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发电机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瓦斯).ppt
《燃气发电机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瓦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发电机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瓦斯).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王允绪,燃气发电机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机组配置,发动机,发电机,底盘,12V190系列燃气发电机组由12V190系列发动机、1FC6发电机两部分组成,并配备控制屏、TEM全电子管理系统、低浓度瓦斯细水雾输送系统,等。,500GF1-3RW 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图,控制屏,TEM全电子管理系统,II、机组总体结构图,500GF1-3RW十二缸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主视图),500GF1-3RW十二缸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背视图),阻火器1,阻火器2,中冷器,电控混合器,点火线圈,起动马达,机体防爆门,呼吸器,继电器接线盒,先导阀,离心式机油滤清器,进气管防爆门,III、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三
2、、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工作流程图 1,燃烧后的废气驱动增压器工作,三、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工作流程图 2,执行器,进气蝶阀,三、进、排气系统,普通空气滤清器,沙漠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使用不当、保养不及时,会造成滤清器过早损坏,并导致活塞和气缸套磨损加剧。特别是当空气滤清器污堵严重、阻力过大时,会造成增压器漏油、发动机排温升高、功率下降、机油耗量增加等故障。因此,空气滤清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1、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有普通型和沙漠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机组选配不同类型的空气滤清器。,三、进、排气系统,2、电动蝶阀、电磁阀 由控制屏上的电磁阀按钮及紧急停车按钮
3、控制,来控制气源的通断。,1-盖 2-螺座 3-弹簧4-膜片5-阀 6-杠杆,三、进、排气系统,3、减压阀(调压阀)作用:稳和平衡进入混合器内的燃气压力和空气压力。组成:主要由弹簧组,膜片组,壳体组,杠杆组,阀门组组成;原理:阀上部为空气室,下部为燃气室。空气室内装有弹簧,以此来控制阀口的开度,调节进气量。,三、进、排气系统,4、先导调压阀 进气系统采用先导调压阀,使进入混合器内燃气压力和空气压力的调整更加精确。,三、进、排气系统,进气系统采用先导调压阀,使进入混合器内燃气压力和空气压力的调整更加精确。,5、止回阀,三、进、排气系统,6、电控混合器电控混合器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控制混合气进入发
4、动机的量,以适应负荷的变化;保证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控制混合气的浓度,以满足燃烧和发动机性能的要求。,三、进、排气系统,7、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量,驱动涡轮旋转,带动同轴的增压叶轮高速旋转,将气体经过扩压,送到发动机的气缸,增加了气缸的冲气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增压器在高速、高温、下工作,涡轮进口温度可高达650左右,标定转速27500r/min,使用中特别注意做好维护保养工作。(1)新启用或维修后的增压器,装机前应用手拨动转子检查转子转动情况,正常情况下,转子应轻快、灵活、无卡滞和异常声响;(2)接好润滑管路,保持润滑油路畅通,采用浮动轴承,对润滑油要求较高,正常工作时
