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内感染及隔离消毒技术,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对象 住院病人 医院职工 门诊病人 探视者 陪护家属,医院感染的分类,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系指从病人到病人、从病人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病人的直接感染,或者通过物品、医院环境对病人和职工的间接感染。这种感染是可预防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分为多种类型。,外源性感染类型,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的疾病。晚期再
2、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白血症、晚期癌症等均属此类。,母婴感染 又称垂直传播,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如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医院感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汕头产妇术后感染事件,我国近10年来重大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消毒技术的发展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现代临床医学愈是发达,对消毒灭菌的要求愈严格。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除病人群体免疫力低下和滥用抗生素两大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消毒灭菌技术应用有密切关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严格消毒灭菌原
3、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配置时应注意有效 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连续使用中氧气湿化瓶、雾化瓶、呼吸机及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 瓶应每日更换灭菌水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医用物品对人体构成危险性的分类,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式,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减少侵入性操作 2.确保诊疗护理器具消毒
4、灭菌 1.实施标准预防 2.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案例,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1、23岁,美国宾州一家地区医院监护病房护士,一次在为一名昏迷病人穿刺静脉留置针时,不慎被抽出的针芯刺破手掌,当时她对感染的伤口进行了登记上报,10天后病人死亡,之后证实这是一位晚期艾滋病患者。意外发生3周后她开始出现喉咙痛,发热等症状,暴露后6个月血液检测结果HIV阳性,他被确诊感染了HIV。,2、,28岁,美国内华达州外科病房护士,在为病人疏通输液管路时,被病人无意识的动作干扰,致使血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掌,她当时尽可能从伤口中挤出血液,并及时取血做基线检查,HIV、HBV、HC
5、V均为阴性。发生暴露后8个月,她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暴露后10个月时血液检测结果HIV、HCV阳性,结果证实Lisa感染了丙肝和艾滋病。,3、护士小张,26岁,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在一次取血后,分离针头时被回弹的针头扎伤了中指,伤口做了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月后,小张出现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转氨酶高,血液检测结果HCV阳性,刺伤后第8周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4、护士小雪,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合同护士,一次长达一个月的腹泻让她瘦的脱了形,抽血检查HIV阳性。病床上的小雪泣不成声:“在工作中无数次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有时还被扎伤,如果让我说是哪一次扎伤,我哪说得清。5:
6、县医院医生给相沟打工人员手术(艾滋病 告知问题:,医院案例,1、相沟打工肋骨骨折来医院手术、手术医生被断端肋骨刺破(艾滋病病人)艾滋病误诊肺炎住院(护理人员拔针时刺破)等等,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暴露于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情况。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美国每年发生锐器伤6080万,护士利器伤害率占80%以上。,HIV职业暴露分级: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
7、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 暴露量小,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或为暴露源刺伤 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暴露量大、时间长。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损伤程度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部有明显可见的血液。,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HIV、HBV、HCV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
8、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艾滋病金标法阳性处理?,乙肝职业暴露:48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乙肝疫苗全程接 种10vg、5vg、5vg,按0、1、6月间隔,进行血 清学检查确定有无反应。丙肝职业暴露:无特异治疗药物,注射a-干扰素3天,定期追踪 69个月。基本用药:2种转录酶抑制剂,连续28天。强化用药:增加1种蛋白抑制剂,连续使用28天。预防用药: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 过24小时。,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后 立即挤血(近心端向远心端)流动水冲洗15分钟(粘膜损伤用生理盐水)含碘制剂和75%酒精消毒 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病人的相关血液检查
9、随访时间一年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如何避免发生职业暴露,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1.为病人操作后立即将使用的锐器放入锐器盒内2.禁止回套针帽或用手分离针头,返回处置室进 行二次处理流程操作3.传递手术器械时不能直接用手接,应使用弯盘 传递(刀、剪等锋利器械)4.给不配合的病人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操作中始终保持警惕5.在工作繁忙及抢救病人时,应忙而不乱,相互 配合,不违反操作规程6.锐器伤后即刻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标准预防,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黏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和所
10、有医护人员,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传播。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的接触时都必须戴手套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戴口罩和眼罩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刻洗手锐器的正确处理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如何带手套?,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医用口罩的佩戴方法,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藏有铁丝处要向上。口罩有颜色深的一面向外,而颜
11、色浅的一面则向内。将固定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并紧贴面部请按口罩上的铁丝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4小时必须更换,污染随时更换),环境卫生学监测、物品清洁消毒,普遍性职业防护原则的5项基本操作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严格消毒所有器具认真洗手使用防护器具安全处置废弃物,消毒隔离效果如何界定?需要规范的监测技术。,空气监测,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空气净化方法,自然通风一般以通风30分钟效果最好,机械通风,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紫外线消毒,没有持续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消毒方法,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9
12、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安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1.5W/m3,照射时间30min。,紫外线消毒,监测方法,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季度 使用科室完成 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
13、照射1分钟。(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1m,5min,1min,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使用前,紫外线消毒,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科室负责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监督)负责审核,空气消毒机,过滤、紫外线、静电吸附等,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2、室内面积30 m2,
14、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9c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边延,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手臂越过平皿,皿盖朝上,结果判定: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结果判定、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15、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注意事项,消毒前,关好门、窗;消毒机、空调停止至少10分钟方可采样。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操作前后请洗手,
16、手的消毒效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无菌试管中。,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监测频率:皮肤黏膜消毒液、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如戊二醛),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注意事项:采样后及时送检,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需要掌握的要点:,1、抹布处理(如何使用)2、拖把处理(标识)3、消毒液使用监测4、地面处理 无污染地面无需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隔离 技术规范 讲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