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原理.ppt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原理.ppt(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孙 博副教授 嘉应学院,一目了然,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含义管理企业管理经营与管理管理的重要性,第一节 企业管理概述,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家长制管理经理制管理职业软专家管理,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的一般属性管理的特殊属性社会主义管理的二重性,第三节 管理的二重性,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管理严重落后,迫切要求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的现代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2、,第四节 企业管理现代化,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实行科学的专业培训实行管理职能专业化例外的原则实行劳资两利、劳资合作,第五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指挥的统一性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职工的报酬集权管理层次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第五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五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双因素理论外在因素 保健因素内在因素 激励
3、因素,行为科学管理理论,X-Y学说X学说Y学说,管理方格理论1.“9.1”型管理方式2.“1.9”型管理方式 俱乐部型3.“5.5”型管理方式 中间型4.“1.1”型管理方式 虚弱型5.“9.9”型管理方式 理想型,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系统分析的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系统分析,第五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一)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的现代形态(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三)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四)现代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五)现代企业制度是由若干具体制度有机联系而成的系统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企业
4、拥有法人财产权,是独立的法人(二)企业资产所有权明晰,出资者与企业权责明确(三)政企明确分开(四)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特征,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产权制度二、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三、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简要回顾(二)前四个阶段改革成效的基本评价(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二、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第一,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5、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特别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有关的关于规范公司的设立、登记等的法律法规进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不能追求形式,更不能使成立的公司成为“四不像”。第三,必须切实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盲目地一哄而起。第四,在公司制改革中,要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侵犯职工权益等现象的发生。,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第一,牢牢抓住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关键问题。第二,建立健全社会
6、保障制度,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功能,为现代企业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企分开。第五,加强企业家和职业经营者(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得以有效运转的“灵魂”。,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一、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二、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一)高度的全局性(二)总体的纲领性(三)长期的目的性(四)竞争的对抗性(五)经营的风险性(六)环境的适应性,第一节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三、安索夫经营战略构成要素(一)产品与市场领域(二)
7、成长方向1.市场渗透 2.市场开拓3.产品开发 4.多角化经营(三)竞争优势(四)协同作用1.销售的协同作用 2.生产的协同作用3.管理的协同作用,第一节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一、企业总体战略(一)发展型战略1.密集性发展战略(1)市场渗透战略(2)市场开发战略(3)产品开发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1)后向一体化(2)前向一体化(3)水平一体化(二)稳定型战略1.无增战略2.微增战略(三)紧缩型战略1.转向战略2.放弃战略3.清算战略,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类型,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二、市场竞争战略(一)低成本战略(二)产品差异化战略(三)情感战略,第二节 企业经营
8、战略类型,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三、技术创新战略(一)率先创新战略1.科技投入强度大2.科技实力雄厚3.技术积累丰厚4.信息系统发达5.有战略眼光(二)模仿创新战略,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类型,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四、跨国经营战略(一)自然资源导向型(二)资本导向型(三)进口替代导向型(四)市场导向型1.产品市场导向型2.服务市场导向型(五)生产要素型(六)技术导向型1.新企业的创建或独资2.合营3.收购与兼并4.跨国战略联盟,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类型,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五、多角化经营战略(一)横向多角化经营战略(二)纵向多角化经营战略(三)多向多角化经营战略(四)非相关多角化
9、经营战略,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类型,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一、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作用二、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一)战略制定管理(二)战略实施管理(三)战略控制管理三、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要求第一,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第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对象第三,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第四,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第五,企业战略管理首先是企业家的战略管理,同时也是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参与的战略管理第六,企业战略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创新,第三节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第四章 系统管理原理,一、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一)系统的共性1.系统的集合性2.系统的有序性3.系统的相关性4.系统的整体性5.系统的动态性6.系统的开放性
