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doc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总 则1.0.1 为使公路桥涵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的一般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桥涵结构构件的设计。1.0.3本规范按照国家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规定的设计原则编制。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 132和国家标准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的规定采用。1.0.4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按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1.0.5公路桥涵应进行
2、以下两类极限状态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1.0.6 公路桥涵应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及其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 1 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2 短暂状况: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或荷载)的状况。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 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如罕遇地震的状况。该状况桥涵仅作承载能力极限
3、状态设计。1.0.7 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0.7的规定。表1.0.7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 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0.55275C250.303.0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0.50300C300.153.0海水环境0.45300C350.103.0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0.40325C350.103.0注:1 有关现行规范对海水环境结构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更详细规定时,可参照
4、执行;2 表中氯离子含量系指其与水泥用量的百分率;3 当有实际工程经验时,处于类环境中结构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可比表中降低一个等级;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或按表中规定类环境提高三个等级,其他环境类别提高二个等级;5 特大桥和大桥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宜降至1.8kg/m3,当处于类、类或使用除冰盐和滨海环境时,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特大桥、大桥的含义见本规范表5.1.2注说明。1.0.8 位处类或类环境的桥梁,当耐久性确实需要时,其主要受拉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预应力钢筋、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5、1.0.9 水位变动区有抗冻要求的结构混凝土,其抗冻等级不应低于表1.0.9的规定。 表1.0.9 水位变动区混凝土抗冻等级选用标准桥梁所在地区海水环境淡水环境严重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低于-8)F350F250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在-4-8之间)F300F200微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在0-4之间)F250F150注:1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的规定;2 墩、台身混凝土应选用比表列值高一级的抗冻等级。抗冻混凝土应掺入适量引气剂,其伴合物的含气量按现行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规定的采用。1.0.10 有抗渗要求的结构混凝土
6、,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表1.0.10的规定。 表1.0.10 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选用标准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抗渗等级5 510 1115 1620 20 注:混凝土抗渗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1.0.11 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应分阶段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桥梁的使用应符合设计给定的使用条件,禁止超限车辆通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1.0.12 按本规范进行设计时,有关作用(或荷载)及其组合应符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规定;材料和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要求;结构抗
7、震设计应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术 语2.1.1 极限状态 limit states 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2.1.2 可靠度 degree of 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2.1.3 设计基准期 design reference period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用的基准时间参数。2.1.4 设计状况 design situation 结构从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中,代表一定时
8、段的一组物理条件,设计时必须做到使结构在该时段内不超越有关的极限状态。2.1.5 材料强度标准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 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该值可根据符合规定标准的材料,其强度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2.1.6 材料强度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后的值。2.1.7 作用 action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如汽车、结构自重等,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等,统称为作用。前者为直接
9、作用,也可称为荷载;后者为间接作用(不宜称为荷载)。2.1.8 作用效应 effects of actions 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称为作用效应。如由作用产生的结构或构件的轴向力、弯矩、剪力、应力、裂缝、变形等。2.1.9 作用标准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an action 作用的主要代表值。其值可根据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2.1.10作用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actions作用标准值乘以作用分项系数后的值。2.1.11作用效应组合 combination for action effects结构上几种作用分别产生的效应的随
10、机叠加。2.1.12安全等级 safety classes 为使桥涵具有合理的安全性,根据桥涵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2.1.13结构重要性系数 coefficient for importance of structure 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为使其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采用的作用效应附加的分项系数。2.1.14几何参数标准值 nominal value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 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几何参数的基本代表值。其值可按设计文件规定值确定。2.1.15承载力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ultimate bearing cap
11、acity 结构或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用材料强度设计值计算的结构或构件极限承载能力。2.1.16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combination for action effects设计结构或构件时,由几种作用设计值分别引起的效应的组合。2.1.17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combination for short-term action effects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1.18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combination for long-term action effects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
12、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2.1.19开裂弯矩 cracking moment构件出现裂缝时的理论临界弯矩。2.1.20作用频遇值 frequent value of an action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一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可根据任意时点(截口)作用概率分布的0.95分位值确定。2.1.21分项系数 partial safety factor 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或构件具有规定的可靠度,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系数。分为作用分项系数和材料分项系数等。2.1.22施工荷载 site load 按短暂状况设计时,施工阶段施
13、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临时荷载。包括结构自重、附着在结构和构件上的模板、材料机具等。2.2 符 号2.2.1 材料性能有关符号 C30 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边长为 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 短暂状况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轴心抗压、抗拉强度标准值; 、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承台计算中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弹性
14、模量; 混凝土剪变模量; 、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有关符号 弯矩组合设计值; 、 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弯矩组合标准值;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弯矩值; 组合式受弯构件第一阶段结构自重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组合式受弯构件第二阶段结构自重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组合式受弯构件第一阶段结构自重外的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组合式受弯构件第二阶段结构自重外的可变作用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轴向力组合设计值;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 构件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 、 集中反力或局部压力标准值、设计值; 第i根桩
15、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基桩承台撑杆压力设计值; 扭矩组合设计值或基桩承台系杆拉力设计值; 剪力组合设计值; 构件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与构件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与构件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或应力增量; 、 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 于零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预压应力; 、 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 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边 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 ? 构件混
16、凝土中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 由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的开裂截面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 构件混凝土的剪应力; 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 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拉应力; 构件开裂截面按使用阶段计算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计算的受弯构件特征裂缝宽度。2.2.3 几何参数有关符号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 距离; 、 构件受拉区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受拉区边缘的 距离; 、 构件受压区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
17、受压区边缘的 距离; 矩形截面宽度,T形或I形截面腹板宽度; 、 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 、 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厚度; 钢筋直径或圆形板式橡胶支座的直径; 构件截面的核芯直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圆形截面半径;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 、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区纵向钢筋合力点、受压区纵向钢筋合 力点的距离; 、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钢筋合 力点的距离; 、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钢筋合 力点的距离; 、 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的合力对换算截面、净截面重心轴的 偏心距;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 受弯构件的计算跨
18、径或受压构件节点间的长度; 受弯构件的净跨径; 箍筋或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间距; 截面受压区高度; 内力臂,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点 之间的距离; 、 构件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截面计算纤维处的距离;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 距离;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普通钢筋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普通钢筋重心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 构件换算截面面积、净截面面积; 构件毛截面面积;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 ? 构件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桥涵 设计 通用 规范 JTGD60200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