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原理详解.ppt
《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原理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原理详解.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植物保护,项目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小组,项目三的知识点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 检疫、物理、生物、化学等法);项目三的重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项目三的难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项目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其基本原理概括起来为“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实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任务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
2、物、草坪等;二是主要以保护地(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城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是:人的活动多,植物品种丰富,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城镇郊区与蔬菜、果树、农作物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外,还有许多来自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病虫,有的长期落户,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因而病虫种类多,危害严重。盆花及鲜切花(含切叶、切枝植物等)病虫害的特点是:品种单一,种植密集,且大都位于保护地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虫害重且易流行,防治难度大;花卉业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产业,广大花农普遍缺乏花卉栽培的一般常
3、识,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花卉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干尖等)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虫害的发生。,因园林植物大多位于城镇或人口稠集区附近,所以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尤其使用化学农药时,更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要根据城镇园林的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既行之有效,又安全可靠的措施。二、综合治理的概念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不良反应。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病虫的发生,它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
4、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从生产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之下。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要求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准则。,三、综合治理遵循的原则(一)经济、安全、简易、有效这是在确定综合治理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包括对植物、天敌、
5、人畜等,不致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要考虑既节省资金,而又简便易行,并且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常常会杀伤天敌,这就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考虑到对天敌的影响,选择对天敌无害或毒害较小的药剂,通过改变施药的时间和方法,使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防治病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三)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各种防治措施各有长短,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措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而不是简单的“大混合”。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工效高的优点,但药效往往仅限于一时,不能长期控制病虫,且使用不当时,容易使病
6、菌及害虫产生抗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园林技术措施防治虽有预防作用和长效性,不需额外投资,但对已发生的病虫害则无能为力;生物防治虽有诸多优点,但当病虫暴发成灾时,也未必能见效。因此,各种措施都不是万能的。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四)力求兼治,化繁为简自然情况下,各种病虫害往往混合发生,如果逐个防治,浪费工时,因而在化学防治时应全面考虑,适当进行药剂搭配,选择合适的时机,力求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几种病虫的目的。(五)要有全局观念综合治理要从园林的全局出发,要考虑生态环境,以预防为主。,任务二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也叫法规防治,是防治病虫草害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有力保证。
7、一、植物检疫概述(一)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二)植物检疫的意义在自然情况下,病虫害、杂草的分布虽然可以通过气流等自然动力和自身活动扩散,不断扩大其分布范围,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有高山、海洋、沙漠等天然障碍的阻隔,因而病虫害、杂草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但是,一旦借助人为因素的传播,就可以附着在种子、苗木、接穗、插条及其它植物产品上跨越这些天然屏障,由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或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当病原物、害虫及杂草离开了原产地,到了一个新的
8、地区后,原来制约病虫草害发生发展的一些环境因素被打破,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扩展蔓延。,葡萄根瘤蚜在1860年由美国传入法国后,经过25年,就有10万hm2以上的葡萄园归于毁灭;榆枯萎病最初仅在欧洲个别地区流行,以后扩散到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等国,造成榆树大量死亡;又如我国的菊花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均由日本传入,使许多园林风景区蒙难;最近几年传入我国的美洲斑潜蝇、蔗扁蛾、椰心叶甲、薇甘菊也带来了严重灾难。因而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检疫法令,设立了检疫机构,进行植物病虫害及杂草的检疫。,薇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原产热带美洲,属藤本植物。薇甘菊喜欢阳光,只要一生根就想尽
