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路项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生态环境评价要点声环境影响评价其他应关注的问题,第一节 公路项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一、法律法规二、环境管理要求三、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标准,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二、环境管理要求,报告书三级以上等级公路;1000m以上的独立隧道;主桥长度1000m以上的独立桥梁报告表三级以下等级公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登记表其他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审
2、批要求,三、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标准,新建公路项目,应当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依法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外范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机关同意。公路工程建设应当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和草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或补偿。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公路建设应特别重视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路线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
3、保护制度要尽量少占用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2.耕地保护制度,四、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1.相关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 19-20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04),2.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GB3095-2012)地表水环境质
4、量标准(GB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3.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 12523-2011)若相关标准中地方政府已发布有地方标准时,应优先执行地方标准,4.其他与公路环评相关的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第二节 工程分析,一、公路工程基本概念二、工程分析方法三、工程分析内容,一、公路工程基本概念,(1)高速公路(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一)工程类型,1
6、.公路等级及工程类型,2.单独公路桥梁,3.单独公路隧道,(1)路线(2)路基工程(3)路面工程(4)桥梁工程(5)隧道工程(6)交叉工程(7)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8)公路项目的基本组成,(二)公路的基本组成,高速公路、一级工程路基的标准横断面,二、三、四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高速公路改扩建四车道改八车道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公路项目的基本组成,(三)主要技术指标,1.交通量,不同等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2.车速,3.线形,4.路基宽度,5.设计洪水频率,(1)公路用地(2)拆迁(3)土石方工程及取弃土场(4)防护工程,(四)主要工程数量,(1)以点为主、点
7、线并重(2)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涉及面广(3)施工期生态破坏严重(4)运营期环境污染突出且日益加剧,生态逐渐恢复(5)临时工程的影响不可忽视,(五)公路项目环境影响特点(*),二、工程分析方法,(一)工程分析定义,工程分析是通过对工程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以及项目所处环境的全面分析,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综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所需基础数据。,工程分析是通过对相关工程文件以及项目所处环境的全面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主要工程环节及工艺过程,辨识和分析出造成项目环境影响的工程环节和工艺过程,从而指导环境影响识别以及指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全过
8、程。,工程分析可以直接做出的结论,在特定或敏感的环境保护区,例如,公路通过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或一级水源保护区时,可以直接做出否定或改线的结论。通过工程分析发现改建公路项目实施后,地区环境比现状有明显改善时,一般可做出肯定的结论。在路线方案必选时,从环境保护方面倾向选择占地少、拆迁量小、弃渣量小、远离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方案。,(二)工程分析方法,1、类比法,(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2、物料衡算法,3、资料复用法,4、问题清单法,某公路水环境影响工程分析问题清单法流程,(1)项目的政策性与合理性(2)工程组成完全(3)重点工程明确
9、(4)全过程分析(5)工艺过程分析(6)污染源分析(7)因地性分析(8)设计指标和占地指标的适用性(9)环境指标的适用性(10)风险分析,(三)工程分析要点(*),公路项目的工程分析要点及注意问题(含独立桥和独立隧道),三、工程分析内容,(一)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1、政策性分析,2、设计合理性分析,(1)线位合理性分析(2)线形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路段必要时提出局部采用最低或最高设计指标的要求(3)工程占地合理性分析(4)土石方平衡分析(5)临时工程的合理性分析(6)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充分性、合理性分析,或提出设计的要求(7)生态防护设施充分性、合理性分析,或提出设计要求,3、施工组织合理性分析
10、,(1)特长隧道(包括竖井)施工工艺、施工方式及组织。(2)特大桥梁施工工艺、施工方式及组织。(3)敏感区域施工方式及组织。(4)重点路段(高填深挖路段、不良地质路段)施工方式及组织。(5)特殊路段施工组织及要求。(6)施工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分析。(7)施工营地规模及选址、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置方式的影响分析。,4、主要环境影响的源强分析内容,(1)生态环境影响的源强分析内容通过调查,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可以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对占地,植被破坏量,占地面积,拆迁数量和水土流失量等均应给出量化数据。(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分析内容。分为
11、施工期、运营期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排放量。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发生源特征及源强。,某公路桥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环节分析图,某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环节分析图,第三节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一、环境影响识别二、评价因子筛选和评价指标,一、环境影响识别,(一)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1)公路项目的工程特征表现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影响很不相同。(2)公路施工环境影响是指公路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及环境的污染,以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为主要影响。(3)公路运营环境影响是指公路运营过程中车辆交通及公路附属
12、设施对自然自然的破坏及环境的污染。,2、项目地区环境特征,(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不同,对同样数量的同一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产生的环境影响也就不同。(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指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环境质量现状水平和环境功能。,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特征分析,某公路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过程,某公路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过程,某公路水环境影响工程分析与影响识别过程图,3、环境敏感目标识别,(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