10、(二)系统的特性1.系统的目的性2.环境适应性3.环境改造性,第一节 系统管理概述,第四章 系统管理原理,二、系统的分类(一)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二)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三)物质系统与观念系统,第一节 系统管理概述,第四章 系统管理原理,三、系统理论(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系统管理理论的形成(三)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1.推动了管理理念的更新2.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3.促成了新的管理模式问世,第一节 系统管理概述,第四章 系统管理原理,一、整体性原则二、联系性原则三、动态性原则四、层次性原则五、综合性原则(一)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二)系统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第二节
11、系统管理原则,第四章 系统管理原理,一、系统工程的含义二、系统工程的特征三、系统工程的程序(一)时间维(工作阶段)(二)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三)知识维(专业学科知识)四、系统工程的步骤(一)系统分析(二)系统设计(三)系统的综合评价,第三节 系统工程,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一、企业系统(一)企业系统的含义(二)企业系统的组成要素1.人2.物资3.资金4.信息二、企业管理系统,第一节 企业系统管理概述,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三、企业管理系统功能(一)直接功能1.研究开发2.生产管理3.市场销售(二)间接功能1.人事、劳动管理2.财务管理3.后勤管理(三)综合功能,第一节 企业系统管理概
12、述,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一)能级原理1.管理能级的划分必须使组织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2.要明确各能级的责、权、利3.各类能级应动态地对应(二)封闭原理1.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2.制约关系应规范化、制度化3.企业管理系统封闭是相对的(三)动力原理1.动力的类型(1)物质动力(2)精神动力(3)信息动力2.运用动力原理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动力(2)正确处理个体动力和系统动力之间的关系(3)高度重视信息动力的内部协调功能,第二节 企业系统管理理论,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一、确定管理目标(一)管理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实际(二)管理目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三)管理目标是
13、一个动态的概念(四)管理目标应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五)管理目标要进行分解二、编制系统管理图1.提高企业系统管理的科学性2.系统管理图通过箭线关系把整个管理作业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3.时间-资源-成本的最佳组合4.系统管理图便于企业应用电子计算机,第三节 企业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三、制定工作标准(一)建立目标责任制(二)工作标准、考核与奖惩四、信息传递与反馈(一)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二)信息是保证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三)信息是保证系统各环节、各要素有秩序活动的手段,第三节 企业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五章 企业系统管理,(一)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与管理(二
14、)加强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管理(三)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第四节 企业系统管理的作用,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一、项目(一)项目的含义(二)项目的特征1.整体性2.一次性3.独特性4.生命期属性5.约束性6.渐进明细性,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概述,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项目管理(一)项目管理的概念(二)项目管理的的框架1.项目干系人2.项目管理知识领域(1)项目整体管理(2)项目范围管理(3)项目时间管理(4)项目成本管理(5)项目质量管理(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7)项目沟通管理(8)项目风险管理(9)项目采购管理3.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概述,第
15、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1.古代2.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3.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4.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5.现代项目管理的新发展,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概述,(四)项目管理的研究及认证体系1.项目管理研究机构(1)项目管理研究的两大体系(2)国际项目管理协会(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4)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2.IPMP和PMP(1)IPMP介绍(2)PMP介绍3.IPMP的四个级别(1)A级(2)B级(3)C级(4)D级,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项目管理系统(一)项目管理系统的概念1.辅助性的组织子系统2.项目控制子系统3.项目管理信息子系统4.技术和方法子系统5.文化氛围
16、子系统6.计划子系统7.人力资源子系统(二)项目管理系统的职能,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概述,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项目管理系统现代化1.管理思想现代化2.管理组织高效化3.管理方法科学化4.管理技术电子化5.管理人员专业化6.管理方式民主化(四)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1.项目管理信息系统2.项目管理软件,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概述,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一、启动(Initiating)过程(一)项目总体描述(二)项目目标的确定(三)项目工作分解(四)资源需求分析(五)项目管理研讨,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计划编制(Planning)过程(一)项目计划内容(二)项目
17、计划工作1.责任分配2.项目计划3.潜在问题分析4.潜在机会分析5.资源管理安排,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执行(Executing)过程(一)项目执行过程的内容1.项目计划实施2.质量保证3.团队建设4.信息发送5.询价6.供方选择7.合同管理,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项目组织结构1.职能型组织结构2.项目型组织结构3.矩阵型组织结构(1)弱矩阵型组织(2)平衡矩阵型组织(3)强矩阵型组织4.复合型组织结构,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项目组织结构图1.传统组织结构图2.线性责任图表3.工作包组织结构岗位接口,
