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
《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主要内容,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五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第九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第八节 新生儿破伤风,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第六节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期指自出生断脐带到满28天这段时间。围生期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1周。,新生儿概念,概述,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高危儿,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
2、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4000g。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中出生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3.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g。,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高危儿
3、: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异常妊娠史 异常分娩史 异常新生儿,高危儿,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概念,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4000g,身长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足月小样儿:是胎龄满足月而体重在2500g的以下活产新生儿。,外观特点,外观特点,足月儿,外 观,四肢屈曲状,肌张力差,早产儿,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足月儿,绛红,水肿,发亮,毳毛多,早产儿,皮 肤,耳 壳,乳 腺,足月儿,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外生殖器(男),早产儿,睾丸未降、阴囊少皱
4、摺,早产儿,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足月儿,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外生殖器(女),跖 纹,返回,足月儿 早产儿体温调节 功能差、功能更差、易散热、脱水热 易发生硬肿症呼吸系统 40-50次/分、不规则、易出现周期性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 症等循环系统 心率100-160次/分、BP 心率更快、BP较足月儿低 70/50 mmHg血液系统 血容量平均85ml/kg 血容量约89-105ml/kg、易出血,生理特点,足月儿 早产儿消化系统 溢奶、呕吐;易吸收母乳 易呛奶、溢乳;易发生 中的抗体、易中毒 坏死性小肠炎;生理性黄疸相对较轻 生理性黄疸重、易发生 核黄疸泌尿系统 肾脏功能较差
5、肾脏功能更差神经系统 出生时已具有四大反射 无或不完整、即觅食、吸吮、易发生缺血缺性脑病 拥抱、握持反射免疫系统 IgG含量高、IgG含量低、IgA、IgM低 更易发生感染 易发生感染,生理特点,生理性体重下降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生理性黄疸“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新生儿体重早期变化,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乳腺肿大,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假月经,马牙,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脂肪垫“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足月儿 早产儿1)有体温改
6、变的危险 1)体温过低2)有窒息的危险 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3)有感染的危险 3)营养失调 4)有感染的危险,护理诊断,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刚娩出时,迅速清除口、鼻腔的粘液及羊水。喂乳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然后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和呕吐引起窒息。,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2.维持体温稳定,适宜环境,中 性 温 度:是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足月儿 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早产儿室温2427,相对湿度55%65%。,体重低于2000g,肛温35,胎龄37w者应置暖箱内,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体重超过2000g者在箱外保暖,
7、可通过戴帽、母怀抱、热水袋等维持体温恒定。,2.维持体温稳定,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参考数值,1)体重2000g,体温正常2)在不加热的暖箱内,室温为 2426,体温正常3)暖箱内生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不及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者,掌握出箱指征,仰卧时可在肩下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暂停时,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囊床垫等方法,帮助恢复自主呼吸。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切忌常规吸氧,避免视网膜病变致失明。,3.维持有效呼吸,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拍打足底,早产儿,机械通气,早产儿,4.合理喂养,根据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选择直接哺喂
8、母乳、乳瓶、滴管、管饲或静脉等不同的补充营养方式。生后24小时试喂5%10%葡萄糖水,无异常给予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奶量与间隔时间,5.预防感染,(1)消毒隔离(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4)预防接种,6.健康指导,(1)宣传育儿知识(2)指导合理喂养(3)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取足跟血,指导合理喂养,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病理生理】1、原发性呼吸暂停2、继发性呼吸暂停3、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4、血生化和代谢改变 PaCO2升高,pH和PaO2降低 糖原消耗增加低血糖 离子Ca低钙血症 抑制胆红素与蛋白质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常见护理诊断
9、】1.气体交换受损 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4、体温过低 与缺氧有关5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1复苏步骤 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1)通畅气道(A):安置体位:患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2)建立呼吸(B):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一般认为示指与拇指按压时压力为152o
10、kPa,每增加一指,压力递增05kPa;氧气流量为 5升分或以上。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3)恢复循环(C):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4)药物治疗(D):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入1:1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5)评价(E):复苏步骤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价患儿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骤操作。,2.保暖 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
11、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t:。3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4加强监护 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监护的主要内容为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5安慰家长耐心细致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支持疗法:供氧: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糖:纠正低血压:补液:控制惊
12、厥:首选苯巴比妥钠 安定 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利尿剂 激素亚低温治疗,【预后】,本病预后与病情严重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关系密切。凡自主呼吸出现过迟、频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续1周仍未减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CPK-BB持续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智力障碍和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 颅内高压症 2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1.给氧:选择适当的方法如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PaO25070mmHg,PaCO240mmHg。,2.保暖:用暖箱或热水袋,维持患儿中性温度,降低耗氧量,防止发生硬肿症。3、严密观察病情:神经系
13、统变化、颅内压、前囟张力、肌张力、瞳孔大小、光反射、呼吸、心跳、血气电解质等。4、早期的康复干预,第五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多发生于早产儿,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引起,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病理特征为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龄1820周时初现,35周后始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病因和发病机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保持呼气时肺泡张开的作用。
14、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半径缩小,吸气时必须增加压力,因而造成呼吸困难、青紫。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外液漏出、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严重妨碍气体交换,进一步加重缺氧。,【临床表现】,HMD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46小时内)即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和吸气性三凹征等典型体征并进行性加重。严重时面色青灰,四肢松弛;心音由强转弱,肺部听诊早期多无阳性发现,以后可闻细湿啰音。病情一般较重,重者可于3日内死亡;如能存活3日以上,则可逐渐好转。,【实验室检查】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血钾增高。【X线检查】两肺呈普遍性
15、透亮度降低 可弥漫性均匀网状颗粒阴影和支气管充气征,重者呈“白肺”,【治疗】,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使患儿渡过极期,待新生儿能产生足量的肺表面活物质时,病情可望恢复。治疗的重点是:(一)给氧(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疗法(三)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四)支持疗法,【预防】,预防早产,控制母孕期糖尿病,防止出生窒息。对需提前分娩或有早产迹象而胎儿不成熟者,分娩前23天应给孕母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6mg,2次/日或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2次/日;共2天。胎龄不足34周者,效果显著,1、自主呼吸受损 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困难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透明膜形成有关
16、。3有感染的可能 与免疫力下降、侵入性抢救使感染机会增加有关。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消耗增加有关。,【常见护理诊断】,(一)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1、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2、供氧:氧气要加温湿化到36左右。头罩用氧:应选择与患儿相适应的头罩,头罩过小不利于CO2排出;头罩过大,氧气易外溢,二者均降低实际吸入氧浓度。用氧流量不少于5升分,以防止CO2积聚在头罩内。持续正压呼吸(CPAP)用氧:早期可用呼吸机CPAP吸氧(鼻塞接呼吸机行CPAP通气),【护理措施】,。,或用简易鼻塞瓶装法,即鼻塞一端接氧气,另一端接水封瓶长管,长管深人水面下的深度即为呼气终末正压的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协和 儿科 护理 第五 新生儿 患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