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逆变电源的设计.docx
《基于DPS逆变电源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PS逆变电源的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DSP的逆变电源设计摘 要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换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入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逆变电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产业技术,它横跨电力、电子、微处理器及自动控制等多学科领域,是目前电力电子产业和科研的热点之一。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电力、铁路交通、邮电通信等诸多领域。逆变电源的发展是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器件的发展带动着逆变电源的发展。目前逆变电源的核心部分就是逆变器和其控制部分,虽然在控制方法上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其控制方法实现起来还是有所困难。因此,对逆变电源的控制和逆变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逆变技
2、术目前已朝着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专用的DSP的出现,更是为研究和设计新型的逆变电源提供了更方便、更灵活、功能更强大的技术平台。本文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新近推出的一种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逆变电源中的核心控制部分进行研究。以实现所研制的逆变装置能输出标准的正弦交流电。本文主要分析了变频电源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难点,指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详细讨论了逆变器的SPWM调制法工作原理,介绍了数字实现时对称规则采样法和不对称规则采样法的特点。通过分析SPWM波形产生规律和特点,选择了以不对称规则采样法为基础实现的单极性SPWM控制,并且具体介
3、绍了DSP实现SPWM。文中设计出了整个逆变电源的硬件结构,其主要核心部分是IPM和DSP控制部分。这两部分的结合使得该电源结构简单、性能优良。并且针对DSP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软件设计,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流程图。关键词:逆变电源,SPWM,TMS320LF2407A,IPMDesign on Digital Inverter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AbstractInverter is a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used for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which obtained fro
4、m AC or DC input voltage constant frequency AC output. Inverter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conten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it stretches electricity, electronics, microprocessors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automatic control. Power inverter is widely used in aviation, marine, electric po
5、wer, railway transport,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d many other fields.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verter and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vic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verter development. Currently inverter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inverter and its control
6、 part,but its control method to achieve it is still somewhat difficult.As inverter technology has been moving all-digital, intelligent, network oriented direction. As a dedicated DSP appearance, but also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new power inverter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more flexible, more po
7、werful technology platform. In this paper, Texas Instruments(TI)recently introduced a TMS320LF2407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s the core power inverter control part of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status, trends and the presence of difficulties, that th
8、e thesis content and meaning. SPWM waveform generated by analyzing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esigned the entire inverter hardware structure, the main core of the IPM and DSP control section. And the DSP control system for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oftware design, gives the correspond
9、ing software flow chart.Key words:inverter, spwm, tms320lf2407a, ipm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引言11.2 逆变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2.1 逆变器的现状11.2.2 逆变器的发展趋势2第2章 逆变系统基本结构及控制策略42.1 现代逆变系统基本结构42.2 SPWM控制技术及其原理42.2.1 逆变系统的原理42.2.2 SPWM控制基础62.2.3 PWM波形的基本原理72.3 SPWM采样方法对比分析82.4 SPWM控制方式分析122.4.1 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122.4.2 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122.4.
