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ppt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5.1 物理诱变剂5.2 化学诱变剂5.3 生物诱变剂,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微生物以引起突变,这一过程称为诱发突变。,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的发现 1927年,Muller 用X射线诱发果蝇遗传性状变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发现化学物质氮芥也能导致细菌性状变异,其效应与X射线相类似。陆续发现许多物理因子与化学物质都具有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工程中点突变的重要技术基因诱变在菌种选育中得以应用,使生物诱变剂受到了重视,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诱变:,诱变剂种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
2、变剂,诱变剂:凡能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且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诱变剂的概念与种类,什么是诱变剂?有哪些分类?,第一节 物理诱变剂,1.物理诱变剂种类2.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3.辐射引起生物效应的因素4.非电离辐射紫外线5.电离辐射6.近年来发展的新型诱变剂,1.1 物理诱变剂的种类,物理辐射,电离辐射产生正离子,非电离辐射不产生离子,X射线0.06136nm,射线0.0061.4nm,紫外线136390nm,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X射线,射线,快中子,射线,射线,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射线等。,指的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
3、式向外扩散。,高能电磁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肉眼不可见“光线”,辐射,1.2 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1.辐射作用的时相阶段:物理诱变剂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主要是由高能辐射导致生物系统损伤,继而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通常可分为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学四个阶段。2.分子结构变化:由辐射引起DNA分子结构变化中最常发生的是DNA单链或双链断裂:单链断裂:多于双链断裂,易被修复系统修复。双链断裂: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修复系统修复,但双链断裂易使染色体发生畸变或者使微生物死亡。,1.2 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3.生物学效应与辐射类型的关系电离辐射:主要引起DNA上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畸
4、变。非电离辐射:主要导致形成嘧啶二聚体。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引起微生物的变异或死亡与辐射剂量成正比在相同的总辐射剂量的条件下,不论是一次连续照射还是分次累加照射,也不论是高剂量短时间照射还是低剂量长时间照射,其诱变效应基本上是相等的。,1.2 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4.辐射作用机制直接物理作用假说间接化学作用,切尔诺贝利核爆炸,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9.0级特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1.3 辐射引起生物效应的因素,辐射引起生物学效应的强弱既决定于微生物内在遗传因素,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微生物因素:1.微生物的遗传背景:不同菌种由于遗传性状各异,对辐射的敏感性亦各不相
5、同。如:A和T比例高,对紫外线越敏感,对电离辐射则相反。2.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微生物细胞壁结构、修复系统的强弱环境因素:1.可见光:能激活光复活酶的活性,分解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2.水分:含水量影响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如:含水酵母比干酵母敏感3.温度:较高的温度能促进氧气与自由基之间的作用,使射线与DNA接触过程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加速4.空气或氧气:有氧比缺氧时的电离辐射效应更好,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136-390nm,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紫外线可由紫外灯管产生。要求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紫外线诱变效果显著。诱变频率高,而且不易发生回复突变。因此紫外线是一种使用最早也是沿
6、用最久的应用效果最明显的物理诱变剂。,DNA分子能吸收紫外线光谱。其中嘧啶碱基比嘌呤碱基敏感上百倍。紫外线使DNA分子发生如下几种变化:DNA与蛋白质交联;胞嘧啶和尿嘧啶之间的水合作用;DNA链的断裂;形成嘧啶二聚体。这是紫外线引起的主要变化。,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紫外线的诱变机制和DNA损伤修复 单链上的二聚体会影响到复制时的碱基正常配对。双链上的二聚体会阻碍双链的分开,复制到这一点就无法继续进行,造成DNA链的异常。紫外线的诱变机制 形成嘧啶二聚体DNA损伤修复 光修复,切补修复(暗修复),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2.紫外线诱变(1)紫外线的有效光谱DNA吸收的紫外线光谱通常为26
