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分类和命名,二、1,3-丁二烯的结构,三、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五、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成1,2-加成和1,4-加成,内 容 提 要,四、共振论(难点),2、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3、聚合反应,2,三、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具有共轭大键的体系共轭体系。,在共轭体系中,电子云扩展到整个体系的现象电子离域。,电子数,原子数,3,1、共轭体系类型,1)-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CH2=CH-CH=CH2,分子中单双键交替的共轭体系。,4,2)p-共轭:p 轨道与键共轭,多电子p-共轭:,与双键碳相连的原子上要有P轨道。,5,少电子 p-共轭:,等电子 p
2、-共轭:,+,6,p-p 共轭:p轨道与p轨道之间的作用,稳定性:,7,3)超共轭,-C上“C-H”键与键重叠形成的。,-超共轭:,-p 超共轭:-C上“C-H”键与p轨道的重叠。,8,超共轭,键与键的瞬时重叠,9,-P超共轭:键与P轨道的重叠。,例:,此碳正离子:p轨道可以与9个C-H 瞬时重叠,几率高,重叠作用大!稳定!,10,共轭体系类型总结:,1)-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单-双交替,2)p-共轭:p 轨道与键共轭,p-p 共轭:p轨道与p轨道之间的作用,3)超共轭,找出下列分子中存在的共轭体系:,-,-,p-,-p,p-p,-p,超共轭效应较弱!,11,2、共轭效应(Conjugat
3、ive effect),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离域,而使得分子中电子云的密度分布有所改变,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而使分子稳定性增加的效应称共轭效应(又称电子离域效应)。,共轭体系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共轭效应随共轭链传递,不减弱。,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离域的方向。,12,a、吸电子共轭效应(-C),CH2=CH-CH=O,当极性双键、叁键(C=O或CN等)与碳碳重键形成共轭体系时,就产生吸电子共轭效应。,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负性大的原子转移!,13,具有-C效应:,14,b、推(供)电子共轭效应(+C):,CH2=CH-Cl,电负性大的原子(带孤对电子或带负电荷的)直接与碳碳重键相连,共轭电
4、子向重键方向离域,产生+C。,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子云密度低的方向转移!,15,例:,-O-NH-CH2-,-F-Cl-Br-I,-OH-OR-NH2,具有+C效应,16,常见基团共轭效应的大小:,-NH2-OR-F,(同周期),(同主族),17,c、超共轭效应:,HCCH=CH2,l,l,H,H,-H越多,形成超共轭的机会越多,超共轭效应会越强。,(作用较弱),18,9个H参与超共轭,6个H参与超共轭,叔自由基,仲自由基,例:,19,3、共轭分子的特性:,(共轭链越长,单、双键键长越接近),2)折射率较高(电子云易极化),1)键长趋于平均化,如:苯环的C-C键长完全等同。,3)吸收光谱向长波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轭 体系 效应 共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