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移动IP的路由优化技术.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移动IP的路由优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移动IP的路由优化技术.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移动IP 的路由优化技术学员单位:三系D5队 学员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年月:2010年5月 摘要: 移动IP 是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全球IP 移动性的解决方案,但是“三角路”一直是移动IP 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首先针对现有“三角路由”问题的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接着对现有的俩种优化方案位置存储方案、信息绑定方案进行剖析推出其必然的被淘汰的结论。然后提出的四种新解决方案;移动IPv4中的路由优化、反向路由、移动IPv6及在不需要修改通信协议软件的前提下可行的新的路由优化方案,阐述了每种方案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协议的技术性能和可行性。最后对这四种方案进行比较,提出了现有协议存
2、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Abstract: Mobile IP is a simple and extensible global IP mobility solutions, but Triangular routing in mobile IP is a key problem to solve. This article first again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riangular routing the optimization schemes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existing two optimizatio
3、n schemeLocation information storage solution, binding scheme analysis its inevitable elimination. Then put forward four new solutions. The routing optimization, mobile IPv4 IPv6 move backward routing, and dont need to modify the software under the premise of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easible route o
4、ptimization solu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key technology of each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greement. For the last four schemes are compared,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greemen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关键词: 移动IP; 转交地址; 外地代理;
5、 本地代理; 路由优化Key words: mobile IP; care of address; foreign agency; home agency; route optimization1 引言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通信设施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高性能设施的优势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成功接入因特网,因此,如何保证用户在进行网际移动的同时保持IP网络的完整性、保持用户通信的连续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移动IP(Mobile IP,MIP)技术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 它能够在不间断当前通信状态的情况下无缝地漫游于Interne
6、t。移动IP 是一种在全球因特网上提供移动功能的技术,它提供了一种IP 路由机制, 使移动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移动IP 技术与特定主机路由技术以及数据链路层方案不同,前者还要解决安全性、可靠性问题,并且与传输媒介无关。本文针对移动IP 中“三角路由”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四种路由优化方案,并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研究方向。 移动IP网络中包括三个网络实体:移动主机MN(Mobile Nost)、归属代理HA(Home Agent)、和外地代理FA(Foreign Agent),MN具有俩个IP地址:一个是归属地址(Home Address),用来识别主
