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doc
《2021感动中国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感动中国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感动中国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1等待嘉宾前来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接到通知,国测一大队作业组长、党小组组长聂晶,因远在外地进行测绘工作,任务紧急赶不回来,将临时委派应急测绘中心技术负责人张德成作为年轻队员的代表前来。队员张德成是个很阳光开朗的年轻人,刚刚结婚不久。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安,他进入单位的第一份任务就是远派西部地区几个月。被问及到西部地区进行测绘工作的相关事情,他不曾提过任何的辛苦与不适,倒是带着“80后”特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饶有兴趣地讲了一个故事:他们在西部地区进行测绘时经常晚上要住帐篷,有一天早晨醒来,刚打开帐篷门,看到帐篷外一位骆驼君好奇而探
2、究地盯着他们看。于是,赶紧钻回帐篷,大家从里面把帐篷移走了。讲完故事,似乎又想到当时的情景,他自己先笑开了。对他来说,日常的出差奔波,似乎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好说的了。像老队员郁期青说的,国测一大队在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近20年已经极少发生队员牺牲殉职的情况。但是,高山戈壁、沙漠荒原没有变,“一年出去10个月,回来待两个月”的常态作业也没有变。看着和导演交流话题时,流着泪却语句坚定支持爱人测绘事业的两位队员妻子,突然禁不住心头一酸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2国测一大队长、党委副书记李国鹏是位性格开朗、身体壮硕的“70后”,爱好是每天早晨出门行走3公里。作为国测一大队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测
3、绘事业的不断发展,他们这一代测绘人的足迹更是遍布祖国的山川沼泽、河流荒原,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从地温高达70摄氏度的火焰山,到最冷时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无不留有他们负重前行、纵横千里的身影。“我们在一个标注自己去过哪儿的APP上做标记时,别人都是标注去过的地方,我们都是标注没去过哪儿。”李国鹏聊天时自豪地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就中国台湾没去过了,希望有机会也能去那里进行测绘工作。”国测一大队成立64年来,共产党员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先锋模范作用。荒漠高山,抑或激流险滩,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每一个重大测量任务中,临时党支部总是建在最前面,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走得最远、爬得
4、最高的都是共产党员。作为党委副书记,李国鹏介绍说,目前国测一大队队员50%都是党员,他们组成了测绘队最可靠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继续像习近平同志回信中说的那样,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31939年出生的郁期青已经将近80高龄,从一名江南书生到成为千里跋涉的测绘者,从1956年进队到1996年退休,40年的测绘生涯,他的足迹踏遍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各地高山深里,并随着1965年底中科院开始组建科学考察队考察西藏,1966年、1968年、1975年,三次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全程参与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和团队成员成功登上海拔7050米的北坳顶部,首次自主完成珠穆朗
5、玛峰高程测量,向世界公布珠峰的精确高程为海拔8848.13米,打破了长期以来为外国垄断的珠峰科学勘测。在荒凉的戈壁、浩瀚的沙漠、险峻的高山、苍茫的荒原,他亲身经历了生死相依的战友,因雪崩坠崖、沙漠干渴、突发疾病、土匪袭击等等原因,为测绘事业献出年轻美好的生命。长期极高山区的野外作业,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那次珠峰测量从北坳下来,因为又连续爬过几座雪山,严寒缺氧体力透支太多,他从重感冒转成肺水肿、胸膜炎并发症,体重由141斤下降到70斤,在医院抢救治疗了200多天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却也从此落下了动脉硬化、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老先生平时乐观开朗,很乐于聊天,朋友圈玩得也很熟练,还常常拿出过去的老照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感动 中国 国测一 大队 先进事迹 观后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