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药事管理工作制度.docx
《第六部分药事管理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部分药事管理工作制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部分药事管理工作制度处方点评制度为规范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云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处方机构及职责组长:彭江云副组长:夏杰李帆冰成员:郭翔兵钱锐叶勇林云王家兰李美香谢从益郭翔兵何坚新职责: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我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二)处方点评管理办公室(设在药学部)办公室主任:夏杰办公室副主任:李帆冰李美香办公室成员:明溪李松梅乐克媛蒋琼梁亚敏林丹娴职责: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
2、检查日常“处方点评”的开展情况。()处方点评专家委员会组长:彭江云成员:夏杰肖泓叶勇吉勤林亚明吴祥罗福兰唐镇江王琦符开伦唐洁彭华周家璇欧阳晓勇宫毅李斯文王春林万启南李晓余泽云刘学兰李美香林云何平何鹏彬职责:1、参加制定管理工作制度,参加具体管理工作。2、参加实施对相关人员进行药事知识及规范化管理培训,对临床及管理、宣传、监测提供技术指导。3、对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各种情况进行界定,对药物使用情况,趋势进行分析,对严重提供技术指导。4、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结果及处理方案进行裁定,同时制定干预措施。(四)处方点评人员在医院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药学、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中随机抽取。二、点评要求处方、医
3、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医嘱,应当及时报告药学部和医务科,并在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范围我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处方。(二)处方点评方式1、点评周期:每月一次。2、抽样率与抽样方法:(1)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IOO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
4、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2)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心肺科等临床科室以及1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3)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
5、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o3、抽样量:点评合理性的门诊处方:依据我院当前门诊处方量,暂定抽取门诊药房处方2-3天/月(从周1至周7循环),即上门诊医师的处方均可抽到。点评使用率的门诊处方:信息系统对所有上门诊医师的处方进行统计,统计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和就诊总人次,计算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医嘱:暂定每月抽取50份,或1类切口病历不少于30份。4、抽样方法:处方样本抽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符合统计学随机要求、临床科室本身的处方比例、特殊药品及方便门诊处方剔除等。医嘱抽取可按临床科室当月出院人数比例、兼顾小科室按适当比例轮抽。(三)处方
6、点评内容1、处方书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6)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应分别开具处方。(7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2、药品用法用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
8、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U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亳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警戒线饮片以剂为单位。3、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1)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
9、DD以下/100人/天以下。(2)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3)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时间不超过24小时。(四)填写点评素点评表格见附表1、2、3、4、5、6。(五)处方、医嘱点评的结果1、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格处方:(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40DDD以下/100人/天以上。(2)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超过30%。(3)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未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
10、间超过24小时。2、不规范处方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辩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
11、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H)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3、不适宜处方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6)重复给药的;(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4、超常处方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1)
12、无适应征用药(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3)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三)1类切口手术病历点评内容有否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是否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是否符合规定;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更换药物的合理性。四、监督管理(一)在处方、医嘱点评过程中,点评小组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害发生。(二)医院药物与治疗委员会根据处方点评提交的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
13、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三)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四)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附表1处方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凤庆县中医医院点评人:序号处方日期(年月日)年龄(岁)诊断药品品种抗菌药(0/1)注射剂(0/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数处方金额处方医师审核调配药师核对发药药师是否命题(0/1)存在问题(代码)12345问计A=C=E=G=I=K=O=平均B=L=P=%D=F=H=J=注:1、有=1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
14、后一位。A:用药品种总数;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和数=A/处方总数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二C/处方总数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E/处方总数;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H: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GA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K:处方总金额;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处方总数。O:合理处方总数;P: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2、存在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
15、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待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I/O.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不全的: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
16、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1-1.适应证不适宜的;1-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1-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1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1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1-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1-7.重复给药的;1-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9.其它用
17、药不适宜情况的。(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判定为超常处方:1-1.无适应证用药;1-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1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1-4.0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同药物的。3、表中“药品品种”、“抗菌药(0/1)”、“注射剂(0/1)”、“基本药物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数”、“处方金额”均为每张处方的数据,其中,“基本药物品种数”为国家或者木省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品种。凤庆县中医医院住院病历用药情况检查评分表病人姓名科室医师病区床位病历号得分药学部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
18、章,为了更加规范执业行一一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掌握学科最新动态,全面提升科室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制度。一、药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有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加强药品管理法的学习,规范职业行为,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和业务水平。二、每年年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级药剂人员年度学习计划,根据计划,组织培训I,并进行考核。三、药学部实行主任(中)药师、(副)主任(中)药师、主管(中)药师、(中)药师、(中)药士五级技术岗位责任制,上级(中)药师承担下级药剂人员的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并有计划地对下级药剂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四、青
19、年(中)药师(士)及新毕业的药剂师(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强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新毕业的(中)药师(士)要在各工作岗位上进行轮换,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科的工作。五、主管(中)药师应加强高层次专业理论的学习,主任(中)药师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结合实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工作。六、在药学部统一计划下,各级(中)药师要定期举行不同层次的业务学习。七、药学部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更多的培养临床药学人员,有计划地选派外出进修。八、全科工作人员需积极参与药学会和科室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九、科室根据工作需要、个人工作表现及会议的性质,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学
20、术会。十、积极开展中药知识培训教育,加强业务学习。十一、开展中药饮片调配操作技能比赛,提高业务水平。十二、所有学习、培训均要有记录,必要时对各级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进行考核。中药饮片采购制度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采购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一、中药饮片指中药饮片(小包装)及中药配方颗粒。二、采购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第i道最关键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采购程序严格办理。三、采购程序:库房根据用量做计划-采购人员审核后交药剂科领导审核一经分管医院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四、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和
2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与医院签订合同的企业中采购中药饮。五、采购中药饮片必须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饮片质量的稳定。质量不稳定或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从特定的公司采购,比如:穿山甲粉、罂粟壳等。六、采购中药饮片的包装和标签符合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中药饮片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要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七、采购中药饮片品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省级相关标准。八、采购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中的规定,达到以下标准:(一)(二) (H) (四) (五) (六) (七) (八)根茎、藤木、叶、花、皮
22、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份等杂质不得超过2%。果实、种子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全草类,动物类, 矿物类, 茵藻类, 树脂类, 需去毛、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沙等杂质不得超过3%。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杂质不得超过3%o杂质不得超过2%。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0%o九、小包装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注意规格、色标及效期等有关规定。十、遵守药品库房管理制度。中药饮片验收和保管制度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验收和保管管理,保隙临床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23、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一、中药饮片的验收和保管是杜绝假冒伪劣饮片进入医院以及保证中药饮片的保管过程中不发生变质的关键环节,库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关。二、中药饮片严格按照药典和云南省饮片标准等规定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三、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等严格验收合格后,及时登记入库。四、对饮片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规定执行,杂质多的品种不予入库。(一)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份等杂质不得超过2%。(二)果实、种子类,泥沙和非药用部位等杂技不得超过3%。(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部分 管理工作 制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