7、机,也是用来识别TCP连接的永久地址;另外一个是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其标识了MN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MN处于其归属网络时,移动IP运行机制与普通IP相同。当MN漫游到外地网络时,从外地代理获得转交地址,并向HA发送注册请求信息,此消息中含有MN的转交地址信息,HA更新其绑定缓存(bangding cache),使MN的归属地址和转交地址相关联。与MN通信的通信CH(Correspondent Host)发往MN的分组一MN的归属地址作为分组的目的地址,所以分组按网络前缀路由方式路由到HA,HA截获分组并将其封装、发送到MN。从MN发往CH的分组按普通的路由方式进行,此分
8、组的IP源地址设为MN的归属地址。此方向的分组路由途中如有入口过滤功能的路由器,则分组不能路由到MN。MN与CH之间的通信在MN移动时,可以不改变其IP地址而使其与网络中节点的通信保持不中断,并且主机的移动对网络层以上的协议和应用是透明的。如上所述,从CH到MN的分组需经过HA,给分组造成了不必要的延,这就是移动IP在路由中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本文介绍移动因特网中几种可以消除移动IP中的三角路由的解决方案,以及移动IP中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录.1.移动IP的工作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11.1移动IP 的工作过程11.2 标准移动IP路由及三角路由12.现有的解决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22.1 位
9、置存储方案22.2 信息绑定方案23.新路由优化方案23.1移动IPv4中的路由优化(ROMIPv4)33.2 反向路由(Reverse Routing)43.3 MIPV6方案53.3.1 一般方案53.3.2 分层移动IPv663.3.3 NEMO 和嵌套 NEMO103.4在不需要修改通信协议软件的前提下可行的新的路由优化方案143.4.1优化方案143.4.2.基于新方案的安全机制163.4.3 新方案的优势164.结论17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第 20 页2023-5-211.移动IP的工作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1.1移动IP 的工作过程移动主机在不同子网间漫游,其工作过
10、程如下: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不停地向网上发送代理广播消息,以申明自己的存在。移动主机接收到这些消息,确定自己是在本地网还是在外地网。如果移动主机发现自己仍在本地网,即收到的是家乡代理发来的消息,则不启动移动功能。如果是从外地网络返回本地网,则向家乡代理发出取消注册的功能消息,声明自己回到了本地网。当移动主机检测到它移到外地网,则获得转交地址(CoA) 。然后移动主机向家乡代理登记,表明白己已离开本地网,把所获得的转交地址通知家乡代理。登记完毕后,所有发给移动主机的数据包被家乡代理截获,经家乡代理封装后,通过隧道发到外地网络的外地代理FA 或移动主机自身。移动主机发送数据到一般的IP 主机时,按正
11、常的IP 寻址方法发送,不必通过家乡代理。1.2 标准移动IP路由及三角路由1.1节所述的工作过程有效地解决了移动主机在子网间漫游通信,但是却在路由上存在着问题。当移动主机发送数据时,不管是在本地网络还是外地网络,它都始终保留了本地网络的地址,当它发送数据包时,可以用通常的IP 协议发送。反之,当一般IP 主机给移动主机发送数据包时,首先到达移动主机的家乡代理(HA) ,HA 再根据接收到的移动主机当前的转交地址CoA(假定第1 种地址) ,将数据包发往外地网络,由外地代理最终将数据包发给移动主机,因此出现了路由的”三角问题”。最差的情况是当发送数据包的一般IP 主机靠近移动主机所在的外地网络
12、,或移动主机已经漫游到发送数据包的通信主机所在的网络时,数据包却仍要先到达移动主机的家乡代理,再由家乡代理发送到外地代理,最后到达移动主机。这种路由增大了传输延迟,对一些延迟敏感的业务如音频、视频业务等将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间过长,还浪费了网络资源,增加了网络负担。另一方面,移动主机跨越不同的网络时,等待家乡代理处理注册请求期间,先前的外部代理将接收许多发向移动主机的数据包。由于移动主机位置移动,该外地代理将丢弃这些数据包,这样将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移动IP 的路由机制进行优化。下边的图形实例更形象化的说明问题:即当MH通过从外地代理(FA:Foreign A
13、gency)处获得的临时转交地址(CoA:Care of Address)向本地代理(HA: Home Agency)成功注册后, 如图1 所示, 通信节点(CN:Corresponding Node)便可以与MH 进行通信了。由CN 发出的数据包将首先到达HA,然后由HA 对其进行IP 封装并通过隧道发往FA,当FA收到由HA 发送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最后将数据包发往MH。但是当MH向CN 发送数据包时则不需要使用隧道技术,而是采用一般路由直接将数据包发往CN。从中可以看出,移动IP 存在“三角路由”问题,即从CN 到MN 的数据包需要经过HA 的转发,由此可以看出其经过的路径不
14、是最佳路由,显然路由效率低下。 z图1 MNCH隧道InternetFA HA 移动IP原理图2.现有的解决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2.1 位置存储方案如果采用位置存储方案,则不需要HA 和FA,只需将MH的初始位置信息保存在HA 的位置存储器(LM:Location Memory)中。同时MH 把它在FA 处获得的CoA 直接通过HA 的LM进行注册。这样,如果CN 向MN 发送数据包,那么它可以直接在HA 的LM 中获得MN 的CoA,从而可以达到CN 与MN 直接通信的目的。但是实现该方案需要两个前提:(1)CN 必须具有查找LM 的功能, 而这就必须对CN 的通信软件协议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15、2)如果LM 不在本地网络,那么这就要求CN 必须首先对LM 的当前位置进行查询,显然这使得该方案的问题更为突出,实现起来更加困难。2.2 信息绑定方案信息绑定方案要求CN 必须具有一个绑定的信息表, 也就是要把MN 的CoA 和HA 进行绑定。这样CN 就可以通过隧道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MN 的CoA,而不用经过MH 的本地网络,也不用通过HA 转发。如果CN 没有MN 的相应绑定信息,那么它将按照一般路由机制首先将数据包发往HA,HA 再将收到的数据包通过隧道转发到MN 的CoA,并同时将MN 的CoA 的相关信息告知CN。CN 可以通过收到的信息对MN 的绑定信息进行保存,从而获得MN 的