9、办法攀着大树向上爬,爬到顶上就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而下面的植物就因长期缺少日照而枯萎。,椰心叶甲危害的棕榈科植物,(三)植物检疫的任务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有个方面:1.禁止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予以清除。3.当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传入新的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就地消灭。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园林花卉产品的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机会也越来越大,因而要度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切实做到“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灾于人”,以促进对外贸易,维护国
10、际信誉。,二、植物检疫的措施(一)植物检疫措施1.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检疫对象的确定病虫害及杂草的种类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的病虫、杂草进行检疫,而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确定检疫对象名单。确定检疫对象的原则和依据是:(1)本国或本地区未发生或分布不广,仅在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害及杂草。(2)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病虫害及杂草。(3)可借助人为活动传播的病虫害及杂草。即可以随同种子、接穗、包装物等运往各地,适应性强的病虫害及杂草。,.划定疫区和保护区有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划为疫区,对疫区要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逐步消灭检疫对象。未发生但有可能传播进检疫对象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对
11、保护区要严防检疫对象传入,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其它措施包括建立和健全植物检疫机构、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加强植物检疫科研工作等。,(二)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发生在园林植物上的主要检疫性病虫害有:松突圆蚧、日本松干蚧、湿地松粉蚧、梨圆蚧、枣大球蚧、苹果绵蚜、泰加大树峰、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杏仁蜂、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杨干象、杨干透翅蛾、柳蝙蛾、美国白蛾、苹果蠹蛾、双钩异翅长蠹、白缘象、日本金龟子、黑森瘿蚊、美洲斑潜蝇、蔗扁蛾、椰心叶甲、谷斑皮蠹;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落叶松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松材线虫病、杨树花叶病毒病、桉树焦枯病、毛竹枯梢病、猕猴桃溃疡病
12、、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柑橘溃疡病、菊花叶枯线虫病、香石竹枯萎病、香石竹斑驳病毒病、菊花白锈病等。,菊花叶枯线虫病,寄主,传病介体,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材线虫病,三、植物检疫的程序和方法(一)植物检疫的程序.对内检疫程序(1)报检:调运和邮寄种苗及其它应受检的植物产品时,应向调出地有关检疫机构报验。(2)检验:检疫机构人员对所报验的植物及其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到达现场后凭肉眼和放大镜对产品进行外部检查,并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显微镜检及诱发试验等。(3)检疫处理:经检验如发现检疫对象,应按规定在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处理。一般方法有:禁止调运、就地销毁、消毒处理、限制使用
13、地点等。,(4)签发证书:经检验后,如不带有检疫对象,则检疫机构发给国内植物检疫证书放行;如发现检疫对象,经处理合格后,仍发证放行;无法进行消毒处理的,应停止调运。.对外检疫的程序我国进出口检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客携带物检疫、国际邮包检疫、过境检疫等。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二)植物检疫的方法植物检疫的检验方法分: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和栽培检验三种。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植物检疫工作一般由检疫机构进行,在此不再详述。,任务三 园林技术措施防治(一)清洁园圃及时收集园圃中的病虫害残体、草坪的枯草层,并加以处理,深埋或烧毁。生长季节要
14、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清除因病虫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园艺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人为传染,如在切花、摘心、除草时要防止工具和人体对病菌的传带。温室中带有病虫的土壤、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继续使用。无土栽培时,被污染的营养液要及时清除,不得继续使用。,(二)合理轮作、间作1.合理轮作连作往往会加重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如温室中香石竹多年连作时,会加重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实行轮作可以减轻病害。轮作时间视具体病害而定,鸡冠花褐斑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即有效,而胞囊线虫病则需更长。一般情况下需实行34年以上轮作。轮作是古老而有效的防病措施,轮作植物须为非寄主植物,这样便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因找不到食物“饥饿”而死,从而降低
15、病原物的数量。,2.配置得当 建园时,为了保证景观的美化效果,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搭配种植。这样便忽视了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传染,人为地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如海棠与柏属树种、牡丹(芍药)与松属树种近距离栽植易造成海棠锈病及牡丹(芍药)锈病的大发生。因而在园林布景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的危害问题。,牡丹锈病,3.科学间作每种病虫对树木、花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转移性,因而在进行花卉生产及苗圃育苗时,要考虑到寄主植物与害虫的食性及病菌的寄主范围,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或间作。如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严重发生;槐树与苜蓿为邻将为槐蚜提供转
16、主寄主,导致槐树严重受害;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多种花卉的混栽,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梨小食心虫,(二)加强园林管护1.加强肥水管理观赏植物应使用充分腐熟且无异味的有机肥,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观赏。使用无机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配合,防止施肥过量或出现缺素症。浇水方式、浇水量、浇水时间等都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喷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浇水量要适宜,浇水过多易烂根,浇水过少则易使花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出现各种生理性病害或加重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地降
