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讲义.ppt
《无线局域网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局域网讲义.ppt(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安全,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无线局域网的优点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第 2 页,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无线网络,也就是利用无线电波而非线缆来实现与计算机设备位置无关的网络数据传送的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是无线网络领域的一种重要的分支从广义上讲,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第 3 页,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1985年,FCC开放了ISM频段而把无线局域网向着商业化发展1996
2、年,中国开放了2.4GHz的ISM频段2002年,中国开放了5.8GHz的ISM频段,第 4 页,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1997年6月26日,IEEE802.11标准制定完成1999年,IEEE802.11工作组又批准了802.11的两个分支:802.11a和802.11b历经十几年的发展,802.11家族已经从最初的802.11发展到了目前802.11a、802.11b、802.11i等,第 5 页,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的优点:移动性低成本用于物理布线困难的地方缩短布线时间长期费用节省高可靠性工作效率,第 6 页,无线局域网络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点对点无
3、线数据传输室内无线局域网络无线网络与普通网络对接建筑物网络连接,远距离无线桥接灾难性恢复及临时性连接,第 7 页,无线局域网络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企业应用交通运输零售行业医疗行业教育行业,第 8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无线局域网在电信运营商的应用:2001年,中国网通开通“无限伴侣”服务中国电信“天翼通”服务中国移动“随e行”服务中国联通“CDMA2000-1X+WLAN”服务,第 9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无线局域网在电信运营商的应用:技术要求:对多种认证方式的支持对多种用户终端的接入方式的支持一键上网,自动切换基于接入点(AP)的用户隔离对热点地区的多种计费方式提供支
4、持功能导入业务控制机制支持用户的漫游安全的数据业务接入,第 10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无线局域网与移动蜂窝网络的融合:无线局域网价格低廉、组网灵活、支持高速无线数据接入移动蜂窝覆盖范围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的两大支柱WLAN与移动蜂窝网络的融合将为用户提供更快捷,更灵活的移动数据业务,第 11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GPRS/UMTS+WLAN业务:,第 12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WLAN与3G的融合:,第 13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GSM、UMTS与WLAN的对比:,第 14 页,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和应用,CDMA2000-1X+WLAN业务:,第
5、15 页,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安全,第 17 页,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无线局域网的协议WLAN体系结构MAC协议,第 18 页,WLAN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体系结构:OSI的物理层OSI的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层),高层,LLC,MAC,物理层,高层,LLC,MAC,物理层,链路层,链路层,介质,第 19 页,WLAN的体系结构,IEEE802协议体系:,802.2,802.10,802.3,4,5,6,9,10,11,12,14,15,16,17,802.1,LLC,MACPHY,802.7 Broad Band
6、,802.8 Fiber Optic,第 20 页,WLAN的体系结构,WLAN参考体系结构:MAC层物理层,IEEE 802.2,IEEE 802.10,MAC,DSSS,红外线,FHSS,802.11,第 21 页,WLAN的体系结构,WLAN协议体系:IEEE802.11a:扩充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规定使用5GHz频带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传输速率范围为654MbpsIEEE802.11b:是IEEE802.11 标准物理层的另一个扩充,规定采用2.4GHz ISM 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编码键控(CCK)IEEE802.11c: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强MAC层,以实现802.
7、11标准的网桥操作IEEE802.11d:802.11b使用其它频率的版本,以适应一些不能使用2.4GHz 频段的国家,第 22 页,WLAN的体系结构,WLAN协议体系:IEEE802.11e:增强了WLAN的QoS功能IEEE802.11f:接入点内部协议(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该标准目的是改善802.11协议的切换机制,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交换分区间(无线信道)或者在接入设备间漫游IEEE802.11g:第三个物理层传输标准,运行于2.4GHz,使用了OFDM技术,最高传输速率54MbpsIEEE802.11h:增强5GHz波段的802.11 MAC规范