13、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型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剂半封闭海域和富营养化水域;(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公路项目环评中应特别注意生态环境敏感区,(1)蕴藏特别丰富的生物钟,其损失会导致较多的生物钟灭绝或灭绝威胁;或生息着法律规定的或科学研究确定的需要特别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特殊和重要生境(热带森林、原始森林、湿地和河口生境等);(2)自然生产力较低,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差,或者正在受到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的脆弱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脆弱带(
14、岛屿、荒漠草原、黄土沟壑、大石山区、城乡交接带、高寒带生态系统等);(3)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根据某一地域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划定的自然保护区。,(二)环境影响识别方法,1、环境影响矩阵分析法,(1)环境影响矩阵分析法是由环境因素和工程因素相耦合而分析环境影响的方法。它将环境要素分系加以排列,把拟建公路的各项活动和环境因素组成一个矩阵,在各项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说明拟建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2)在矩阵分析中,如果认为某项工程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某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矩阵,某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识
15、别矩阵,2、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二、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1、生态环境,(1)农业生态评价因子 必须评价因子永久性占地数量、临时性占地数量、占地类型及与当地相应土地数量的比例、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及与当地基本农田的比例、可补偿基本农田数量、农业产量损失等 可选评价因子植物损失量、生物量、土壤类型及损失量(2)水土保持评价因子 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类型、侵蚀模数、侵蚀强度;水土流失量 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保持防治面积的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覆盖率(%)。,1、生态环境,(1)自然生态评价因子 植被类型结构、分布范围、面积、覆盖率;物种组成、
16、物种多样性、优势物种;植被占用种类、数量、生物量;绿化量与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动物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珍稀动植物物种、分布、生态习性;珍稀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集中区;路线在敏感区域内的长度和比例等。(2)城市生态评价因子 规划功能区面积、土地类型;绿化指标、绿地体系;城市景观等。,2、水环境,SS、氨氮、石油类、COD、总磷;敏感河段可增加大肠杆菌。,3、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4、环境空气,施工期TSP、沥青烟;运营期NO2。,5、社会环境,征地影响人口数量、拆迁影响人口数量、受征地和拆迁共同影响的人口数量;经过村庄路段的通道数量(平均每公里通道数量);引水、灌溉涵洞数量(平均每公里涵洞数
17、量);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公众参与意见等。,6、景观环境,景观类型,景观敏感性,景观敏感点段,景观保护对象等。,第四节 生态环境评价要点,一、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问题讨论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三、工程分析内容,一、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问题讨论,(一)自然生态调查与评价问题讨论,1、生态调查要做到什么程度?,(1)应根据公路项目沿线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相应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别确定之。(2)若有连片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则应针对这一区域做深入的调查。,2、生态环境评价究竟以什么为重点?(*),(1)应根据受影响生态系统类型来考虑。(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应始终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3)物种多样性易于
18、观察、计量,环境评价操作中以它为主。(4)最为重要的是应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生境多样性)来达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目的,必须做重要物种(评价关注的物种)的生境评价,包括食物是否丰富,巢穴是否安全,有无迁徙通道要求,此生境与其他生境是否可以“保通”等。,3、公路线路遇到保护性植物种怎么办?,(1)应请有关专家对沿线进行实地调查。(2)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或公路改变线路,或移植,或采种繁殖等,应使得相应物种、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4、公路工可阶段没有具体设计的临时工程内容,其评价方法和深度怎样要求?,临时用地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环境评价,即围绕:重大或典型工程、典型环境、在敏感区内的可行性、禁止性。
19、,4.1 重大或典型工程分析,一般工可报告深度是可以明确的,往往是控制性工程;根据工可资料,应现场考察典型工程(隧道、桥梁、高填深挖路段等)段落,找到可能如隧道出入口等涉及的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分析类似工程行为的特点,为针对性地保护环境、优化施工活动打下基础。,4.2 临时工程所处之典型环境分析,如河湖之畔敏感水体、山谷以及基本农田等,应现场考察可能设计在这里的各类临时用地,分析工程活动在各类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4.3 应明确指出临时工程用地的基本原则、要求,指出不能侵入的本工程沿线的生态敏感区或对象。,4.4 当公路不得不穿过环境敏感区时,当公路不得不穿过环境敏
20、感区时,如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大面积湿地、森林公园等,不可能将所有工程活动放在敏感区之外。从环境方面要求工可阶段加强工作深度,环评进而应该对其中的每一个临时工程逐一评价,明确其环境可行性,并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恢复措施。,(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问题讨论,(1)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业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两部分,有时还包括村镇等人类居栖地区。(2)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重点关注土地占用、土壤破坏、土地复垦和生产能力恢复等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应当注意的要点,(1)调查范围应尽量接近可能的耕地调整范围。(2)对立交区、服务区等集中占
21、地区,若占地为耕地或基本农田,则应当进行典型调查,以此作为评价这些重大工程选址的环境合理性的依据。对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特别尖锐的地区,应尽量避免大面积侵占耕地。对这类地区,一般来说,设计高填方路段也是不太合理的,因其占地过多,会引发诸多问题。(3)对于调查和识别出的农用占地“敏感”区段,即使因工程建设期与环评不能协调,无法做出准确评价结论,也必须指出这样的区段,提出对公路设计的节用土地的要求或建议以及建设期土地占用和恢复的措施。,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路建设对陆地生态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占地,破坏植被,分隔生态系统整体性,占领或分隔某些重要的野生生物生境从而影响野生生物生存,扰动地表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