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docx
《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引领社会大众亲近中华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委托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戏剧学院承办“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以下简称诵读大赛),并制定方案如下。一、组织单位本届比赛由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力、,泉州市艺术馆承办。二、时间、地点比赛于2023年5月17至19日,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剧场(泉州市侨乡体育中心东北侧)举办。5月15日下午15:30,组织比赛出场顺序抽签。地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楼会议室。请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分别指定1人,携带本单位报名表按时参加
2、,逾期未到的,由组织方在其他单位抽完后的剩余签位中直接指定。抽签前,将进行报名信息确认,抽签后报名信息不予更改。三、参赛对象与组别参赛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限中职学生)、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组(鼓励家庭成员组队),共5个组别。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2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参赛过程中人员不得替换、增加。除社会人员组外,其他组别不得跨组参赛。中职学校学生统一报职业院校学生组参赛,报错组别不予参赛。四、参赛要求(一)内容要求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
3、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二)其他要求1 .参赛作品时长3分钟-5分50秒(超时或时长不足均视为无效作品),可根据节目内容自行准备相关视频或电子档图片作为背景,比例16:9。2 .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诵读。3 .每人最多可参与个人和团队诵读作品各1个。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4比赛现场不安排走台,舞台宽8.68m*长13.74%现场提供4把手持麦、2把立式麦,不提供小蜜蜂、不提供台阶
4、。5 .请正确、规范上报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或学校等信息。相关信息(含指导教师信息)不得更改。五、赛程安排(一)市级选拔赛:1 .作品报送:不接受个人报送作品,由各地语委、各市属学校和市语委成员单位负责统一报送作品。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限额如下:(1)各县(市、区)报送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社会人员组作品各不超过2件,职业院校学生组(中职学生)作品若干件(辖区各中职学校各1件)。(2)各市属学校可报送教师组、对应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中学生组或小学生组)作品各1件。(3)市语委各成员单位报送社会人员组作品不超过1件。(4)各单位报送作品时所需材料:作品所需背景(视频或图片资料)
5、、诵读文本内容(以word文档形式,文件命名格式“组别+作品名称1+学校名称”)、作品介绍(以Word文档形式,简单描述作品内容和参赛作品亮点,500字以内,文件命名格式“组别+作品名称2+学校名称”)、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5)的Word版及加盖公章扫描件(Pdf版)。所有参赛材料请于5月12日前发送至邮箱:。2 .安全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直学校应加强对本县(市、区)、本校参赛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所有参赛单位必须为每位师生购买人身安全保险。自行包车的单位要选择有资质的运营公司,并做好师生乘车安全教育。各参赛单位教师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二)省初赛:7月15日前完成分线上预赛、现场赛
6、两个阶段。L线上预赛作品报送:不接收个人报送作品,由各地和各高校语委、省属中职学校和中小学校、省语委成员单位负责统一报送作品。同一件作品不得以不同名称、不同组别等方式多次重复提交,否则将会视作无效作品。承办单位按照大赛方案相关规定要求,对报送的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提出处置建议,提交省语委办研究,省语委办确认最终有效提交作品。6月20日前,省教育厅、省语委将组织专家线上评审,确定参加现场赛名单,并及时在省教育厅官网及报名网站上予以公布,现场赛有关事宜另文通知。入选现场赛的选手若不按时到现场参赛,视为主动弃权,将不能获得省赛任何奖项。3 .现场赛小学生组、留学生组不安排参加现
7、场赛,线上评选排名为最终排名。中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大学生组、教师组、社会人员组排名靠前的作品将获得参加现场赛资格,具体名单将根据网评结果另文通知。现场赛将严格进行身份查验。现场赛将通过网络直播向公众开放,部分优秀获奖作品音视频将安排在福建教育电视台、小学生拼音报上展示。(三)国赛:8月70月7月15日前,我省将择优推荐不多于150个作品参加全国复赛(每个学校或单位在同一组别中的被推荐作品不超过2个,若入围作品超过2个则取排名靠前的2个),推荐参加国赛的名单将点对点通知相关选手。7月15日-31日17:00前为参加国赛选手上传作品时间,各推荐选手应及时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网址:)获
8、取参赛办法、填写参赛信息、按要求上传参赛作品。五、联系方式(一)省赛联系方式肖艳华,电话,;钟云水,电话;俞如旭,;李玲,电话转3号键(每日9时至18时)。(二)国赛联系方式联系人:中国教育电视台张老师,中央戏剧学院杨老师电话:,(工作日9:0017:00接听咨询)邮箱: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方案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委托泉州师范学院承办全省“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以下简称书写大赛),并制定方案如下。一、参赛对象与组别参
9、赛对象为全省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设硬笔和毛笔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高职学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组,共IO个组别。二、参赛要求(一)内容要求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
10、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尤其不得繁简混用。(二)形式要求硬笔可使用铅笔(仅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nlx69cm-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三)提交要求参赛作品应为2023年新创作的作品,由参赛者独立完成。硬笔类作品上传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毛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210M,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作品一经提交,相关信息不得更
11、改。(四)其他要求按大赛官网提示,正确、规范填写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学校等信息。作品一经提交,相关信息不得更改。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提交多件作品者取消参赛资格。不按照文件上述规定要求上报的作品,初审时将被视为无效作品。三、赛程安排(一)省初赛:7月15日前完成分线上预赛、现场赛两个阶段。1 ,线上评选:6月20日前作品报送:个人自由报名。参赛选手登录“福建省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网址:)填写相关信息、提交作品,作品报送时间为4月25日0时至5月25日24时,超过报送时间不再接收上传作品,报送的作品不得重新撤回再
12、报、不能重新修改报送信息,同一名选手不得使用不同账号多次提交作品。请各单位适当提前上报作品,谨防最后时段因系统拥挤而无法按时提交。选手在系统中所留手机号码须保证唯一性,且能随时联系到本人。需要技术支持的选手请加号:。联系人:李玲,联系电话:转3号键(每日9时至18时)。6月20日前,省教育厅、省语委将组织专家线上评审,确定参加现场赛名单,并及时在省教育厅官网及报名网站上予以公布,现场赛有关事宜另文通知。入围现场赛的选手不到现场参赛,视为主动弃权,将不能获得任何奖项。2 .现场赛:7月15日前现场赛安排在泉州市举办,评出省赛获奖名单及推荐参加国赛名单(推荐人数不超过400名)。现场赛选手须携带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中华 经典 诵写讲 大赛 诵读 中国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