10、3 单极性和双极性调制比较132.5 使用DSP实现SPWM波142.5.1 DSP的事件(EV)管理器模块介绍142.5.2 DSP中断及中断向量182.5.3 DSP控制三相SPWM波形产生原理分析18第3章 基于DSP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研究213.1 三相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的比较分析213.2 基于DSP系统的逆变电源硬件结构设计213.2.1 硬件结构图213.2.2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223.2.3 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233.3 智能功率模块IPM的设计243.3.1 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介绍243.3.2 IPM模块的选择253.3.3 DSP与IPM的连接电路263.4 DSP控
11、制电路的设计273.4.1 DSP芯片的特点与选取273.4.2 以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控制电路设计273.4.3 电源电路的设计293.5 硬件系统的优化设计30第4章 逆变电源的软件设计314.1 DSP系统软件设计314.1.1 系统主程序设计314.1.2 初始化模块324.1.3 利用查表法生产SPWM波324.1.4 故障中断处理程序的设计334.2 初始化程序设计344.3 软件系统的优化设计34结 论36参考文献37致 谢38IV第1章 绪论1.1引言逆变电源技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了现代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应用、功率变换、
12、模拟数字电子技术、PWM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的实用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早期的逆变电源,只需要其输出不断电,稳压、稳频即可。然而,今天的逆变电源除这些要求外,还必须环保无污染,即绿色环保逆变电源。高性能的逆变电源必须满足:高输入功率因数,低输出阻抗;快速的暂态响应,稳态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完善的网络功能;智能化;低的电磁干扰。显然这些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字化控制技术。传统的逆变电源采用模拟电路控制,但模拟控制存在许多固有的缺点:(1)因采用大量分散元件和电路板导致硬件成本偏高,系统可靠性下降;(2)由于人工调试器件的存在,导致生产效
13、率降低及控制系统一致性差;(3)器件老化及热漂移问题存在导致逆变电源输出性能下降,甚至导致输出失败;(4)产品升级换代困难,每一个新型逆变电源都要求重新设计、制造控制系统;(5)模拟控制的逆变电源监控功能有限,一旦出现故障,要想恢复正常,技术人员必须亲赴现场。但是由于微处理器的速度问题,逆变电源的控制仍然采用模拟电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随着高性能的DSP控制器的出现,逆变电源的全数字控制成为现实。DSP能够实时地读取逆变电源的输出,并实时地计算出PWM输出值,使得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应用于逆变电源的控制成为可能。可对于逆变电源大量非线性电子负载动态变化产生的谐波,进行动态
14、的补偿从而使得输出谐波达到可接受的水平。1.2逆变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2.1逆变器的现状电源系统是现代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电气设备控制性能要求的提高,逆变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电源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对于逆变电源以上的要求,DSP的出现加快了该趋势的发展。由于DSP使得芯片功能得到大大的加强,它特点在于采用并行体系的哈佛结构,增强了数据吞吐能力;流水线减少了指令执行时间;专用硬件乘法器;特殊DSP指令;快速的指令执行周期,最快的已经达到20ns以下,为通常微处理器芯片数据处
15、理速度的十倍以上。采用DSP控制的逆变电源系统主要有以下的优点:(1)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和智能控制策略,使得逆变器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性能更加完善;(2)控制灵活、系统升级方便,甚至可以在线修改控制算法,而不必对硬件电路做改动,这给逆变器系统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即系统升级更新换代所需的周期短,成本低,而且维护起来也很方便;(3)减少控制元件数量,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4)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易于标准化;(5)系统维护方便。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通过接口进行调试即可,而且可以通过查询历史记录来进行修复;(6)系统一致性好,成本低,生产制造方便;(7)易于组成并联运行系统。1.2.2逆变器
16、的发展趋势影响逆变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PWM软开关技术逆变器的脉宽调制(PWM)技术早在晶闸管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在全控型器件出现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技术是用一种参考波(通常是正弦波,有时也用阶梯波或方波等)为“调制波”,而以N倍于调制波频率的正三角波或锯齿波为“载波”。由于正三角波或锯齿波的上下宽度是线性变化的波形,因此它与调制波相交时,就可以得到一组幅值相等,而宽度正比于调制波函数值的矩形脉冲序列来等效调制波。用开关量取代模拟量,并通过对逆变器开关管的通断控制,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因为当调制波为正弦波时,输出矩形脉冲序列的脉冲宽度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17、因此,这种调制技术通常又称为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随着大功率高频全控开关器件大量出现,逆变器的PWM控制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微处理器用于实现PWM控制技术后,使得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逆变器的PWM控制,大大提高了现代逆变器的性能。而且由于采用了数字电路实现PWM控制,使得逆变器的控制电路简化,稳定性提高,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已成为逆变器发展的主流。PWM软开关逆变技术是当今电力电子学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内容之一,是实现电力电子技术高频化的最佳途径,也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研究工作。它的研究对于逆变器性能的提高和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及对电力电子学
