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设计.ppt
《小区规划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规划设计.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居住用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第三节 居住用地构成与布置,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所拟订城市计划大纲中明 确认定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人类的居住生活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居住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地方或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形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住宅作为居住基本物质空间的建设得到蓬勃发展,住宅的大量供应,由此推进了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今天,居住的概念以提升到人类居住环境的层面上并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与深化。,第一节 概 述,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一、用地组成1、住宅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道路用地:4、绿地二、用地分类,第二节 居
2、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一、居住用地的选择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工程地质条件。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就业区和商业中心地域相协调,以减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3、居住用地选择要注重自身用地及周边环境污染的影响。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便于 合理组织生活和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关系。6、居住区用地选择要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趋向,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7、居住用地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第三节 居住用地构成与布置,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1、居住用地
3、规划的原则1居住用地作为城市土地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来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2要尊重地方文化及居住生活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3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空间的系统关系,使居民更多地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4 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5 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同时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要有利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二、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集中布置可以节约市政建设投资,密切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形成便利的交
4、通、减少能耗、时耗。过于大片密集布置,可能会造成上下班出行距离增加,疏远居住与自然联系在旧城区需大量扩展居住用地时,要结合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和道路网络的建构,避免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在外围成片铺展。,1集中布置,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当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时,可采取居住用地顺沿谷地分散布置,出于对居住用地与自然关系考虑,把用地内绿化带划分为若干块,形成多个单元的分散布局形态。,2分散布置,居住用地顺沿谷地分散布置,居住用地多单元的分散布置,当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布置时,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在沿线集结,呈轴线态
5、势,3轴向布置,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图为华沙1985年的远景规划,沿城市发展轴线分布有不同居住密度的居住用地。1-高密度居住建筑 2-低密度居住建筑 3-服务中心 4-主要的绿化组群 5-工业、仓库区。,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课 程,居住用地的组织是基于居民对基本生活设施的需求及对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同时结合城市道路系统与网络的构筑,在保障居民生活的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土地利用合理性的条件下,对居住用地赋以一定的构成形态与机能。居住用地的组织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域的居住生活方式以及对居住生活设施的发展需求。居住用地的构成基于上述原因,在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采取多级序列的构成形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区 规划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