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热红外辐射传输.ppt
《大气中的热红外辐射传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中的热红外辐射传输.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大气中的热红外辐射传输,热红外遥感,所有的物质,只要其温度超过绝对零度,就会不断发射红外能量。常温的地表物体发射的红外能量主要在大于3微米的中远红外区,是热辐射。热红外辐射不仅与物质的表面状态有关,而且是物质内部组成和温度的函数。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它能通过3-5微米和8-14微米两个窗口。热红外遥感就是利用星载或机载传感器收集,记录地物的这种热红外信息,并利用这种热红外信息来识别地物和反演地表参数和温度、湿度和热惯量等。,关于热辐射,空间所有的物体都通过辐射方式交换着能量,如果没有其它方式的能量交换,则一物体热状态的变化就决定于放射与吸收辐射能量的差值。当物体的辐射能量等于吸收的外来辐
2、射能量,这时该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因而我们可以用一函数温度 来描写它。热力学定律可以用于研究平衡辐射的吸收与放射的规律。一般来说,物体的辐射能量收支并不相等,物体处于非辐射平衡状态。但是如果辐射热交换过程相当的慢,以致物体中的内能的分布来得及变化均匀,并继续处于热平衡状态,那这时的辐射可视为具有准平衡性质。此时,物体的温度是在变化的,但每一给定的瞬时,物体的状态都可以看作是平衡的,仍可用一定的温度来描述它。地球大气中的辐射过程,一般认为在地面以上至60km的大气仍可视为处于局地辐射平衡状态。地表与大气耦合面能量交换过程复杂,一般在几个微米的表层内,处于非热平衡状态。,热红外遥感系统,热红外遥感
3、在海面温度、陆面温度、大气温度、大气水汽、云顶温度的遥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热红外遥感传感器的发展十分迅速,现在使用和即将投入使用的热红外传感器达几十种之多。我们把主要的热红外传感器的有关信息列于下表。,现在及将来地球观测计划红外传感器概览(星载部分),现在及将来地球观测计划红外传感器概览(星载部分),主要的航空成像红外光谱仪,地球表面热量平衡示意图,地球放射,大气(云)放射,显热,潜热,分子热传导,反射大气下行辐射,大气放射,地表温度是地球表面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动态的热平衡参量,它综合了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全部结果。,直接通过大气到达地表,热外遥感应用,热红外遥感是一种重要的对
4、地观测手段地表温度与海面温度 热红外遥感在环境动态监测中具有宏观、动态的优点,如农作物旱情遥感监测、全球环境变化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研究;热红外遥感信息机理研究是遥感定量化的关键环节 与海面温度相比,陆面温度由于地表的复杂性面临更多的困难。,遥感反演大气水汽、温度廓线,大气热红外辐射的性质 大气的长波辐射性质很复杂,不仅与吸收物质(水汽,CO2与O2)分布有关,而且与大气温度、压力有关。水汽(H2O)在6.3微米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带,二氧化碳(CO2)分别在4.3微米和15微米有较强的吸收带,O3 在9.6微米处一个窄的吸收带,所以能称之为窗区的只有3.54.0微米,89.5微米和10.512.5微
5、米三个波段。水汽红外区吸收带很强,又占有较宽的波段,是最主要的吸收物质,即使在大气窗区也仍然有不可忽略的弱吸收作用,如果对海面温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在0.5以内,则修正大气效应便成为SST的主要问题。大气在14微米以上,可以看成是近于黑体。地面14微米以上的远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传向空间。,除非有云或尘埃等大颗粒质点较多时,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云时,云中对长波的吸收作用很大,较薄的云层已可以视为黑体。大气不仅是削弱热红外辐射的介质,而且它本身也发射热红外辐射,有时甚至发射的辐射会超出吸收的部分。总之,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是一种漫射辐射在无散射但有吸收又有发射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中的 红外 辐射 传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