7、0nm,因此能诱发微生物突变的紫外线的有效波长范围是200300nm,最有效的波长为253.7nm(2537)。一般用来灭菌消毒的30W紫外灯管,光谱分布范围广,诱变效率较差;而15W紫外灯管产生的紫外线大约有80波长集中在2537,因此诱变效应比30W的好。(2)紫外线的辐射剂量绝对剂量:单位用erg/mm2(1 erg=10 7 J),需要用一种剂量仪来测定,由于操作比较困难,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相对剂量:单位用照射时间或杀菌率表示剂量决定于紫外灯的功率、灯管与被照射微生物的距离及照射时间。在灯的功率和灯管的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剂量大小则由照射时间决定。用紫外线的杀菌率表示时,一般认为909
8、9.9效果较好。,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3)紫外线照射的策略:最适剂量因微生物而异,紫外照射剂量与杀菌率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使用15W紫外灯2支,安装于镀铬灯罩内,使2537 光波集中于被处理的微生物细胞,可以提高变异率。将照射剂量提高到超致死量的程度,与可见光交替进行,利用光修复使损伤的细胞恢复,减少死亡率,增加变异幅度。一般采用30W紫外灯管,光复活的效果较好,或者在预培养基中增加一定量的咖啡因或蛋白胨,也可以降低死亡率。,2.紫外线诱变,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4)紫外线诱变的步骤与方法 出发菌株:把细菌斜面培养到对数期,霉菌或放线菌则培养到孢子刚成熟。前培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9、+抑制修复物质,如咖啡碱或异烟肼等。霉菌、放线菌培养到绝大部分孢子刚刚萌发。制备菌悬液:离心去除培养基,用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分散程度达9095%。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1108个/毫升,放线菌107108个/毫升,霉菌约106107个/毫升。,2.紫外线诱变,1.4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2.紫外线诱变,紫外线照射:紫外灯预热20min,以稳定光波,边搅拌边照射,细胞均匀吸收紫外线。为避免光修复,在照射的过程中要在暗室完成,仅可打开黄色或红色灯。另据国外报道,经过紫外线诱变后的菌体可以转入到无菌试管内,并立即浸入冰水中12h,在低温的条件下,细胞内参与突变修复的各种酶类的活性受到抑制,使修复难以
10、进行。后培养:照射完毕的菌悬液加入到适合于正突变体增殖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52h。有些微生物在此阶段还可加入酪素水解物、色氨酸或异烟肼等物质来抑制修复。稀释涂皿:后培养物,作不同程度的稀释,进行涂板培养和筛选。,1.5 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的种类、特性与来源,X射线波长是0.06136纳米,X射线一般由X光机产生。射线的波长是0.0061.4纳米,射线来自放射性元素钴、镭或氡等。中子可以从回旋加速器、静电加速器或原子反应堆中产生 快中子具有的能量最高,为0.210MeV,电离辐射诱变机理,直接作用:打断化学键 间接作用:通过自由基打断化学键,引起缺失和损伤 效应:染色体畸变,碱基
11、置换,移码突变,1.5 电离辐射,2.电离辐射的诱变机理,1.5 电离辐射,3.电离辐射剂量X射线和射线剂量常用伦琴(R)表示,即1cm3干燥空气在0,1.013105 Pa产生2.08109离子时所需的能量。其作用机理是使原子中的电子被击出而变成正离子。由于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对细胞的杀死作用比紫外线和一般化学试剂更强。在实践中不用象紫外线那样进行反复多次照射。常用剂量掌握在杀菌率9099.9为宜,大约1万20万R。,1.5 电离辐射,3.电离辐射剂量快中子剂量常用拉德(rad)表示,指1g被照射物质吸收100erg辐射能量的射线剂量;可转换为伦琴(R)。在诱变育种中快中子照射的致死率为
12、5085较合适,产生的正突变率可达50%,采用的诱变剂量大约在1530krad。其作用机理是由中子穿过物质时把原子核中的质子撞击出来。由于快中子产生较大的电离密度,能有效地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所以快中子对微生物诱变育种是较理想的。,1.5 电离辐射,4.电离辐射的照射方法直接对平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照射;用打孔器将菌落连琼脂一同取出,置于灭菌平皿内进行照射;制成菌悬液,取12ml置于试管内,浸入冰水中,从上、侧或下面进行短时间照射。低温可以降低或抑制修复酶的活性,防止突变体因修复酶的修复而还原为正常细胞。,1.5 近年来发展的新型诱变剂,1.微波:热和非热效应,分散低温干燥法消除微波热效应
13、。2.红外射线3.激光:光量子流,光微粒。4.高能电子流:较强的电离辐射线,剂量一般为杀菌率90-99.9%5.离子注入优点1:离子束与生物体作用,不仅有能量沉积,而且同时有质量沉积。能量沉积:注入的离子与生物大分子发生一系列碰撞,大分子生物获得能量时,键断裂,分子击出原子位,留下断键或缺陷,而注入离子逐步损失能量,直到能量低于100 eV为止。质量沉积:注入的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结合成新分子。优点2:由于注入离子的不同电荷数、质量数、能量、剂量的组合,可提供众多的诱变条件。优点3:离子注入具有作用区域的选择性、种类的多样性,其作用是局部的、可控的、可对生物体进行定点区域诱变。,化学诱变剂也可借用
14、电离辐射的方法。试管中所盛液体不能过多,否则氧气供应不足,诱变效应和重复性都比较差。电离辐射的穿透能力比较强,可以穿透玻璃等材料,而紫外线则不能穿透普通的玻璃,诱变时必须打开盖子。,值得注意的事,第二节 化学诱变剂,5.2.1 化学诱变剂的一般特点5.2.2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碱基类似物 烷化剂 脱氨剂 移码诱变剂 羟化剂 金属盐类 其他化学诱变剂,2.1 化学诱变剂的一般特点,化学诱变剂往往具有专一性,对基因的某部位发生作用,对其余部位则无影响。化学诱变剂的剂量主要决定于其浓度和处理时间。绝大多数化学诱变剂都具有毒性。,定义:一类能对DNA起作用,改变DNA结构,并引起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微生物 育种 诱变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