫乐道第十二课 坚贞刚毅第十三课 君子风范第十四课 君子与小人第五单元 交友第十五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十六课 乐多贤友,第一单元,孝 敬 世间所有的父母,自从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劳碌,从年轻力壮,直到垂垂老矣。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容颜,我们心灵深处顺从父母、尊敬父母、奉养父母的情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这就是孝。孝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财
2、富之一。,第一课 孝为根本,经典诵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日积月累 百里负米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对父母十分孝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他听说百里之外的米很便宜,就跑去买了背回来,做给父母吃,自己却还是用野菜充饥。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每当吃着丰盛的饭菜,他总是慨叹说:“现在父母去世了,我想再为父母去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是啊,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
3、待”呀!,诗歌赏读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经典诵读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日积月累 古代的丧礼 鲁昭公的母亲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就让大臣准备弓箭、马匹,要外出打猎。为母亲送葬时,他的脸上也没胡表现出哀伤的神情。看到这
4、种情形,有人说:“鲁国必将越来越衰弱!”原来,在古代,如果父母去世,子女要遵照一定的礼仪送终守孝,比如面容悲戚,不听音乐,不喝酒,不吃肉,不住好的房屋,夫妻分开居住等。鲁昭公安葬母亲不遵循礼仪,鲁国的大臣们也不劝谏,百姓也不反对,这说明鲁国的礼制已经不起作用了,人心已经涣散了,所以鲁国一定会越来越衰弱。,诗歌赏读 饮后戏示弟子 唐.白居易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第二单元 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所谓“仁”,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呵护人。仁爱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滋养万物的雨露,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美好与和谐。但愿“仁”的种子能够播
5、撒人间,无处不在。,第三课 克己复礼,经典诵读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日积月累,杜甫劝吴郎 杜甫是个大文豪,还是一个忧国忧民、心地善良的人。他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隔壁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他从不干涉。后来,他把草堂让给了吴郎。不料,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防备那位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便写了一首诗,劝告吴郎说:那位妇人无依无靠,要不是穷得万般无奈
6、,是不会来打枣的。她打枣的时候肯定心怀恐惧,所以不但不应该干涉,还应该表现得亲善些,让她安心啊!,诗歌赏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唐)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第四课 仁以为己任,经典诵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日积月累,子产惠人 一个寒冷的冬天,郑国大夫子产乘车去郊外。路上,他看见
7、几个农夫在寒风中行走,冻得瑟瑟发抖,就让车夫把他们送回了家。还有一次,子产外出巡视,看见河上没有桥,人们都艰难地蹚着水过河。子产便车夫把车子拉到河中当桥,让人们从车上通过。子产当政的时候,十分爱护百姓。他去世后,老百姓十分感激他的仁爱,都非常怀念他。,诗歌赏读,赠萧瑀(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第五课 推己及人,经典诵读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日积月
8、累,晏子谏景公 一年冬天,大雪下了好几天还没有停。齐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宫殿的台阶上赏雪。这时,晏子正好进宫来拜见景公。景公说:“真奇怪啊!大雪一连下了几天,天气竟然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君王,吃饱的时候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有人在受寒,安逸的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苦。现在,君王似乎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你说得对!我确实没有想到百姓的疾苦。”于是,他下令拿出很多衣物和粮食,发给饥寒交迫的百姓。,诗歌赏读,伤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第六课 不违仁,经典诵读
9、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日积月累,求生害仁 楚国灭掉陈国,毁坏了陈国都城的西门,又命令投降的人重修城门。子贡为孔子驾车,经过这里。他看到孔子并没有停车的意思,感到很奇怪,就问道:“按照礼制,经过三个人面前,必须下车行礼;经过两个人面前,必须伏轼致敬。现在,经过这么多人面前,您怎么不表示敬意呢?”孔子回答说:“求生害仁,不是君子所为。国家灭亡了,而浑然不知,是不智;知道国家灭亡,而不奋起抗争,是不忠;接受国家灭亡,而不死战,是不
10、勇。修筑城门的人虽然众多,但都是不智、不忠、不勇的人,我为什么要尊敬他们呢?”,诗歌赏读,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三单元,修身 海洋接纳江河,就有了辽阔与豪迈;大地包容万物,就有了宽广与厚实。做人,也要有这样的气量和涵养: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宽”相守,以“恕”相敬。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会把幸福和快乐带给他人,你也会因此得到幸福和快乐。,第七课 忠,经典诵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季康子曰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11、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日积月累,精忠报国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从小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参军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英勇善战,率领“岳家军”先后与南侵的金兵交锋,均获全胜,使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然而,胜利在望之际,宋高宗和奸臣秦桧,害怕日益壮大的抗金力量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转而向金军求和。宋高宗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退兵。岳飞只好挥泪班师。后来,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岳飞壮志难酬,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却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诗歌赏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
12、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第八课 信,经典诵读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yue,,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日积月累,鸡黍之约 东汉的范式是山阳人,张劭是汝南人。他们年轻时同在太学读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到汝南去探望你。”过了两年,相会的日子快要到了,张劭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国学 经典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