18、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四、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一)控制过程的内容1.综合变更控制2.范围审核3.范围变更控制4.进度计划控制5.成本控制6.质量控制7.绩效报告8.风险监督和控制,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1.确定标准2.监督履行3.与实际履行情况相对照4.进行更正,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五、收尾(Closing)过程(一)范围核实(二)合同收尾(三)管理收尾(四)项目总体审计(五)项目后评价,第二节 项目系统管理过程,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一、项目经理应具有的素质和技能(一)知识
19、素质1.掌握基础专业知识2.格外注重商贸知识3.具有较宽的知识面4.兴趣广泛,善于学习,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能力素质1.组织领导能力2.应变能力3.社交能力4.时间管理能力5.沟通能力6.激励能力7.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与技术的能力,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三)品格素质1.道德品质2.思维品质3.性格品质,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二、项目经理的工作职能和任务1.项目计划(战略的和战术的)2.组织管理项目3.领导项目团队4.预测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问题5.激励6.制定规章制度7.建立客户伙伴关系8.以企业总体为导向,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
20、目系统管理,三、项目经理有效管理的三要素1.管理者项目经理(1)管理者对下级的信任程度(2)管理者的权威(3)管理者的注意重点(4)管理者能力和习惯,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2.下级人员项目成员(1)下级人员独立性要求的强弱(2)下级人员参与决策的愿望和兴趣(3)下级人员对项目目标的理解程度(4)下级人员决策能力,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3.管理局面管理方式(1)项目管理班子的规模大小和地理分布等(2)成员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等(3)决策的紧迫程度,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六章 项目系统管理,四、项目经理的思维理念,第三节 项目经理,第七章 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
21、展,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结构权变理论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第一节 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演进,第七章 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一、结构权变理论二、制度组织理论三、总体生态理论四、代理理论,第二节 当代主要的企业组织理论,第七章 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一、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一)扁平化(二)柔性化(三)分立化(四)网络化,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与主要模式,第七章 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二、新的组织模式(一)虚拟公司1.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2.技术联盟是整个公司战略联盟的基础3.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二)团队结构1.分解和弱化了在上层和基层之间的各个职能部门2.团队结构
22、的成员既是专家,又是通才,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与主要模式,第七章 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三)网络制组织1.网络组织的中心层几乎没有直属的职能部门2.组织结构柔性化3.组织结构虚拟化(四)无界限组织1.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纵向结构上的界限,使层级结构扁平化2.减少横向组织结构上的界限3.突破地理距离带来的组织成员的家庭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之间的分隔,实行家庭上班制4.打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与主要模式,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1.公司是法人2.公司是法人的一种形式3.公司是法人企业(1)公司作为法人企业,是集资组成的,组成后能以公司法人资格向
23、社会筹资(2)实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也称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3)公司要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4)公司是双重纳税第一,优先责任第二,可以积聚巨额资金第三,鼓励效率高第四,所有权转移方便第五,公司生存期长,第一节 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一、按承担债务责任形式的不同分类二、按股份发行、持有和转让方式的不同分类三、按公司对另一公司股份或出资额的占有和控制程度分类四、按公司管辖系统和隶属关系分类五、按公司对另一公司决策的影响程度分类六、按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资产占有和业务联系状况分类七、按公司的国籍分类,第二节 现代公司的分类,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一、股份有限公司(一
24、)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责任1.具有典型的法人特征2.典型的资合公司3.股东负有限责任4.股东必须达到法定人数以上5.资本分为等额的股份6.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并自由转让7.组织和行为高度规范8.实行严格的公示原则,第三节 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1.发起人发起设立公司2.制定公司章程3.认购和缴纳股份4.办理注册登记,第三节 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1.公司资本的概念和原则2.公司资本的增加和减少(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股票与公司债(五)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清算和合并1.公司的解散与清算2.公司的合并,
25、第三节 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二、有限责任公司(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特征1.法人性和股东责任有限性2.股东人数有法定上限3.不能募集设立4.股东出资的转让有严格限制5.实行严格的资本确定原则6.具有封闭性特点7.设立程序简便(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第三节 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第八章 现代公司的组织管理,一、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一)决策机构1.股东大会2.董事会(二)监督机构(三)执行机构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第四节 现代公司的组织机构,第九章 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一、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原则(一)统一目标原则(二)法人平等原则(三)组织变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企业 管理 原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