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doc
《金建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建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的调整、四个现代化;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背景及八大召开的意义;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具体史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及其特征,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影响、教训及历史启示”的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
2、观: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和不易,认识或体悟“国家的经济建设要结合具体国情,重视客观经济规律”。二、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地位;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错误及出现的原因、影响。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了最突出的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基本照搬苏联模式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但是这样照搬苏联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回忆已学知识,理解相关知识引发思考。与前一单
3、元知识点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中共八大1、八大的背景:(1)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2)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2、八大的内容(1)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2)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3)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3、八大的意义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出示材料一,“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问:从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说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出示材料二,问: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发生了哪些转变?目的是什么?出示材料三,“全国工农业
4、总产值指数”,问:从图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其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是哪些部门?对人民的生活需求有何影响?出示材料四,进行分析。出示材料五过渡: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和方向,但是由于各种复杂而多变的因素,现实发展不是这样的。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批评苏联的错误;避免中国犯类似的错误。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并确认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性。理解八大具有进步意义。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共已警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问题,开始独立思考、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共开始探索的标志,为中共八大召开做理论准备。通过对八大内容的理解,学生认识
5、到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初步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二、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1)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理论准备;(2)国内外形势影响判断,作出错误结论,开展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导致左的错误泛滥;(3)落后现状压力下的急于求成心理;启示:经济建设应根据具体的国情,重视客观经济规律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结合宣传画、照片及材料,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系统讲述总路线与“大跃进”的表现;请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查的同学介绍调查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理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建忠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初步 探索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