5、,机油压力应保持在300-500kPa之间,发动机怠速时,增压器的进油压力应不低于80kPa;(3)发动机启动后,注意观察增压器进油口压力,3秒内必须有压力显示。否则增压器因缺少润滑油而烧坏;(4)增压器涡轮壳为高温部位,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高温烫伤。(5)调压阀的调节,逆时针旋转,压力减小,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大。,三、进、排气系统,三、进、排气系统,IV、发动机冷却系统,1、冷却系统组成 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热交换器(或散热器)和冷却管系组成。2、冷却系统分类 12V190系列燃气机一般采用双循环冷却系统,分“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两类。高温冷却循环系统用
6、来冷却在高温区工作的零部件(机体、缸套、缸盖);低温冷却循环系统用来冷却在低温区工作的零部件(中冷器、机油冷却器)。3、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胜动系列燃气机具有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两种冷却结构型式。开式循环机组是指配套热交换器、冷却塔,由外部提供冷却水源;闭式循环机组是指配套散热器、风扇及其它装置,构成机组内部独立循环系统。,一、冷却系统组成及分类,高温循环 低温循环,热交换器,中冷器,排水管,机油冷却器,水泵,冷却水循环示意图,一、冷却系统组成及分类,内循环,外循环,冷却塔,12缸机冷却系统循环示意图,一、冷却系统组成及分类,1、水泵的作用 水泵作为冷却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其作用主要是提高冷却水
7、的压力,迫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内较快地循环流动,以实现强制冷却循环。,二、水泵,高温水泵传动轮,低温水泵传动轮,高温内循环水由此进入机体,高温水泵与齿轮系啮合位置,二、水泵,二、水泵,2、水泵的数量 每台燃气机上装有一个(4缸、6缸机组、焦炉煤气机组)或两个(12缸机组)结构完全相同的水泵。3、水泵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发动机起动后,应立即旋开水泵体上端的放水阀,检查供水状况。有强劲的水柱冲出表示供水正常;否则表示供水不正常,应立即处理。发动机决不允许在缺水状态下工作。(2)水泵下放泄水孔处若漏水成流,表示水封损坏,应及时拆检。(3)环境温度低时,停车后应将水泵内积水放净。方法是:打开水
8、泵上、下方两个放水阀,使泵内积水自行流出。,三、机油冷却器,1、作用:降低机油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2、使用注意事项:保持进入机油冷却器内的机油和冷却水的清洁,以防止脏物附着于散热器表面,甚至堵塞通道,影响散热效果;环境温度低时,发动机停机后应放净内部积水,以免冻坏铜管。,三、机油冷却器,1-芯子组2-垫片 3-放气阀 4-后盖 5-放水螺塞 6-密封圈 7-油塞 8-外壳 9-油塞 10-前盖,四、中冷器,图 中冷器1-六角头螺栓 2-标准型弹簧垫圈 3-平垫圈 4-进出水端盖 5-垫片 6-管板 7-垫片 8-散热片 9-垫片 10-放气端盖 11-铜垫圈 12-放气螺塞 13-放水螺
9、塞 14-双头螺柱 15-侧板 16-铜管17-六角头螺栓 18-标准型弹簧垫圈 19-平垫圈 20-锌块,1、热交换器的作用:作为发电机组内、外循环冷却水热量交换的媒体,与冷却塔共同作用,用外循环冷却水来冷却内循环冷却水。2、热交换器的结构特点:工作时,外循环冷却水在热交换器内部水道内流动,内循环冷却水从散热管间流过,二者发生热交换,使内循环冷却水温度降低。,五、热交换器,V、发动机润滑系统,一、润滑系统的作用 向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提供充足的润滑油(机油),以减少其磨损,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还具有冷却、清洁、密封、防蚀的作用。A、减摩作用减轻零件表面之间摩擦,减少零件的磨损和摩擦功率损失。B
