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docx
《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G4 单位代码: 112 密 级: 一般 学 号: 112041101402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论杜威教育思想 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 专 业: 教育学 (学前教育方向) 姓 名: 袁 秀 钰 指导教师: 王 娇 艳 职 称: 讲 师 答辩日期: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延安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 作者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延安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攻读学士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延安大学,学生公开发表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2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1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摘 要: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
3、、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杜威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儿童为中心,他提出“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方面的内容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教育理念不仅为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影响了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大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反思和改变,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革新和转变。关键词: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Theory of Deweys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b
4、stract:John Dewey is a famous American educator and philosopher, psychologist and sociologist, is the founder of American pragmatism education theory. Dewey advocat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adapt to the nature of childre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ducation, child centered, He proposed educa
5、tion is growth, education is life and education is the experience of transformation. The content of these three aspects is the core of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s, h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not only for the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vides basic theory, and pointed out th
6、e direction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ffecting the educator Tao Xingzhi, Chen Heqin, Zhang Xuemen, of our country education reflection and change,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KeyWords:Education is
7、growth; Education is life; Educ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引 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打破了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旧格局,迎来了新的教育革命。他创立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幼儿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一、杜威教育思想的概述 (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原载学校杂志1897年1月号,第77页
8、。”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预备,呈现的是现实的生活。教育教材要立足于儿童现有的生活,通过儿童对周围社会环境的感知,对环境中情境和各种要求、规则的认识,不断的学习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技能。而学校作为一种教育的组织,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而来,缩小到一个小的雏形,即学校即社会。学校的课程不应该着眼于与生活无关某一的科目,如拼音,算数等而应该来源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社会生活是儿童最好的教材,儿童参与到活动中去,在集体生活中去实践,教师在儿童的具体活动中加以引导,观察儿童兴趣的所在,理解儿童的生活即他想要做什么。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生活内容,从而更好的知道什么样的教材是儿童最需要最适
9、合的所在。以生活作为基础,以兴趣作为方法对儿童加以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中他认为生长即发展,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道德和智力的发展。一切教育几乎在儿童出生时就开始了,生长不是偶然的结果,生长的能力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先让儿童表现自己的冲动,然后通过对冲动提出改进的建议,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就是保存儿童的天性,儿童有自己想象创造的空间。举个例子:如果看到孩子把叶子涂成五颜六色而要求孩子改正的话就完全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没有为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最后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天性, 在保
10、护、尊重和顺应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儿童的智力和道德。(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说:“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儿童主动对一个事物采取行动。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他回来对我们产生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经验这两个方面的连接,可以测定经验的效果和价值 克雷明编杜威论教育1959年,第1920页。”可见,单纯的活动,并不能是儿童获得经验的增长,在儿童大胆尝试与承受结果之后,还要对经验的不断反省,从而把对
11、的与错的经验区分开来,不断的尝试与反省就是对以往经验的不断改造提升。二、杜威教育思想对国外幼儿教育模式及教育者的影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习惯、道德及观念的不断变化,推动了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的不断发展,进化论的提出也为杜威思想产生提供理论的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改造了美国的旧教育,建立了美国新教育,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并对当时的苏联、土耳其、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杜威开创的新的教育模式,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1)教育与社会的脱
12、离;(2)教育与儿童的脱离;(3)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的“儿童中心论”。学校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集体活动教学为教学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教方法带领儿童学习。鼓励儿童进行积极的探索,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教育中,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专断教学,从做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探索的过程中学,老师从做中教,把学校所学与生活通过实践结合(一)杜威思想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影响1.教育观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瑞吉欧学校的教育理念直接来自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13、。 (1)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瑞吉欧教育者认为,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创造和谐的环境可以使幼儿、家长、老师都感到轻松愉悦。这点来源于杜威提出的在“教育环境中教学”。比如:授课老师在为孩子们讲烹饪和纺织时,都应该在活动开始之前,为孩子们准备好适合儿童操作的烹饪和纺织工具。通过儿童的实际操作,同伴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来获得新经验。(2)在教学方法上,瑞吉欧和杜威都反对“填鸭式教学模式”,都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就是给儿童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儿童在情境中与人、事、物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瑞吉欧和杜威都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14、,让儿童在活动中主动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经验。2.儿童观 瑞吉欧的儿童观中处处渗透着杜威的思想,杜威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必须尊重儿童,其次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习惯都要以儿童原始本能为基础,儿童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儿童本能的不断发展。在瑞吉欧的儿童观中:(1)儿童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份子,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说明瑞吉欧课程在促进儿童发展的同时,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把儿童当做是完整且独立的个体。(2)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已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杜威认为这种知识和经验是儿童本能的冲动。(3)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并非只有单纯的
