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审计证据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与审计工作底稿.ppt
《第六讲审计证据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与审计工作底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审计证据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与审计工作底稿.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审计证据、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与审计工作底稿,安广实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讲介绍四个具体准则:一、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二、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三、具体准则第18号审计抽样四、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工作底稿,一、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涵义、作用与种类审计证据是现代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以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工作就可视为审计证据搜集、鉴定和运用工作。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为获取审计证据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按该准则的要求,做好审计证据的获取和整理分析工作。1、何
2、谓审计证据?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第二条对审计证据所下的定义:“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2、审计证据的作用审计证据的作用,从审计工作全过程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证据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回避责任;审计证据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3、审计证据的种类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电子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二)审计证据的重要特征审计证据的三个重要特征是: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
3、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内部审计人员确定的样本量有关。例如,从200个样本中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100个样本中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充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即:审计风险越大,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例如,某电器公司受行业性质影响,存货陈旧的可能性较高,计价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在审计中应选取更多的存货样本进行测试,以确定存货陈旧程度,进而确定存货价值是否被实高估。,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例如,怀疑被审计单位发出存货没有向顾客开具发票,需要获取完整性的审计证据,则:正确的审计程序是从发货单中选取样本,追查每张发货单是否已开具发票(副本),这样
4、获取的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错误的审计程序是从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追查每张发票是否附有发货单,这样获取的证据与审计目标不相关。,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例如,检查期后应收账款收回的记录和文件,可以提供有关存在和计价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与期末截止是否适当有关。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例如,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和应收账款的期后收款情况,可以获取与坏账准备有关的审计证据。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例如,有关存货存在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
5、存货计价相关的审计证据。,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内部审计人员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例如,银行询证回函、应收账款询证回函、保险公司出具的证明等,比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会议记录可靠。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例如,如果销售业务相关内部控制有效,内部审计人员就能从发货单、销售发票中取得比内部控制不健全是更加可靠的审计证据。,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
6、证据更可靠。例如,内部审计人员直接观察某项内部控制的运行等到的证据,比询问被审计单位某项内部控制的运行等到的证据更可靠。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例如,会议的同步书面记录,比讨论事项后的口头表述更可靠。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上述原则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应当注意可能出现的重大例外情况。例如,保险公司出具的证明是由不知情的人或不具备资格的人提供的,审计证据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再如,内部审计人员对宝石一无所知,即便他直接对宝石检查,也不能提供宝石真假的审计证据。,4、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的
7、关系(1)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例如】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审计人员只要获取适量的审计证据,就可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2)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内部审计人员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例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获取收入完整性证据,却获取收入真实性证据,即便收入真实性证据再多,也无法证明收入完整性。,5、评价审计证据充分性
8、与适当性的特别考虑(1)对审计证据可靠性的特别考虑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例如,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特别考虑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例如,审查收入项目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销售数量的完整性。,(3)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时的特别考虑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来
9、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例如,内部审计人员检查委托加工协议发现有委托加工材料,经函证确实存在,则委托加工材料是真实的。反之,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特别考虑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例如,存货盘点是证实存货存在性认定的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不得以检查成本高和难为由不执行该
10、程序。,(三)审计程序的类型1、审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2、观察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从而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对真实情况的了解。,3、询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内部审
11、计人员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证据,也可能提供与已获悉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询问结果考虑修改审计程序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4、函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5、计算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6、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
12、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性复核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7、监盘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二、具体准则第15号 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搜集审计证据的一种重要审计程序,它对于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识别高风险领域、发现异常项目及审计线索具有独特的作用。据报道,国外80%以上的舞弊案就是运用分析性复核发现的。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偏好细节测试,对分析性复核重视不够或 运用不当十分普遍。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复核,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协会颁布了中国内部审具
13、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照执行。,(一)分析性复核的涵义和性质1、涵义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分析性复核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例如,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结构与价格是否正常;将某房地产公司经营业绩与契税收入进行比较,分析经营业绩是否合理;将某地区用电量与该地区工业产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产值有无隐瞒或虚报等。再如,根据被审计单位大修理费用增幅过猛,报废固定资产一再性超额损失,分析被审计单位
14、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不足等。,2、分析性复核的性质(1)分析对象。分析性复核运用于财务信息分析,包括合并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财务报表以及财务信息的要素。(2)考虑关系。实施分析性复核时,当考虑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下列各项信息进行比较: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或者内部审计人员的预期数据;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3)分析方法。实施分析性复核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简单的比较包括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高级统计技术的复杂分析包括合理性测试、回归分析等。(4)证据性质。分析性复核获取审计证据的性质:只能提供具有说服性的,影响审计方向的间接证据;获取的间接证据需
15、要细节测试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二)分析性复核运用的要求和目的1、分析性复核的运用要求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2、分析性复核的运用目的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审计风险。当使用分析性复核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性复核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相一致。,【示例】内部审计人员于2007年初对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某公司2006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5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
16、,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利润表中相关资料如下:2006年度(未审数):主营业务收入104 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91 000万元,财务费用180万元,营业外支出260万元;2005年度(审定数):主营业务收入58 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3 000万元,财务费用150万元,营业外支出300万元。要求: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内部审计人员拟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请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解答:在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后,应将以下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项目作为重点审计领域。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在2005年度基础上增长了79%,而2006年度经营形势与2005年度相比并未发生重
17、大变化,属于异常;主营业务成本在2005年度基础上增长了71%,且毛利率从2005年度的8.6%提高到2006年度的12.5%,而2006年度经营形势与2005年度相比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属于异常。,三、具体准则第18号审计抽样 当代审计已经开始运用完善的抽样技术。抽样技术和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是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从详细审计到抽样审计的历史性飞跃。审计抽样在审计职业界已被广泛采用,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合理运用审计抽样方法,美国、英国等独立审计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审计抽样准则。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协会颁布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准则第18 号审计抽样,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照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审计 证据 分析 复核 抽样 审计工作 底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0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