10、、冷却作用通过润滑油的循环过程,带走零件所吸收的部分热量。C、清洁作用润滑油循环过程中不断带走因零件损失所产生的金属细屑和其他杂质。D、密封作用利用润滑油的粘性,附着零件表面,从而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E、防锈作用润滑油附着零件表面,防止运动零件表面与水分、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润滑系统,二、润滑系统的工作循环,润滑系统,12V190系列燃气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循环过程,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曲轴座孔,凸轮轴座孔,摇臂轴座孔,主油道,凸轮轴端盖内侧加工有一道长槽,轴端积存的机油由此流回油道。安装时必须将该凹槽与机身上的回油孔对齐,以保持油路畅通。,凸轮轴轴端回油孔,凸轮轴端盖,润
11、滑系统,润滑系统,凸轮轴由前段凸轮轴和后段凸轮轴两部分组成,两轴通过锥度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并用销钉固牢。所有凸轮及轴颈表面均经高频淬火,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凸轮轴所有支承轴颈表面,均由机体内部润滑油路进行润滑;各凸轮表面通过滚轮摇臂处流出的机油润滑。,滚轮摇臂轴是带油槽的中空圆柱轴,由三段完全相同的轴组成,每段轴的两端由螺堵将中空油道密封。轴的中部有油孔,由主油道送来的机油,沿孔进入轴的空腔内,又通过各滚轮摇臂所对应的油孔,将机油送往各滚轮摇臂。,润滑系统,润滑系统,飞轮端罩壳,曲轴装配前,曲轴装配后,润滑系统,密封毛毡,润滑系统,更换飞轮端罩壳的注意事项:1、密封毛毡为整体结构,在安装
12、时先裁开一端,装好一半、压紧后,两端各留约4mm的余量,裁下剩余部分;剩余部分装好、压紧后,同样两端各留约4mm的余量,多余部分裁掉。2、装好密封毛毡的飞轮端罩壳在装到机体上时,紧固螺栓不要一次紧固到位。初步紧固(也不能太松)后,盘转曲轴、找正,然后紧固到位。3、密封毛毡安装好后,其圆周表面应涂抹润滑脂。4、不要漏装飞轮端罩壳上、下结合面处垫片,以免密封不严。5、飞轮端罩壳与机体、油底壳接合面应安装密封垫片并涂抹机油以确保密封,或直接涂紧固胶密封。,润滑系统,机体自由端辐板处,加工有两条横向贯穿油孔,与自由端主轴承垂直油孔连通。两条油孔两端用丝堵密封,用作齿轮系中间轮轴承润滑油道。拆装齿轮系时
13、应注意保持这两条油路畅通。,油道1,油道2,润滑系统,三、润滑系统相关参数 机油泵压力为784kPa,主油道正常工作油压为0.4-0.8MPa,增压器正常工作油压为0.3-0.5MPa。四、润滑系统的组成 1、预供油泵(手动预供油泵、电动预供油泵)2、机油泵 3、机油滤清器 4、离心滤清器 5、各种调节阀类和润滑管路等部件,润滑系统,1、预供油泵(1)预供油泵有两个:电动预供油泵 手动预供油泵(2)预供油泵的作用:在发动机起动前向系统内预供机油,以保证各摩擦面在起动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润滑。,注意:为延长预供油泵的使用寿命,预供油时最好是手动、电动相结合,即,先手动泵油,再电动泵油。启动电动预供油
14、泵时,持续时间不得超过5S,以免将其烧毁。,润滑系统,手动预供油泵,润滑系统,1-泵盖2-手柄3-活动座活门 4-活动活门座5-固定活门座 6-定位销7-固定座活门 8-毛毡9-泵体10-调整垫,图 手动预供油泵,手动预供油泵 手动泵油时,手柄摆动幅度不宜过大,也不能太猛。开始摇动时,机油尚未进入泵体内,感到十分轻便,摇动速度可适当快些。当机油被吸入后,摇动逐渐感到吃力,此时可保持每分钟60次左右的速度稳定地连续摇动,直到机油压力到达0.1MPa以上后,可停止摇动,并立即启动发动机。若不上油时,可从预供油泵出油管上加油螺孔处向泵内加注机油,然后再摇动手柄。若仍不上油,则应进行拆检。,润滑系统,
