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己亥杂诗,龚自珍,龚自珍纪念馆,北京,浙江,1“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有版本称这指的是诗人不知今后该何去何从。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4花:比喻国家。5.护:保护。,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渲染了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
2、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胸中的忧虑、怨恨以及失落当然不会少。,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也蕴含诗人回归的喜悦。,诗的前两句写景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
3、,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人辞官之后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
4、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重点句赏析,2、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人以落红自比,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主题
5、意义,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之情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问题:,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用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8、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