16、CoA。3.新路由优化方案路由优化方案在技术上应该满足 :CH到MH方向的分组采用直接路由;用来传输数据和信令信息而产生的负荷尽量小; MN在网络中切换时产生分组丢失尽量少。除了在技术上优化,路由优化方案还应该具有可行性,在CH不应对操作系统做太大的改动,并且与上层协议包括TCP/IP可以共存。3.1移动IPv4中的路由优化(ROMIPv4)ROMIPv4中3,定义了四种类型消息用于管理移动节点的绑定信息:绑定警告消息、绑定请求消息、绑定更新消息和绑定确认消息。在ROMIPv4中,CH含有MN的绑定缓存,即根据绑定缓存 图3-1-1 通信节点(CH)s=HAd=CoAS=CHD=MH净荷 归属
17、地(HA)外地代理(FA)s=HAd=CoAS=CHD=MH净荷因特网 S=CH D=MH 净荷 移动节点 (MN)MIPV4与ROMIPV4路由示意图D-分组的目的地址,S-分组的源地址,d-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s-封装报文的源地址,CH-通信节点,HA-归属代理,FA-外地代理,CoA-转交地址知晓MN在网络拓扑中实际的位置(CoA),CH封装其发往MH的分组。根据分组后分组头部的目的地址(即CoA),路由器将分组直接发往MN而不经过HA。另外,MN在网络中从一个外地子网漫游到另外一个子网时,旧的外地代理如果具有MH的绑定缓存,也可以将收到的分组转发给MH,这样就减少了移动节点漫游时造成的
18、分组丢失,实现了软切换。另外,在传输层,MH始终采用归属地址作为通信地址,所以实现了移动的透明性。图1为MIPv4 示意图。在ROMIPv4中,每个分组经过封装后,都增加了20个字节的负荷4,消耗了更多的链路带宽;在CH和MH中对分组分别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处理,产生一定的延迟;CH时通过HA 发送绑定更新消息使其更新绑定缓存,HA一旦出现故障,整个通信就会被迫中断;用于移动性管理的信令信息都是采用控制分组(CPU)分组,增加了整个网络的负荷。另外,要实现ROMIPv4,CH必须支持移动IP,并且能够处理绑定更新消息,且具有封装功能。3.2 反向路由(Reverse Routing)反向路由协议与
19、MIPv45一样支持主机的移动性6,而且与ROMIPv4相比较,以更简单的形式实现了优化。当MH漫游到外地网络时,向CH发送注册消息(含有MH的归属地址和转换地址信息),此消息到达CH所属的子网时,被此子网的路由器截获,更新其路由表,删除注册消息。当从CH发出的以MH归属地址为目的的分组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根据针对MH的入口改变IP分组的目的地址为移动节点的转换地址,之后将分组路由到MH。实现了路由优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此功能的路由器列表中,移动节点的入口格式修改为:(目的地址,下一跳路由器,出口,转换地址),而且,“下一跳路由器”与“出口”是与“转换地址”相关联,而不再是与“目的地址”
20、相关联。图2是反向路由中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地址交换处理的示意图。图3-2-1CH 地 CHMN 净荷 址 CH CoA 净荷交 CH CoA 净荷换 图二 反向路由中的地址交换可以看出,反向路由方案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只需增加CH所属子网出口的路由器功能;处理移动节点注册消息、更新路由表和地址转换即可;对分组处理上不需要封装和解封装,减少了分组处理时间;实现了操作上的透明性。不难看出,当MH从一个网络漫游到令外一个网络时,发往MH旧的转交地址的分组无法再被MH接收,造成分组丢失,无法实现软切换。所以,此方案只适合允许少量分组丢失的应用,而且不适合MH在网络中频繁切换。3.3 MIPV6方案3.3.
21、1 一般方案IPV6 协议本身就支持移动IP 路由优化7。作为更高版本的IP协议,IPV6与IPV4的区别之一就是分组头部中减少了不经常用的域,将某些域移到扩展头部。IPV6对分组头部扩展进行了严格的定义。MIPV6的这些特点,其中与路由有关的扩展头部包括;1目的选项头部 此头部包含仅被分组的最终目的端和路由头部列出的中间目的端所检查的选项。在MIPV6中,目的选项包括:绑定更新选项、绑定确认选项、绑定请求选项以及归属地址选项。2路由头部 类似于IPV4中松/严8源路由选项和记录路由选项。在MIPV6中,路由头部列出了分组必须经由的路由器(中间目的地),以及分组到达的最终目的端。含路 由头部的
22、分组必须经由列表中的中间目的地到达最终目的地。分组在路由头部中列出中间目的地,相邻俩个中间目的地之间采用网络前缀的路由方法。分组的归属地址选项和路由头部实现了移动的透明性和路由优化。CH只需要了解归属地址选项。在从CH到MH方向上分组发送的时候,第一个分组可能会出现三角路由。CH在发送第一个分组时,如不了解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则按普通的MIPV4路由方案首先将分组发到HA,再由其 封装路由到MH。MH接收到分组时,发送绑定更新消息到封装分组的源(MH),使其更新绑定,根据此绑定,CH将转交地址作为唯一的中间目的地址,将归属地址作为最终目的地址。这样,之后的分组就可以通过利用路由头直接路由到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移动 IP 路由 优化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