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双氧水事故汇编最终版.doc
《b4双氧水事故汇编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4双氧水事故汇编最终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配制釜R1501超压事故一、事故经过1998年8月操作人员在切换稀品贮槽V1305A/B时,误将进口阀全部关闭,致使双氧水由稀品分离器V1304溢流至废芳烃贮槽V1504,造成废芳烃贮槽V1504内的芳烃从顶部喷出,操作人员又将废芳烃贮槽V1504内的双氧水放入配制釜。当时配制釜内存有碱性工作液,双氧水接触到碱性物质时,大量分解为水和氧气,放出大量的热,引起配制釜超温超压。配制釜内的双氧水分解超压后,操作人员果断地打开了配制釜放空阀和底部排放阀,使配制釜快速卸压排料,避免了一起恶性爆炸事故发生。二、原因分析操作人员误将双氧水放入盛有碱性工作液配制釜,使大量双氧水遇碱性工作液后急剧分解。三、事故
2、教训及防范措施1、针对误操作问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2、岗位之间加强协调合作,职责分明。3、配制釜加装安全阀,放空阀常开,釜内工作液随抽随洗,并严格交接。氧化塔排污视镜炸裂事故一、事故经过1999年10月18日操作人员在氧化塔上塔排污时,关闭视镜下部阀门的瞬间视镜炸裂,操作人员及时关闭了上部切断阀,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二、原因分析1、视镜为玻璃制品,又是冬季,冷热相激,玻璃炸裂。2、排污管线较长,支撑少。在关闭下部阀门时,扭力突然增大,玻璃炸裂。3、排污视镜内是废双氧水,浓度较高,双氧水发生分解,关闭下阀时,压力突然升高,玻璃炸裂。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针对炸裂的原因
3、,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采取了以下措施:1、 氧化塔排污阀上阀保持关闭状态,下阀保持全开或稍开状态。2、排污时先开下阀再缓慢开上阀,缓慢排污,排完后关上阀。3、排污视镜定期更换,并外加金属丝网,防止炸裂伤人。萃取塔内双氧水分解事故一、事故经过2000年12月8日,双氧水装置检修后开车过程中,萃取塔内双氧水分解。装置紧急停车,打开萃取塔紧急排放阀排放,打烂玻璃视镜排料卸压,避免了一起萃取塔爆炸事故发生。二、原因分析1 、因工作液温度低,造成干燥塔液泛,工作液大量带碱,带碱后没有及时处理。2 、后处理白土床底部排污阀结晶堵塞,操作人员发现后,处理方法不当,长时间积累,致使碱液带入后系统。3、 磷酸
4、流量计检修后显示有偏差,酸量不易控制,加入量少。4、操作人员接听分析电话过程中将分析数据工碱由0.02g/l误听为0.002g/l,延误了处理带碱时机。5、 分析频率低,没有及时增加氧酸、工碱的分析频率。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为保证氧化液呈酸性,在磷酸计量槽液位计上加标尺。2 、中化人员直接送分析报告单到总控室,开车期间增加分析频率。3 、加大培训力度,搞好事故预防及岗位练兵。4、 在监控仪表少、设计不完善的条件下,操作人员在现场专人监护碱塔、萃取塔、磷酸计量泵运行情况,认真纪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 冬季气温低,萃取塔和碱塔内液相不易分离易液泛。为保证安全,纯水配制槽内增加蒸汽盘管
5、,将水预热后再送至萃取塔。氧化液贮槽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01年4月10日双氧水厂开车,17:00发现萃取塔大量带水,17:15分析报告萃余严重超标,主控立即报告总调紧急停车,停车两分钟后氧化液贮槽爆炸。二、原因分析氢化液过滤器是双氧水厂重要的安全设备,滤布已使用一年半,计划4月20日大修时更换4月10日开车时,滤布破裂,大量活铝粉、降解物等杂质进入氧化工序和萃取工序造成萃取塔液泛,萃取塔大量带水,萃余严重超标,杂质和碱进入氧化液贮槽,造成双氧水分解并放出大量氧气致使氧化液贮槽超压爆炸。事故发生后,厂领导、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往氢化塔内充氮气、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电源等紧急措施,阻止了火势的蔓延,