18、技术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逆变器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这里必须指出,软开关并不是没有损耗的,它只是把开关器件本身的一部分开关损耗转移到了为实现软开关而附加的谐振电路中的谐振元件上,总量上可能有所减少。软开关逆变技术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实现PWM软开关技术,也就是将软开关技术引进到PWM逆变器中,使它既能保持原来的优点,又能实现软开关工作。为此,必须把LC与开关器件组成一个谐振网络,使PWM逆变器只有在开关切换过程中才产生谐振,实现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一般工作情况下则不发生谐振,以保持PWM逆变器工作特点。(2)数字化控制技术逆变电源的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指在系统中应用了数字器件,如单
19、片机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而是指整个系统的控制都由数字器件(主要指微处理器)的计算算法和控制算法实现,极大地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这是现代逆变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数字化相适应,各种各样的逆变电源离散控制方法纷纷涌现,包括数字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无差拍控制、数字滑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有力地推动逆变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变换器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变换器开关动作对采样的严重干扰;检测的量化误差导致控制精度显著下降;开关功率变换器数字化的数学模型研究不够深入等。因此,逆变器的数字控制技术仍处于不断
20、改进完善的过程中,仍然是逆变电源领域中的关键研究内容。第2章 逆变系统基本结构及控制策略2.1现代逆变系统基本结构逆变的直接功能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逆变系统的核心就是逆变开关电路,或者叫逆变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完成逆变的功能。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通断,需要一定的驱动脉冲,这些脉冲可以通过改变一个电压信号来调节,产生和调节脉冲的电路通常称为控制电路(或控制回路)。逆变电路中,除了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之外,还要有保护电路、辅助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等等。2.2 SPWM控制技术及其原理2.2.1逆变系统的原理本文所研究的电源是为了在输出得到稳压恒频的交流电压信号,故采用电压型逆变
21、电路。在同一直流电压输入情况下,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是半桥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二倍,故文中逆变电源逆变器部分采用全桥逆变电路。下面介绍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电路原理图见图2.1。图2.1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它共有四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把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另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各导通180,即1、4导通时关断2、3;2、3导通时,关断1、4。负载为阻感负载时,其输出波形如图2.2所示。图中VD1,V1,VD2,V2相继导通的区间,分别对应与图中的VD1和VD4,V1和V4,VD2和VD3,V2和V3相继导通的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功率管的驱动信号虽
22、然为180互补驱动模式,但是功率管的实际导通角则与负载电流-电压相位角有关。当负载为纯阻性负载即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电压相位角为零时,在电压正半周功率管VT1、VT4导通,而在电压负半周功率管VT3、VT2导通,即逆变器中的续流二极管不工作;而当负载电流、电压相位角不为零时,在电流正半周功率管由两种导通组合,即电压正半周时VT1、VT4导通或电压负半周时VT3、VT2导通,在电流负半周功率管也相应由两种导通组合,即电压负半周时VT3、VT2导通或电压正半周时VT1、VT4导通,显然当负载电流、电压相位角不为零时续流二极管工作,以缓冲负载与逆变器直流侧电容间的无功能量交换。图2.2 电压型全桥逆变
23、电路输出波形对其电压波形进行定量分析,把幅值为Ud的矩形波U0展开成傅立叶级数得:u0=n=1,3,54Udsinnt (式2.1)其中基波的幅值U01m和基波有效值U1分别为u01m=4Ud=1.27Ud (式2.2)U1=22Ud=0.9Ud (式2.3)于是由逆变原理可知,如果控制IGBT的开通与关断的频率,那么输出电压的频率和IGBT的开关频率便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控制IGBT的开通与关断的占空比,那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也和IGBT的开关占空比便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产生精确控制IGBT开关驱动信号SPWM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2.2.2 SPWM控制基础在分析SPWM之前,必须要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DPS 电源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