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doc
《16.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2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金北学校 宣海军一、教材依据:苏科版初中物理9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二、设计思想“电流的磁场”是在学习了“磁体与磁场”基础上,对磁场概念已经建立,并知道“通过小磁针的受力情况研究磁场”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之后,通过直观性很强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事例来引入课题,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 “探究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的过程来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虽然学生的发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能使学生感觉到科学家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 是本节的重点,“如何设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难点,
2、教材采用让学生边做实验边画磁感线图的方法,并且对两幅图进行比较,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得出“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电流方向改变,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也改变”的结论。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所画的反映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分布的两幅情景图(先后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所画出的),与同学交流发现的结果,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分布及磁场方向的方法,即安培定则。与传统教材相比,在过程和方法上,本节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通过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中的艰辛和创新的乐趣,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归纳、概括
3、、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以严谨的态度热爱科学的精神。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2) 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 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现象、信息,并会处理这些信息2. 过程与方法(1) 经历观察和探究的过程,经历电生磁的发现过程,能简单描述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2) 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3) 在讨论、评估、交流中能用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初步有评估和听取别人意见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电生磁的研究和对通电
4、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电能生磁;掌握安培定则并能熟练应用。2难点:熟练运用安培定则由电流方向判定磁场方向、螺线管磁极;由螺线管的磁极和绕法判定电流方向;由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画出螺线管绕法。五、教学资源每组配电池盒一只,导线一根,开关、灯泡、小磁针各一只,有机玻璃板(配有螺线管)一块,共25组;另投影仪一架,螺线管(有铁芯)一个,铁架台一个,大铁钉一个,大头针若干,条形磁体一块,手电筒一个。六、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课题实验演示并提问:1. 利用
5、什么器材能把大头针吸引上来?2. 用绕成电磁铁的铁钉去吸引大头针,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 断开电源,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师:没有磁性的铁钉能吸引大头针,是因为有通电导线绕在铁钉上后,铁钉被磁化,说明电流产生了磁场。(二) 新课教学1、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活动一、探究奥斯特实验指导学生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铜芯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小磁针上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结论1: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2 电流 磁场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