6、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 、在氢化液加酸点后增加在线PH计,以便于及时判断系统带碱情况。2 、干燥塔增加远传温度计,在主控显示,以便及时根据 H2O2在干燥塔内分解状况来判断工作液萃余情况。3、 氧化液贮槽、氢化液贮槽、循环工作液贮槽各增加一块防爆板。4 、三贮槽放空管加粗,由89mm改为125mm,与其相连的换热器和阻火器相应加粗。5 、氧化液贮槽、循环工作液贮槽翻板液位计易结晶堵塞,改为浮子液位计。6 、三贮槽底部各增加一个40mm排污阀。7 、氢化液泵、氧化液泵、循环工作液泵、循环氢化液泵在主控室各增加紧急停车按钮。8、 氧化液贮槽增加一紧急加酸管线,在氧酸呈碱性
7、时使用。9 、萃取塔顶部现场玻璃板液位计由于受外界温度影响,冬季不能用,在塔体上增加两块玻璃视镜,并将顶部放空管加粗。10 、氢化液过滤器滤布更换周期由一年半改为一年,双氧水生产中使用的化工原材料由生技部和双氧水厂提出质量指标,由供销公司按需求供货,从各环节保证工作液洁净。11 、双氧水厂根据生产情况和工作液组份变化,定期更换活性氧化铝,保证工作液中有效成份稳定。12、 生产装置停车时,氮气循环两小时左右将氢效降至2g/l,再封塔停车。开车时,保持工作液循环量60至80Nm3/h,投料后逐步增加负荷。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对于突发事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碱过滤器进双
8、氧水事故一、事故经过2000年6月20日,上午9:30左右,化工人员突然发现浓碱贮槽V1408出现放空声音,顶部放空管内有白烟冒出,迅速查找原因是配制釜底部压碱伐内漏,导致配制釜残液窜入浓碱过滤器X1502,引起双氧水分解。他们立即关闭配制釜底球伐,打开浓碱过滤器X1502底部导淋和配制釜底部导淋,紧急排放并冲水置换管道,避免了一次设备超压事故的发生。二、原因分析1、配制釜压碱伐内漏,拆掉压碱伐,发现阀体内有一短锯条卡在伐头上,导致伐内漏。2、短锯条来自配制釜加料口进入配制釜,造成卡涩伐门。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更换配制釜压碱阀,并在伐后加盲板。规定压碱时抽出盲板,压完后再加上。2、配制釜
9、下料口增加过滤网,防止短锯条等之类的东西掉入配制釜内。3、加强配制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本次事故进行讲解分析,对以后的操作进行了严格要求。4、加强化工班与配制班之间的联系,避免因情况搞不清而引起误操作。晃电造成两台空压机同时跳车事故一、事故经过2004年6月20日中班17:00,天气突然变阴,刮起了大风,化工各岗位检查门窗并进行关闭。 17:30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班长要求大家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准备。17:40突然晃电,空压机C601A/B同时跳车,岗位操作工迅速将空压机C601A/B开启,主控人员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控制各贮槽液位。在空压机开启后,由于风机故障空压机C601
10、B再次跳车,岗位人员迅速对C601C进行全面检查并盘车,很快开启空压机C601C。主控人员联系电气人员检查处理空压机C601B(确认是风机烧坏,无备件,暂不备机)。由于两台空压机同时跳车,空气突然全部中断,造成氧化塔不出料,氧化二分离器V1202B和氧化液槽V1205液位急剧下降,使主控一时非常紧张,再加上氧化液流量调节阀FV1203无法自动调节,使主控在调整上有些被动,这时班长立即通知现场降低氧化液流量,由于现场人员提前在现场待命,使氧化液流量迅速降了下来,氧化液储槽V1205的液位得以控制,随后空压机也开了起来。在全班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避免了一次系统停车。二、原因分析 1、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4 双氧水 事故 汇编 最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