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加工与机械复述对任务性词汇习得的作用.doc
《语义加工与机械复述对任务性词汇习得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义加工与机械复述对任务性词汇习得的作用.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义加工与复述在任务型词汇习得中的作用Effects of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on Task-basedVocabulary Acquisition with Corpora 学 科 专 业 方 向: 学科教学 英语 指 导 教 师 : 李荣宝教授 申 请 学 位 级 别 : 教 育 硕 士 论文提交日期: 2005年8月25日 论文评阅人: 论文答辩日期: 2005年 10 月 22日答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日期: 2005年 12月 日 2005年8月语义加工与复述在任务型词汇习得中的作用 中 文 摘 要本研究主要从认知
2、的角度,结合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其中一个领域-语料库语言学的成果,探讨复述与语义加工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法、教师行动研究等,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料库及其检索方面的成果在外语任务型词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论文前面部分从认知角度介绍了词汇研究中有关信息输入、加工的各种理论,如记忆的阶段性理论,加工水平理论等,阐述复述(rehearsal)与语义加工(semantic elaboration)在词汇习得中的不同作用并通过实验法检验。实验结果显示复述在短时记忆中对语言形式加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语义加工对词汇在长时记忆中保存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实验一结果表明:由于复述时,学习者可以集中精力在目标
3、词的词形加工上,因此复述在短时记忆中对语言形式加工(如正字法表征等)有显著促进作用;语义加工在短时记忆中因占用有限心理资源因而对词汇的词形加工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语义加工对词汇的语义表征在长时记忆中保存有显著促进作用。实验二结果显示:相对于机械复述,结合语义加工的精细复述在短时记忆中对语义加工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语言形式表征与语义表征在长时记忆中保存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论文后面部分通过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模式设计教学实验探讨复述与语义加工在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教学方法-任务型词汇习得模式的实例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本研究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为期十周
4、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结合复述与语义加工的任务型词汇习得模式在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教学中实际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控制组。关键词:复述,语义加工,词汇习得,语料*本研究为2004-2005年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立项课题子课题课题编号:JJWYZX2004066 课题名称:新颁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 Effects of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on Task-based Vocabulary Acquisition with Corpora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
5、he effects of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o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with authentic corpora and to develop a task-based vocabulary-learning model by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Atkinson-Shiffrin model (1968) -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ory, and the transfer
6、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AP) theory (Morris et al,. 1977) of human memory, which maintains that recollection depends upon the nature of tasks to be performed at study and on tests, and with the “type of processing-resource allocation” (TOPRA)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vs. structur
7、al processing and lexical learning (Barcroft, 2002),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is study were specified as the following: Under which condition (elaborative rehearsal vs. maintenance rehearsal)are EFL learners at the initial stage better able to learn new words? What are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8、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in the task-based vocabulary learning model? Thre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above research questions. A total of 96 students of No.5 Middle School in Huian, Fujian, China,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wo learning conditions: rote rehearsal and sema
9、ntic elabor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Exp.I, effects of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One-way ANOVA.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rehearsal helped students learn orthography (word form) of new words in an immediate test, especially those s
10、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participants under semantic elabor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output learning condition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rote rehearsal group in a delayed semantic recognition test. However, a negative effect was found in the immediate test of word fo
11、rm recall in a semantic elaboration condition. In Exp.II, the effect of elaborative rehearsal was compared with simple rehearsal (also as rote rehearsal).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participants who learned English words with authentic corpora adaptation under elaborative rehearsal condition performe
12、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who learned new words under merely rehearsal condition in a delayed test.The classroom research (Exp. III) also indicated participants in a task-based vocabulary-learning model (involving semantic elabor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output and elaborative rehearsal) perf
13、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who memorized words under shallow maintenance rehearsal learning cond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an approach combining both semantic elaboration and rehearsal is most advisable.Key Words:rehearsal,semantic elaboration,vocabulary learning,corpora