8、及802.11a高速物理层规范,第 23 页,WLAN的体系结构,WLAN协议体系:IEEE802.11i:增强了WLAN的安全和鉴别机制,主要是克服802.11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IEEE802.11j:使802.11a和HiperLAN2网络能够互通IEEE802.11n:新的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第 24 页,无线局域网的协议,WLAN的LLC协议:LLC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未确认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确认无连接服务,第 25 页,无线局域网的协议,MAC协议:MAC协议的分类典型的MAC协议: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WLAN的CSMA/CA协议,第 26 页,MA
9、C协议,MAC协议的分类:固定分配类MAC协议随机竞争类MAC协议按需分配类MAC协议,第 27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ALOHA协议:ALOHA一种最简单的随机竞争类多址接入协议ALOHA协议的工作机制:当任一站有帧进入要求发送时,该站不管信道是否忙碌,立即将该帧送入信道发送出去,收到对方认可后认为发送成功发送站检测出自己发送的帧与其它站发出的帧碰撞后,则发送站独立地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把该帧发送出去,第 28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时隙ALOHA协议:时隙ALOHA是纯ALOHA协议的改进时隙ALOHA协议的工作机制:把信道传输时间按帧长T为单位分成一个一个的时间段
10、,并把每帧的发送时刻限制在每个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 29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协议:CSMA一种最简单的随机竞争类多址接入协议每站发送前先检测信道状态,是否发送根据信道的状态来决定分为两类:非持续型CSMA持续型CSMA,第 30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协议:非持续型CSMA协议是CSMA协议的一个类型非持续型CSMA协议的工作机制:第一步:帧到达发送缓冲器,等待发送第二步:检测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帧;如信道忙碌,则选择随机时延,开始延时第三步:延时结束后,开始第二步,第 31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协议:持续型CSMA协议是
11、CSMA协议的另一个类型持续型CSMA协议的工作机制:当信道忙碌时,持续型CSMA将持续监测信道,直至信道空闲持续型CSMA协议的分类:1-持续型CSMAp-持续型CSMA,第 32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协议:1-持续型CSMA协议是持续型CSMA协议的一个类型1-持续型CSMA协议的工作机制:第一步:帧到达发送缓冲器,等待发送第二步:监测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帧,然后返回第一步;如果信道忙碌,则重新开始第二步,第 33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协议:p-持续型CSMA协议是持续型CSMA协议的另一个类型p-持续型CSMA协议的工作机制:第一步:帧到
12、达发送缓冲器,等待发送第二步:监测信道,如果信道忙碌,则重新开始第二步;如果信道空闲,在0,1区间内选择一个随机数,若p,则发送帧,然后返回第一步;否则暂停监测信道,并开始延时第三步:延时结束后,转至第二步,第 34 页,MAC协议,典型的MAC协议-CSMA/CD协议:1持续型CSMA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碰撞检测功能CSMA/CD协议的工作机制:发送帧时,仍持续监测信道,一旦发现信道上发生了碰撞,则立即中止该帧的发送帧发送结束后,再持续2的时间继续检监测信道,如监测不到碰撞,可确认该帧已发送成功,第 35 页,WLAN的MAC协议,WLAN的MAC协议:CSMA/CA协议RTS/CTS信包重整
13、,第 36 页,WLAN的MAC协议,探询脉冲CSMA/CA协议:,接入延迟,竞争窗口,下一帧,DIFS,第 37 页,WLAN的MAC协议,RTS/CTS:用于解决无线局域网中的隐藏终端问题RTS(请求发送)CTS(清除发送),第 38 页,WLAN的MAC协议,RTS/CTS:站点发送RTS到接入点接入点收到RTS后,发送CTS站点发送数据到接入点接入点正确接收信息后,返回ACK到站点,第 39 页,WLAN的MAC协议,信包重整:信包越大,传输错误需要重传的耗费越大考虑到需要完成快速的包重发,无线网络应该比有线网络传送更小的包,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小包的缺点是当包中的数据位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
14、,对于发送同样的信息,大量的小包比发送几个大包需要更大的代价,第 40 页,WLAN的MAC协议,信包重整:把较大的数据分组分段为多个较小片段每个片段都使用一个ACK消息来进行确认每个片段和ACK消息之间都有一个SIFS增加数据传递的可靠性,片段2,SIFS,ACK0,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安全,第 42 页,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标准IEEE802.11b标准IEEE802.11a标准IEEE802.11g标准IEEE802.11n标准,第 43 页,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标准IEEE802.11逻辑结构
15、IEEE802.11拓扑结构IEEE802.11服务IEEE802.11空中接口物理层MAC子层MAC管理子层,第 44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逻辑结构:,802.2802.11 MAC,FHSS DSSS IR,FHSS:跳频扩展频谱DSSS:直接序列扩展频谱IR:红外线,第 45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拓扑结构:自组网(Ad Hoc network)无线网络中没有接入点(AP),第 46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拓扑结构:IBSS:(Independent Base Service Set,独立基本服务集)没
