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工法.doc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工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工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4-2011第五工程 强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隧道、地铁、海底隧道、水底隧道和沉降要求特别严格的地下工程。双侧壁导坑法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分部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下台阶。分部及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作业方法,形成开挖及施作初期支护,混凝土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施作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1.2 工艺原理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在开挖导坑时尽量减少对围
2、岩的扰动;并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必要时施作边墙衬砌,控制围岩变形;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随时掌握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2 工艺工法特点2.1以岩体力学为基础,新奥法、信息化指导施工,采用监测信息化技术指导施工,使施工及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及支护能力,确保围岩稳定。格栅支撑(钢架支撑)与挂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柔性支护,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而且支护刚度随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增加,使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了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2.2 能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量。由于
3、采取分部开挖、分部支护封闭,支护体系能及时、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的变形和地表下沉得到控制。2.3 作业安全可靠。本工法开挖断面小,减少了围岩的暴露围,初期支护及时施工,及时封闭成环,大大减少了垮塌的几率,提高了施工安全。2.5 超前开挖的双侧壁导坑,还可以起到预报地质的作用。3 适用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级软弱围岩,主要用于大跨、浅埋、不良地质隧道工程。4 主要引用标准4.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
4、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4.2设计图纸、合同文件。5 施工方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前必须先做超前地质预报,初步判断前方围岩后,一般将开挖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下台阶。首先开挖隧道的左右导坑,导坑尺寸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而定。在开挖导坑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及时施作导坑四周的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必要时施作边墙衬砌,在开挖拱部时先做超前支护,待拱部超前下部35m后施工下部及仰拱开挖及初期支护,在浇筑仰拱及填充混凝土之前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建立一整套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5、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横断面示意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II2IIIIIII45I3III6II121图1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右侧导坑超前支护1右侧导坑上部开挖I右侧导坑上部支护2右侧导坑下部开挖II右侧导坑下部支护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左侧导坑超前支护1左侧导坑上部开挖I左侧导坑上部支护2左侧导坑下部开挖II左侧导坑下部支护仰拱浇筑、回填混凝土III拱部超前支护3拱部开挖III拱部初期支护4、5部开挖6部仰拱开挖、初支封闭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监控量测下一循环施工图
6、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2 操作要点6.2.1 施工准备1风、水管、电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布置,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准备、修建防排水设施。2根据设计资料详细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沉降观测计划。6.2.2 施工步骤1前地质预报及导坑超前支护采用地质雷达、超前钻孔和地质素描对前端围岩情况进行初判,以指导开挖。超前钻孔一般采用3个孔品字型布置,外插角控制在57,使前方钻孔位于开挖轮廓线以外3m。在开挖导坑之前,必须先施工导坑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一般采用423.5mm无缝小导管,小导管外插角控制在510,并注1:1水泥
7、浆。2壁导坑开挖侧壁导坑采用微台阶法开挖,上半断面超前2.53.0m,配备小型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1) 先行侧壁导坑开挖上台阶开挖作业高度为一般控制1.52.0m,使用34台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弱爆破,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或按照设计钢架的间距确定。下台阶开挖一次到仰拱,也使用34台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弱爆破,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或按照设计钢架的间距确定。初支及时成环。2) 后行侧壁导坑开挖为了避免应力叠加,先行导坑超前22.5倍的中部厚度,一般控制在1020m。当先行导坑超前距离满足时,两侧导坑可同时开挖。后行导坑开挖、支护方式与先行导坑相同。
8、3中央部分开挖在不影响两侧壁导坑开挖时可进行中央部分开挖,中央开挖也采用微台阶法,配备小型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1) 上台阶开挖在开挖3拱部部位之前,必须先施工拱部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一般采用423.5mm无缝小导管,小导管外插角控制在510,并注1:1水泥浆。上部台阶高一般控制在2.53m,预留核心土,根据地质情况采用35台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弱爆破,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或按照设计钢架的间距确定。开挖后及时初喷混凝土,安装钢筋网片,然后安装钢支撑,钢支撑相互采用纵向钢筋焊接,钢架脚趾处设置锁脚锚杆或者锚管,钢支撑脚板必须与两侧导坑钢架连接牢固。复喷喷混凝土,及时封闭成
9、环。2) 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开挖一次到仰拱,根据地质情况也使用46台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弱爆破,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或按照设计钢架的间距确定。开挖后及时初喷掌子面混凝土,安装仰拱钢支撑,然后安装钢筋网片,钢支撑相互采用纵向钢筋焊接,钢架脚趾处设置锁脚锚杆或者锚管,钢支撑脚板必须与两侧导坑钢架连接牢固。复喷混凝土,及时封闭成环。3)监控量测及时收集及整理分析拱顶和边墙围岩监控量测数据,量测数据在允许围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壁墙拆除根据施工进度及施工需要,为确保二次衬砌能够及时跟进,行车隧道初期支护的临时支撑需要拆除,但是,为了施工和隧道结构安全,临时支撑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方
10、能进行拆除作业。1) 拆除条件 支护拆除前必须保证拆除段的临时支护已经封闭完成,且结构符合规和设计要求。 拆除的判定标准规定如下:支护拆除前该拆除段沉降和收敛量测结果都满足稳定条件,沉降收敛达到稳定的标准为收敛不超过0.2mm/d。拱顶下沉量控制在7d时间的增量2mm;净空位移量控制在7d间的增量4mm。 拆除临时支护作业点离最近的中部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得小于50m,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进行二次衬砌支护。2) 拆除顺序在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后必须及时施作仰拱。拆除时采用破碎锤破除喷射混凝土,用氧炔焰割除连接,局部采用风镐破碎。临时支护拆除时一次性拆除长度以不大于5m为宜。拆除顺序为:破除先行导坑壁墙
11、混凝土割除先行导坑壁墙工字钢破除后行壁墙混凝土割除后行导坑壁墙工字钢。5仰拱,施工仰拱初支。每循环开挖23m,一次安装46榀型钢,仰拱钢支撑和墙下部钢支撑通过焊接牢固,仰拱施工期间采用栈桥保持通行。6.2.3 监控量测主要施工监测项目见表1表1 监控量测项目表序号量测项目量测方法和仪器测点布置测量频率测量精度2水平收敛量测收敛计、反射膜片配合全站仪每1030m一个断面,上下2条基线4个点5mm(01B)2次/d;15(12B)1次/d;0.51 (12B)1次/23d;0.20.5 (25B)1次/3d;0.2 (5B)1次/7d。0.1mm3拱顶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每1030m
12、一个断面,1个点1mm注:B隧道开挖宽度,变形速速7 劳动力组织由于采用双侧壁导坑施工的隧道,一般地质条件很差,施工进尺短,而且采用双侧壁导坑施工,将开挖断面分割成3部分,大型机械基本用不上,因此人员配置很关键。人员安排多则浪费,安排少则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个工作面比较理想的人员配置,某单个工作面劳动力配置见表2(供参考)表2 某公路隧道单工作面作业劳动组织表(2班)序号工作项目作业容人数1开挖钻孔或风镐手14挖掘机司机2自卸车司机62初期支护型钢加工4钢筋网片加工2钢架安装8喷射混凝土12混凝土搅拌运输罐车司机43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搅拌机司机2装载机司机2机械修理工14测量技术员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侧壁 导坑 施工工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