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ppt
《小学生心理健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讲 绪论,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国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二)港台和澳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三)大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健康与心理健康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人生就像一串阿拉伯数字,1000000要使这一串“0”有意义,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1”必须健康地站着。这个“1”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你健康地站着,后面的“0”才能真实的存在。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但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则意
2、味着失去一切。,健康的概念,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1)现代汉语小词典上对健康的解释即为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2)辞海中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涵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即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包含有生理、
3、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含义。,健康,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是无疾病和体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十分具体的健康标志:,健康,(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健康,(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7)体重得当,身材匀
4、称而挺拔;(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1)肌肉和皮肤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健康,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标准进行了重新表述,这一表述可概括为“五快”和“三良好”,健康,五快: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走得快、说得快 三良好:良好的个性人格: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殷炳江主编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进行了描述: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
5、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心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内涵。,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正常一般有如下标准:经验性标准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性标准 统计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经验性标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
6、是否正常做出判断。二是指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做出的判断。一般来说,经验性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局限性和差异性。,医学标准,医学标准是将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看待,是指以生理病理性变化为根据的心理诊断标准。医学标准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之所以出现异常,其大脑、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其它系统必定存在着生理病理性变化的过程,即使目前未能发现任何生理病理性变化,也不等于这种变化过程的不存在。,社会适应性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违背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二是以某个人一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依据。,统计学标准,
7、统计学的标准是指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即平均值)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事实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对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统计结果,往往呈现正态分布,即居于中间状态者为大多数,视为心理的正常范围,而偏离中间状态居于两端者为少数,视为心理异常的范围。,心理学标准,心理学标准实际上就是社会适应性标准的具体化,是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为多数人所共同具有、所认可的条目为评定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共同认可的统一标准。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提出的标准也不同,简介如下:,心理学标准,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
8、心理健康标准:(1)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心理学标准,2.马斯洛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
9、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心理学标准,3.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学标准,4.王效道的三原则七标准: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和
10、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七条标准,三项原则:(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原则。(3)人格的稳定性原则。七标准:(1)适应能力。(2)耐受力。(3)控制力。(4)意识水平。(5)社会交往能力。(6)康复力。(7)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心理健康标准,总之,心理健康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受”: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接受社会。作为一个人,如果能拥有这样的心理健康状态,人生会变得非常美好。,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林崇德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敬业,乐群,自我修养。敬业:指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即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
11、接触,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虑,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乐群:指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即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保持个性差异)。自我修养:指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即善于正确的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的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殷炳江主编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12、;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小学时期是人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中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都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小学生生活环境与教育是
13、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作用,会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乃至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第一,入学适应问题。第二,学习疲劳问题。第三,厌学与逃学问题。第四,问题行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要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 创造知识的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 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3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
14、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力、健康的人格等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5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要求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自然经济条件下那种田园般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当历史的指针走向20世纪末的时候,人类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心理疾病像一个神通广大的恶魔,其急促的脚步声正噔噔地向我们逼近,它无情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吞噬着千千万万人的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美国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20%的被调查者肯定自己曾经有过
15、濒临精神崩溃的感受。有研究报告说,纽约每年精神疾病的总体发病率平均为8.3%。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数占美国人口的30%左右。美国哈里斯民意测验所不久前调查发现,89%的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拒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而在药品消费中以镇静类药物为最。他们自己幽默地说,他们是世界上的吃药冠军,是世界上最“镇静”的国家。法国人除了越来越“热衷”吃药,还越来越“热衷”自杀。法国卫生部1989年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心理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