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分级及无障碍设计.ppt
《居住区道路分级及无障碍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道路分级及无障碍设计.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详细规划原理,徐轩轩,本次课内容,居住区道路分级及无障碍设计,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居住区道路通常可分为四级布置,即居住区道路、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组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居住区道路,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它与城市道路一起组成道路网络,但必须强调它的功能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不可与城市干道混同。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常见的有T字型、十字型、山字型.,居住区道路不仅要满足由城市进入居住区客货交通需要,还要提供足够的市政管线敷设空间。其路宽应考
2、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如行道树、草坪花卉以及道路设施等,按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尺度,居住区一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必要时可增宽至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居住小区道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也可称小区主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起到划分并联系各住宅组团,联系小区的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的作用。,居住小区内部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混合式、方格网式、分枝式等方式,在布局上可分为三叉型、环型、半环型、树枝型、风车型、自由型等多种形式。环通式在布局上使小区主路在区内形成环通形道路,其优
3、点是交通组织便捷,线型规则,但由于这种线型连通各组团,因此对组团的相对封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过境交通。与之相比,尽端式、半环式及分枝式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比较小,由于后几种道路布置形式增加居民出行交通路程,所以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照顾到人们抄近路走的心理和行为可增加步行系统解决这些矛盾。,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对居住小区来说则是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关系。其道路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小区内部的机动车与人行交通,不允许引进公共电、汽车交通。但考虑私人小汽车的发展需要,路面宽度要满足两辆机动车错车及非机动车出行的要求,则路面宽度宜为6一9m,道路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确定,但建筑控制线的宽度(
4、即两侧建筑物的间距),要考虑小区内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的不宜小于10M。,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组团级道路确定路面宽度涵义也类似小区级道路,只是道路交通流量和地下管线的埋设均要小于小区级道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宅前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住区 道路 分级 障碍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