14、V 语义加工与复述在任务型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中 文 文 摘 近年,作为外国语的英语教学(EFL)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词汇习得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改以往词汇在英语教学中不受重视的局面。80年代以来,词汇习得成为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研究表明,词汇习得问题是许多作为外国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障碍。尽管在词汇教学及阅读中附带的词汇习得研究中,前人得到大量的经验与数据,但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外语教学,需要更多的认知导向的研究来阐述这个领域的一些主要问题。最近几年来,以认知科学为导向的二语词汇研究主要集中于词汇输入的加工过程方面。换言之,就是学习者
15、在词汇输入时如何通过加工词汇的不同成分(如语言形式、语义、语义联结)来习得词汇。1研究的目的与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一个外语学习入门者来说,词汇的学习是个关键。如何才能更好地习得词汇?不同的心理加工活动对词汇学习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习得研究表明,学习者在阅读中伴有一定数量的词汇习得(Krashen,1985 )。尽管二语阅读中也存在词汇习得现象,但英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EL/ESL)研究中有关阅读习得词汇的经验并不能照搬到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EFL),特别是对于中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再则,在通过二语阅读习得词汇的学习策略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外语初学者有限的词汇量
16、与已知的在阅读中习得词汇的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矛盾。许多外语初学者因词汇量小,进行广泛阅读存在困难,无法通过阅读的途径来大量习得词汇,一般采用机械复述的方法记忆单词的词形与发音。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作为外国语的英语教学效果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即学习效率与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尽管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还是存在英语水平低下的现象。随着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词汇的了解更深入。由于得益于心理语言学家与应用语言学家及其它领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贮存于电脑中的大量语言数据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从一个容量数以百万词计的语料库及相关索引查询软件,研究者或学习者
17、可以快速而准确地了解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处的语境。语料库为教学提供大量真实的参考材料。因此,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模式-数据驱动法应运而生,即学习者通过阅读分析大量来自语料库的“粗语料”来学习语言。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成果,以认知科学为导向,考察作为外国语的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通过语料所创设的不同语境接触目标词(target words),进行语义加工与复述时对词汇学习的作用。通过实验法、教师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从词汇心理表征的形成与发展角度研究语料库及其检索方面的成果在外语任务型词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词汇习得过程中心理加工的两种模式-复述与语
18、义加工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并针对外语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习策略,从而借助语料库的真实语言材料让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习得词汇。11词汇习得与各种信息加工模式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认知角度介绍了词汇研究中有关信息输入、加工的各种理论,如信息加工理论等,阐述复述(Rehearsal)与语义加工(Semantic elaboration)在词汇习得中的不同作用。文献综述部分分别从认知科学与二语习得的角度回顾了词汇心理表征的形成与发展及信息加工的各种模式与理论,如广为接受的认知心理学理论-阿特金森和谢弗林的记忆阶段理论(AtkinsonShiffrin Model,1968)
19、与莫里斯等的(Morris et al ,1977) 迁移合适加工理论(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 Theory)及巴尔克罗夫特(Barcroft,2002) 的关于记忆加工类型与资源分配模式(TOPRA)中有关词汇学习与语义-词形加工关系的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主要回顾克拉申(1985)的可理解输入假设与斯韦恩的可理解输出假设(Swain,1985)及盖斯的二语习得模式( SLA Model)( Gass,1997)。12 理论假设 本研究在上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探讨词汇学习这一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中词形加工与语义加工过程的关系。即,记忆的效果是由学习与测试
20、中信息加工任务的类型决定。记忆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记忆的内容经过复述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内容经复述与语义加工存入长时记忆;但复述不是形成长时记忆的充分条件,并提出理论假设认为,复述与语义加工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为学习者在复述时,可以集中精力在目标词的词形加工上,因而有利于词形加工;而语义加工因占用有限的心理资源,在短时记忆中对词形加工有抑制作用但有利于词汇心理表征在长时记忆中的保存。2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通过实验对命题假设进行论证。本实验共有三个部分,都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间设计,词汇记忆信息加工方式是自变量,把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作为两个水平,即偏重语言形式加工的机械复述
21、与偏重语义加工的精细复述,词汇再认成绩为应变量。测试分即时测试与延时测试两种,分别对被试的词汇词形与语义再认成绩进行测试。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两个水平间的差异。21.被试被试为福建省惠安第五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两个班96人,年龄171岁,男女生比例各约50%。被试有三年英语学习背景。实验前对被试进行前测与访谈调查,发现参加本实验的被试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困难与词汇量小的问题,不属于熟练掌握英语者,为中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被试在实验前进行随机分派等组分班。22.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对命题假设进行论证。本实验共有三个部分,都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间设计,词汇记忆信息加工方式是自变量,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作
22、为两个水平,即偏重语言形式加工的机械复述与偏重语义加工的精细复述,词汇再认成绩为应变量。测试分即时测试与延时测试两种,分别对被试的词汇词形与语义再认效果进行测试。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两个水平间的差异。23.实验材料用于记忆的单词均选自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词长为5-8个字母;正式实验前,将所选300个单词列于纸上,发给50位不参加实验的同等英语水平的学生,要求他们选出各单词的汉语释义。收回纸条后,进行统计,取总正确率低于5%的单词作为实验项目。选出其中240个单词分成12组,每次实验使用一组20个单词作为实验材料。24.实验程序实验在两个有互联网接入的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实验一:在实验1组的被试(
23、Semantic Elaboration Group词汇语义加工学习组,简称语义加工组,下同)利用网上的语料库Web Concordancerof Virtual Language Centre(2004)等搜寻到的真实语料改写成完整的句子来学习词汇。同时,在实验2组的被试(Rote Rehearsal Group机械复述学习组,简称复述组,下同)在同样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内学习20个单词。实验后分别对被试进行即时测试与延时测试,延时测试安排在五天后(事先未告知被试)。实验二:实验1组(语义加工组)的被试在与实验一相同的实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网上真实语料改写成造句的方法来学习词汇。两个小时学习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义 加工 机械 复述 任务 词汇 习得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