15、加油孔,图 手动预供油的加油螺孔,2、单向-调压阀 单向-调压阀由单向阀和调压阀两部分组成,其构造如右图所示。,1-螺母 2-调节 螺钉 3-六方 扁螺母 4-法兰 5-弹簧座 6-弹簧 7-阀门 8-阀体 9-阀门 10-阀盖,润滑系统,2、单向-调压阀 它由单向阀和调压阀两部分构成。两阀共用一个阀体8,并分别由阀门9和阀盖10组成单向阀;由阀门7、弹簧6、法兰4和调节螺钉2组成调压阀。单向阀的作用是:在机组起动前向系统内预供油时,防止机油沿机油泵出油口通路倒流回油底壳内。调压阀的作用是:调节系统内机油压力,使其在规定范围内。,1-螺母 2-调节 螺钉 3-六方 扁螺母 4-法兰 5-弹簧座
16、 6-弹簧 7-阀门 8-阀体 9-阀门 10-阀盖,润滑系统,2、单向-调压阀 发动机起动前,单向阀阀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在阀体座孔下端面处,将机油泵出油通路阻断。这样,预供油泵送入系统内的机油从阀体出油口进入阀体后,被阀门阻隔,不能向油底壳内倒流。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机油泵送出的机油,从阀体后侧进油口进入阀体,在机油压力作用下将阀门9顶起,使机油从出口送至系统内。阀体下部连通在一起,当机油压力超出规定值时,便克服弹簧的弹力作用,将阀门7顶起,部分机油从阀体后侧回油口流回油底壳,使系统内机油压力降至规定范围。,1-螺母 2-调节 螺钉 3-六方 扁螺母 4-法兰 5-弹簧座 6-弹簧 7-
17、阀门 8-阀体 9-阀门 10-阀盖,润滑系统,2、单向调压阀 当润滑系统内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调节单向调压阀。方法是:旋下调压阀的螺母1,松开六方扁螺母3。根据所需调节油压大小,旋动调节螺钉2。当油压偏低时,应向下旋入,将压力调高;当油压偏高时,应向上旋出,将压力调低。油压调节正常后,用扳手固定调节螺钉的位置,然后重新装好螺母1。,润滑系统,3、机油泵支架及机油泵,润滑系统,3、机油泵支架及机油泵,润滑系统,1-机油泵支架 2-螺栓 3-连接套 4-挡圈 5-传动轴 6-轴承7-隔套 8-压盖9-传动齿轮 10-螺母11-调节螺栓 12-弹簧13-阀14-阀体,图 机油泵支架,3、机
18、油泵支架及机油泵 机油泵支架悬挂在发动机自由端主轴承盖下方,是一个中空的铸铁件,用于支承机油泵和连接传动装置,其内腔还作为机油泵出口油道(其构造如图所示)。机油泵支架后侧装有安全阀,其功能是防止机油泵的出油压力过高,破坏系统的密封性。该阀的开启压力可以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整。出厂时已将其调整至980kPa,并铅封。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要拆动。机油泵支架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进行维护。当拆检发动机需要拆动该支架时,应注意调整支架两侧垫片(紫铜垫)厚度,以保证机油泵中间轮与支架上的两个传动齿轮间正常啮合间隙(规定0.15-0.52mm,一般控制在0.4mm左右)。安装机油泵时,应注意连接套花键的对中,以免
19、损坏花键。,润滑系统,润滑系统,1-机油泵体 2-主动齿轮 3-圆锥销4-从动齿轮 5-调整垫片 6-机油泵盖7-定位衬套 8-挡圈9-衬套10-六角头螺栓11-六角头螺栓,图 机油泵,3、机油泵支架及机油泵,3、机油泵支架及机油泵 每个机油泵支架上并联装有两个机油泵。机油泵下方进油口装有粗滤网,工作时直接浸在油底壳机油中,防止杂物被吸入机油泵影响正常工作。机油泵盖上方侧面为出油口,泵体与泵盖通过两个短六角头螺栓10固定在一起,然后通过两个长六角头螺栓11直接固定到机油泵支架端面处。安装时可通过衬套7外面凸缘面定位,使机油泵出口与支架内腔相通。泵体与泵盖之间没有定位基准,为保证同一齿轮轴上两衬
20、套内孔及泵体齿轮室孔的轴线间同轴度,出厂装配时采用假齿轮定位,将泵体与泵盖合装,并配作两处定位销孔,在机油泵组装时,必须配对装配,并以圆锥销3定位。拆检时不得随意更换。,润滑系统,4、机油滤清器,润滑系统,1-前盖 2-压紧螺母 3-垫圈 4-密封环 5-后盖 6-滤后油压表座 7-管接头8-螺母 9-扁螺母 10-调节螺钉 11-弹簧 12-钢球 13-旁通阀体14-滤前油压表座 15-芯杆 16-壳体 17-防护罩 18-纸质滤芯 19-密封圈 20-提拉钢丝,4、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采用纸质滤芯,内装有5个滤芯,6个密封圈。,润滑系统,旁通阀,传感器座孔,增压器管接头,滤芯,4、机油滤