16、有连到有线网络的BSS,第 47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拓扑结构:BSS:(Base Service Set)一个或者多个工作站(STA)唯一接入点(AP),STA-a1 STA-b1STA-a2 STA-b2,AP-a,AP-b,STA-b3STA-b4,信道(频率范围)#1BSS1,信道(频率范围)#3BSS2,第 48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拓扑结构:ESS(Extended Service Set)由DS(分布式系统)和多个BSS组成的分布结构工作站可在多个BSS中漫游,工作站从一个BSS移动到另外一个BSS(在同一个ESS中)的
17、过程对LLC是透明的,STA-1 STA-1 STA-1,AP-a,AP-b,信道(频率范围)#1 BSS1,信道(频率范围)#3 BSS2,DS,第 49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服务:站点服务(Station Service)认证不认证加密,第 50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服务:分布式系统服务关联分离分布集成重关联,第 51 页,IEEE802.11标准,IEEE802.11空中接口:工作频段:2.4GHz ISM频段双工方式:时分双工(TDD)多址方式:CSMA/CA带宽:直接序列扩频(DSSS):22MHz跳频扩频(FHSS):1M
18、Hz,第 52 页,IEEE802.11标准,物理层:物理层管理(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物理层汇聚子层(PHY convergence procedure,PLCP)物理介质依赖(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层,PMD子层,MAC层,PLCP子层,物理层,第 53 页,IEEE802.11物理层,物理层功能:载波侦听发送接收,第 54 页,IEEE802.11物理层,物理层功能-载波侦听:通过PMD子层检查介质状态来完成探测信号是否到来信道评价,第 55 页,IEEE802.11物理层,物理层功能-发送:PLCP子层接收到MAC层
19、的发送请求后将PMD转换到传输模式PMD在20微秒内发射帧的前同步码以1Mbps的速率发送前同步码和适配头适配头的发送结束后,发送器将数据率转换到适配头确定的速率发送全部完成后,PLCP向MAC层发送确认一个MPDU传送结束关闭发送器,并将PMD电路转换到接收模式,第 56 页,IEEE802.11物理层,物理层功能接收:载波侦听检测到介质繁忙接收到合法的同步码和适配头通知MAC层设置字节计数器,第 57 页,IEEE802.11物理层,跳频扩频物理层:跳频扩频PLCP子层,第 58 页,IEEE802.11物理层,跳频扩频物理层:跳频扩频PMD子层跳频功能。总信道数为78个,每个信道的带宽1
20、MHz,最小跳距6MHz,最小跳频速率为2.5跳/秒GFSK调制(1Mbps)和4GFSK调制(2Mbps),第 59 页,IEEE802.11物理层,跳频扩频物理层:跳频组和跳频序列,0 1 2 3 4 5 72 73 74 75 76 77,GHz,组1,组3,组2,第 60 页,IEEE802.11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DSSS)PLCP子层,第 61 页,IEEE802.11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DSSS)PMD子层采用11位Barker码扩频,扩频码为:+1,-1,+1,+1,-1,+1,+1,+1,-1,-1,-1最小处理增益:11,第 62
21、 页,IEEE802.11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1Mbps速率时采用DBPSK调制,输入bit,相位改变,0,0,1,p,1 Mb/s DBPSK 编码表,第 63 页,IEEE802.11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2Mbps速率时采用DQPSK调制,输入(d0,d1),d0 是第一位,相位改变,00,0,01,p,/2,11,p,10,3,p,/2(,-p,/2),2 Mb/s DQPSK 编码表,第 64 页,IEEE802.11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2.4GHz频段的14个信道带宽:22MHz信道间隔:5MHz,第 65 页,IEEE802.11物理层,红外线物理层:红外线
22、PLCP子层,第 66 页,IEEE802.11物理层,红外线物理层:红外线PMD子层采用DF/IR方式工作波长:850-950nm最大发射功率为2W,平均值为150mW或250mW,第 67 页,IEEE802.11物理层,红外线物理层:1Mbps速率采用16PPM调制,第 68 页,IEEE802.11物理层,红外线物理层:2Mbps速率采用4PPM调制,第 69 页,IEEE802.11标准,MAC层:三种访问机制分布式协调功能(DCF)RTS/CTS机制点协调功能(PCF),第 70 页,IEEE802.11MAC层,载波侦听机制:MAC控制机制利用帧中持续时间字段的保留信息实现虚拟监
23、测协议由网络分配矢量(NAV)来实现MAC层根据物理信道评估和NAV的内容确定信道的状态,只有当两个都确定目前信道空闲时,才能发送数据,第 71 页,IEEE802.11MAC层,退避过程:,CWmin,CWmax,7,15,31,63,127,127,初次尝试,第二次尝试,第三次尝试,第四次尝试,第五次尝试,第六次尝试,每次当站试图再次发送相同内容而又发现介质还是处于占用的情况时,退避规程就双倍延长规避时间。一般而言,对一个帧进行2到3次发送尝试而不成功后,就会丢弃这个帧。,第 72 页,IEEE802.11MAC层,差错控制机制:是IEEE802.11独有的,以太网MAC层不具备采用自动反
24、馈重发(ARQ),第 73 页,IEEE802.11MAC层,帧间间隔:Short帧间隔(SIFS),下列的帧使用SIFS:ACK(应答)帧CTS(清除发送)帧分段的第二个或猝发的介质数据单元(MSDU)PCF帧间隔(PIFS)DCF帧间隔(DIFS)扩展帧间隔(EIFS),第 74 页,IEEE802.11 MAC层,RTS/CTS机制:解决“隐藏终端”问题需要占用网络资源而增加了额外的网络负担,RTS,CTS,帧0,ACK0,帧1,ACK1,源,目的,SIFS,RTS/CTS开销Overhead=RTS+CTS+2SIFS,第 75 页,IEEE802.11 MAC层,点协调功能(PC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局域网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9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