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ppt
《七年级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1.法律的特征与作用2.违法行为的分类3.犯罪行为的特征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5.怎样预防违法犯罪6.对青少年进行四种保护的内容及要求7.青少年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感受法律的尊严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由_制定或认可。(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_。(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我国法律的本质:_的体现。,国家,强制性,人民意志和利益,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1)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_,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突出表现: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2)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
2、们生活的“卫士”。_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治理,4法律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1)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2)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3)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5什么是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6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比较内容,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刑法,刑事制裁(刑罚处罚),违宪行为 宪法 违宪制裁,7.什么是犯罪
3、?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8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1)_最本质特征。(2)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3)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9什么是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_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严重危害性,人民法院,10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1)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_、_、死刑。(2)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_、没收财产。,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思考感悟】居住在大连湾的16周岁少年胡可为抢到一点小钱,伙同他人堵、抢小学生多次。抢劫时,胡可不但打人打得上瘾,甚至还用凶器恶意伤人。虽然是
4、未成年人,2012年3月,胡可仍被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盗窃罪三罪并罚,判处重刑。,这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就要受到刑罚处罚。此观点对吗?提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儿童犯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11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树立_,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要从_做起,预防违法犯罪。(4)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
5、防微杜渐,避免沾染_,防患于未然。,法律意识,小事,不良习气,【误区判断】1.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也一定是犯罪行为。()提示:违法和犯罪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二者之间又有明确的界限,违法行为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2高中生张译沉迷网游,为了支付上网费用,竟多次抢夺他人钱财。2012年2月9日晚,他被公安干警抓获。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以抢夺罪将张译依法批准逮捕。这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提示: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自
6、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法律护我成长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未满_的公民。2国家为什么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代表着_、_,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_。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部法律: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8周岁,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自我保护能力,未成年人保护法,(1)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2)涉及内容: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要
7、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1)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2)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4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主要内容(要求)是什么?,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5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_。6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有哪些?(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_。(2)诉讼手段,也称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_的一
8、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7诉讼分为哪几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民告官)。,常用的有效手段,打官司,最有效,法律,8公民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2)当_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加以维护。(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_。,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义不容辞的责任,9青少年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1)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_。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力求在_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2)设法稳住歹徒,记
9、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机智,保护自己,1.法律、道德、纪律的区别与违法犯罪(1)社会道德、中学生守则、法律三者的区别。,自然形成 普遍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中学生守则,教育行政部门 在校学生 教育行政力量,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 全体社会成员 国家强制力,社会道德,(2)道德水平高低、法制观念强弱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3)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典例1】(2011吉林中考)根据所学的有关规则的知识,按要求完成表格。,【思路点津】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行为规范的辨别能力,要求学生理解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
10、的异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需要我们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规矩包括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等。道德,是约定俗成的,它主要靠舆论、习惯和信念来发挥作用;纪律、规章制度,是一个单位或团体根据需要制定出的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解答时,要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答案:,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同点,危害性 较小 严重,触犯法律 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 刑法,处罚 民事或行政制裁(较轻)刑罚(严厉),联系,不良行为和
11、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行为,【典例2】(2012广东中考)中学生李某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起初偷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和家长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悔改,与社会青年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与社会上的“哥们儿”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违法一定会发展成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A B C D,【思路点津】,答案:B。,命题立意,背景分析,得出答案,本题选取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李某从偷同学的钱包发
12、展到持刀抢劫,说明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会发展成为犯罪行为。由此启示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分析可知,说法错误,正确,【变式备选】(2011厦门中考)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而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又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违法应该包括犯罪,故选D。,1.(2012常德中考)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把“醉驾入刑”纳入其中,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1年5月9日晚,著名音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单元 知法 守法 用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