21、清器 机油滤清器采用纸质滤芯,内装有5个滤芯,6个密封圈。前盖端面上设有滤前油压传感器座孔和滤后油压传感器座孔,用于安装滤前、滤后油压传感器;设有1个管接头,与增压器进油管相连,将机油送往增压器;设有1个旁通阀,当机油滤芯污堵严重时,机油通过能力下降,滤前、滤后机油压力差值达到196KPa时,旁通阀自动打开,使机油不经过滤芯过滤直接送往主油道。旁通阀开启压力在出厂前已调好,并铅封,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用户拆动。,润滑系统,5、离心滤清器 工作原理:机油经管接4和转子中间孔道进入密闭的转子组内腔。在一定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充满转子组内腔的机油经集油管从底部喷嘴上的小孔高速喷出。由于喷射的反作用力矩作用
22、,使转子组带动内部机油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机油中的杂质被甩向转子体内部,而清洁的机油则不断地经喷孔喷出,流回油底壳。,润滑系统,VI、机体与气缸盖部件,机体由高强度的铸铁整体铸造而成。两排气缸呈V型排列,夹角60。,一、机体,曲轴座孔,凸轮轴座孔,摇臂轴座孔,主油道,气缸盖螺栓旋紧扭矩为392N.m,安装时应在螺纹表面涂上润滑油,以免较大的扭矩损伤螺纹。,一、机体,挺杆孔,缸盖串水孔,相邻两缸套底部串水孔,缸盖螺栓孔,火花塞孔,缸温传感器孔,机体气缸孔与气缸套之间的夹层用以储存冷却水;每个气缸的上端面有四个串水孔,与气缸盖上的冷却水腔相通;相邻两气缸孔底部有串水孔与机体侧壁的夹层相通,
23、冷却水可环绕机体实现冷却功能。,二、气缸套,1、气缸套的作用:作为活塞往复运动的导向面与活塞、气缸盖共同构成燃烧室,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2、气缸套的结构特点:湿式缸套,用高强度、耐磨性强的含硼合金的铸铁制造而成。其内部具有较高的精度,并经氮化处理。3、气缸套的结构:缸套上共有5道密封圈。上密封圈采用耐高温的氟橡胶制成;在缸套下部外圆定位面处,加工有四道环槽,分别装有一个矩形封水圈,和三道O型密封圈,构成密闭的冷却水套。,气缸套上密封圈1道,气缸套,矩形封水圈1道,O形封水圈3道,二、气缸套,4、气缸套的拆卸 拆卸气缸套要用专用工具气缸套扒子 注意:每次拆卸气缸套,气缸套上所有密封胶圈应全部
24、更换。拆卸时,先将螺杆下端托板4抽出,把支架3支承在机体上(注意:不要使支架压住气缸套凸缘!);然后,将螺杆穿过气缸套伸出缸套底面;再将托板挂到螺杆端部。此时,旋转手柄螺母1使螺杆上升,带动托板,将气缸套从机体座孔中拉出。,二、气缸套,5、气缸套的使用与维护:气缸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发动机能否正常运行。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磨损、拉缸、抱缸、穴蚀等损坏现象,导致发动机工作性能下降,甚至发生严重事故。因此,在使用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使用过程中应当保持进气的清洁,严禁在不安装空气滤清器的状况下工作。并经常清洗空气滤清器,以提高滤清效果,减轻气缸套的磨损。保持良好的冷却状态。在寒冷环
25、境下,冷起动前必须进行预热。起动后要进行充分暖机,待水温升至40以上时,方可加载运行。严防在断水或水温过高状态下运行,以免发生拉缸、抱缸故障。严禁超负荷运行。拆检气缸套。检测其与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若发现磨损严重或不正常损伤现象,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免产生严重漏气,造成功率下降或严重拉缸等故障。,二、气缸套,5、气缸套的拆检:拆下气缸盖,将气缸套上口处积碳清理干净。拆出活塞连杆部件。检查气缸盖内表面有无拉缸、裂纹等损坏现象,并测量内径尺寸,如下图所示。测量时,用内径千分表在活塞行程范围内,依次测量四个不同位置处的缸套内径。并在每一测量位置处沿机体轴向XX及垂直方向YY分别进行测量。将实测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气 发电 机组 基本 构造 工作 原理 瓦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