17、低叶片表面的湿度。,浇水过少造成萎蔫黄叶或各种坏死斑,2.改善环境条件改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调节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要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以减轻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种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冬季温室的温度要适宜,不要忽冷忽热。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否则,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灰霉病,3.合理修剪合理修剪、整枝不仅可以增强树势、花叶并茂,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例如,对天牛、透翅蛾等钻蛀性害虫以及袋蛾、刺蛾等食叶害虫,均可采用修剪虫枝等进行防治;对于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则通过修剪、整枝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抑制此类害虫的危害。秋冬季节
18、结合修枝,剪去有病枝条,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如月季枝枯病、白粉病以及阔叶树腐烂病等。对于园圃修剪下来的枝条,应及时清除。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此法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不需额外投资,便于开展群众性的防治,特别是在劳动力充足的条件下,更易实施。缺点是工效低,费工多。,结合整形修剪去除病虫枝条,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花木健壮生长,提高抗逆能力,还可以清除许多病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如马齿苋、繁缕等杂草是唐菖蒲花叶病(cmv)的中间寄主,铲除杂草可以起到减轻病害的作用;扁刺蛾、黄杨尺蛾、草履蚧等害虫的幼虫、蛹或卵生活在浅土层中
19、,通过中耕,可使其暴露于土表,便于杀死。,5.翻土培土结合深耕施肥,可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害虫深翻入土。公园、绿地、苗圃等场所在冬季暂无花卉生长,最好深翻一次,这样便可将其深埋于地下,翌年不再发生危害。此法对于防治花卉菌核病等效果较好。对于公园树坛翻耕时要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让覆土达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无法萌动,害虫无法孵化或羽化。,6.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的管理许多花卉是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的,为了保障这些器官的健康贮藏,在收获前避免大量浇水,以防含水过多造成贮藏腐烂;要在晴天收获,挖掘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要仔细检查,剔除有伤口、病虫及腐烂的器官,必要时
20、进行消毒和保鲜处理后入窖。贮窖须预先清扫消毒,通气晾晒。贮藏期间要控制好温湿度,窖温一般在左右,相对湿度宜在70%以下。有条件时,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悬挂于窖顶贮藏。,(四)选育抗病虫品种1.培育抗病虫品种 培育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一环,不同花木品种对于病虫害的受害程度并不一致。目前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金鱼草等抗锈病的新品种,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种以及抗菊花叶枯线虫病的菊花品种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为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大量的种质,因而培育抗性品种前景广阔。培育该类品种的方法很多,有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单倍体育种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抗病虫基因导入园林植物
21、体内,获得大量理想化的抗性品种已逐步变为现实。,2.繁育健壮种苗 园林上有许多病虫害是依靠种子、苗木及其它无性繁殖材料来传播的,因而通过一定的措施,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种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类病虫害的发生。(1)无病虫苗圃育苗选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及无病虫危害的场所为育苗苗圃。盆播育苗时应注意盆钵、基质的消毒。如菊花、香石竹等进行扦插育苗时,对基质及时进行消毒或更换新鲜基质,则可大大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新鲜蛭石培育菊花苗,(2)无病株采种(芽)园林植物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苗传播的,如仙客来病毒病是由种子传播的,菊花白锈病是由脚芽传播的,等等。只有从健康母株上采种(芽),才能得到无病种苗,避免
22、或减轻该类病害的发生。(3)组培脱毒育苗园林植物中病毒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许多种苗都带有病毒,利用组培技术进行脱毒处理,对于防治病毒病十分凑效。如脱毒香石竹苗、脱毒兰花苗应用已非常成功。,任务四 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简单的器械和各种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方法既包括古老、简单的人工捕杀,又包括近代物理新成就的应用。一、捕杀法利用人工或各种简单的器械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称捕杀法。人工捕杀适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它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如多数金龟甲、象甲的成虫具有假死性,可在清晨或傍晚将其震落杀死。榆蓝叶甲的幼虫老熟时群集于树皮缝、树疤或枝杈下方化蛹,此时可人工捕
23、杀。冬季修剪时,剪去黄刺蛾茧、蓑蛾袋囊,刮除舞毒蛾卵块等。在生长季节也可结合园圃日常管理,人工捏杀卷叶蛾虫苞、摘除虫卵、捕捉天牛成虫等。,二、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器械或饵物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人为设置灯光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灯光诱杀。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光源主要是黑光灯,此外,还有高压电网灭虫灯等。目前,我国有5类黑光灯:普通黑光灯(20W)、频振管灯(30W)、节能黑光灯(1340W)、双光汞灯(125W)、纳米汞灯(125W)。其中以频振式杀虫灯与纳米汞灯在当今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二者具有诱虫效率高、选择性能
24、强且杀虫方式(灯外配以高压电网杀)更是符合绿色环保的观点。,悬挂式黑光诱虫灯,高压电网式频振灯,灯光诱杀,2.食物诱杀(1)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喜欢的食物中掺入适量毒剂来诱杀害虫的方法叫毒饵诱杀。如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麦麸、谷糠等作饵料,掺入适量敌百虫、辛硫磷等药剂制成毒饵来诱杀;用糖、醋、酒、水、10%吡虫啉按931101的比例混合配成毒饵液可以诱杀地老虎、黏虫等。(2)饵木诱杀:许多蛀干害虫,如天牛、小蠹虫等喜欢在新伐倒木上产卵繁殖,因而可在这些害虫的繁殖期,人为地放置一些木段,供其产卵,待卵全部孵化后进行剥皮处理,消灭其中的害虫。,()植物诱杀:利用害虫对某些植物有
25、特殊的嗜食习性,人为种植或采集此种植物诱集捕杀害虫的方法。如在苗圃周围种植蓖麻,可使金龟甲误食后麻醉,从而集中捕杀。3.潜所诱杀利用害虫在某一时期喜欢某一特殊环境的习性,人为设置类似的环境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潜所诱杀。如在树干基部绑扎草把或麻布片,可引诱某些蛾类幼虫前来越冬;在苗圃内堆集新鲜杂草,能诱集地老虎幼虫潜伏草下,然后集中杀灭。4.色板诱杀将黄色粘胶板设置于花卉栽培区域,可诱粘到大量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其中以在温室保护地内使用时效果较好。,黄板诱虫,糖醋液诱杀,糖醋液诱杀,草圈诱杀,三、阻隔法人为设置各种障碍,以切断病虫害的侵害途径,这种方法称为阻隔法,也叫障碍物法。1.涂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植物 保护 防治 原理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