15、需求,他们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具有可塑性。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意,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杜威认为儿童身上潜藏着四种本能即:语言和社交本能、制作的本能、研究和探索的本能、艺术的本能。这四种本能则是儿童兴趣的体现,他们喜欢玩积木,用积木搭造建筑物。他们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4岁左右的孩子,总喜欢问老师和家长“为什么”,这时候他们充满了探索欲,喜欢动手操作事物。(4)儿童是坚强的,他们有能力扮演好自我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儿童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和互动,发现自身
16、与别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5)儿童有天生的艺术潜能,看问题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也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或者借助周围其他媒介来表达自己对复杂世界的理解。杜威提出“艺术即经验”,他认为艺术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儿童的经验“圆满”时变成了“艺术”。在艺术方面两者都把生活作为艺术的源泉,儿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认识、探寻的基础上产生了“审美”,从而产生了艺术。3.课程目标 瑞吉欧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是儿童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长,都把儿童主动性、创造性被视为愉快、幸福、健康的前提与核心。杜威认为学习的本身就是儿童积极主动进行建构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探索
17、和完成,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作为衡量儿童学习的效果。然而瑞吉欧把杜威思想又加以扩充,提出了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目标即: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 4.课程内容 瑞吉欧教育没有明确规定课程的内容,更没有固定的教材或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其课程内容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儿童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儿童的常规活动都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他们都认为儿童学习的动机是儿童的兴趣,杜威提出儿童的兴趣产生于儿童对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好奇,他们在游戏中模仿现有的生活,进行烹饪、洗碟子、掸灰尘等,在
18、这一系列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新的课题进行探索。5.教学方法瑞吉欧人认为在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这两者之间,我们更应尊重儿童的“学”,所以瑞吉欧人一生是“以学定教“的,教师要根据幼儿掌握的实际情况来反省自身的教学方式。而在课程活动的设置中,要以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组织幼儿展开学习,主题进行的空间与时间由幼儿自己决定。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才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才是活动开展的基础。瑞吉欧认为,教学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是幼儿的学习,它往往为教师补充教育的资源、提供多元的选择及做出建设性的想法提供支持与来源。正如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办人马拉古奇所说的:“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
19、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够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杜威提出,儿童的成长过程不光是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还需要要儿童和老师之间的合做。在儿童的探索过程活动中,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地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教师不能过多的介入,正如瑞吉欧人所讲的“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二)杜威思想对华德福教育的影响华德福教育体系中,也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华德福更加重视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真善美的追求,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1.课程目标华德福教育注重对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
20、发展,重视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点同杜威的教育目标相同。同时,华德福强调在对儿童心灵滋养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华德福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敏感的情绪情感、较强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智力的发展。然而杜威提出儿童有四种潜能,这四种潜能是儿童所具有的本能和冲动。在华德福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唤醒和激发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允许儿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个性。为了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华德福教育在对课程设置中使用的材料、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除了使用天然材料的玩具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玩具,叫做“未完成的玩具”。这些玩具外形非常简单,例
21、如娃娃只有个别的感官,没有表情,也不做太多的装饰;拟人化手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仅避免了讲授过程的单一、简单和老师的说教,而且赋予教学内容以生命,注入情感,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情感和寓意,激发出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同时华德福教育尤其重视对儿童艺术潜能的发展,即儿童的艺术教育。华德福教育者黄晓星认为,通过良好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心灵深处的活动 华德福在中国:迈向个性的教育黄晓星著。2.课程内容华德福教育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命意义,反对将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符合杜威思想中“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教育就是在生活中让儿童不断得到发展,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对周围生活的感知。华德福教育强调,儿童
22、的教育就应该促进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上与自然融合,协调,所以儿童所用的材料应该是自然的,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成人应该教育儿童关心自然,关怀自然。华德福教育学校中反对幼儿玩积木,认为孩子的天性中没有从零部件创造出整体的能力和倾向。华德福教育重视当前教育对儿童终生的意义,把儿童放在一个人整个人生的阶段去认识和对待。而杜威把儿童划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48岁,这个阶段儿童忙于说话和做事,而很少的理性思考:第二个阶段是810重点在读、写、算、操作等能力的发展:第三个阶段则是1013岁,儿童获得技能,并用于操作的阶段。对于36岁的儿童,存在于第一个阶段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直而形象,很少理性思考。史代纳
23、说:要站在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看,要以儿童整个人生来判断教师自己该做什么鲁道夫:童年的王国.潘定凯译.深圳报业出版社,2005-05-05。儿童在7岁之前不学习数学、算数以及书写。因为在大脑没有成熟时不能有效的利用这些思维功能。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呵护,尤其是对儿童的感官呵护更要小心谨慎,在对声、光、色的使用中都要采用柔和的方式,以免对儿童感官身体造成伤害。3.课程的组织史代纳强调,教育不是为社会预备儿童,即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两者都否定了生活预备说。而是要按照儿童的本性发展,促进儿童在身体、情感、意志和心灵的发展。其中,意志的发展在于运动;心灵的发展在于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威 教育 思想 当前 幼儿教育 影响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