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副本.ppt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副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副本.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妇科王志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阴道后壁膨出肠膨出等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近年来,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多,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学说,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
2、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新的术式,因此,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已经是近期内妇产科学研究的热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新的理论观点:,盆底整体理论(The Integral Theory):由Petros和Ulmsten于1990年提出,其主要内容是盆底有关肌肉和器官做为一个整体参与尿道闭合机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前耻尾肌托起阴道前壁压迫尿道;膀胱颈被以阴道为基础的向后向下的收缩所关闭;盆底肛提肌板在自主控制下,向上牵拉“吊床”(hammock)结构,关闭膀胱颈。阴道前壁的缺陷导致这些力量的消散,不能有效地维持腹压增加时的尿道闭合压,继而产生SUI。2 吊床理论(The
3、Hammock Theory):1994年Delancey创立吊床理论,其观点是尿道闭合压的维持依赖于压力沿着耻骨膀胱筋膜和阴道前壁的支撑结构(hammock)向膀胱颈和尿道近端的有效传导,肛提肌板是稳定这一结构的重要成分。如果这一支撑结构被破坏,则阴道压缩尿道的力量减弱,也会发生SUI。整体理论和吊床理论都强调了尿控机制中阴道前壁和肛提肌的重要作用,3.阴部神经损伤学说:阴部神经支配外尿道括约肌,其损伤可引起尿道的神经支配和功能紊乱,导致尿道阻力下降,出现SUI。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阴部神经损伤与SUI症状有直接因果关系。4.尿道高活动性学说(utheral hypermobility):此
4、学说认为分娩损伤或衰老导致盆底组织薄弱,造成近端尿道下降至更低、更孤立的位置。腹部压力增高时,压力不能均等的传导到膀胱和尿道近端,而是更多的传导到膀胱,使膀胱内压力超出尿道闭合压,发生SUI。,但是,至今仍没有一种SUI发病机制的假说被广泛接受,而SUI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组织受损密切相关的观点已逐渐被接受,这也成为将SUI与POP共同研究的理论基础。临床上SUI常与POP合并存在,SUI患者60%有不同程度的POP,并且随着POP程度的减轻,隐性SUI可能暴露出来。高达70%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随脱垂减轻而出现SUI,一般认为两者有着相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盆腔
5、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关于子宫脱垂,我国多沿用卫生部统编教材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按照子宫颈与坐骨棘、处女膜缘的关系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此分级法应用方便,便于掌握,但不能定量评估脱垂程度。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是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 制定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评价系统,因其客观、细致,经论证有良好的可靠性 和重复性,所以在1995年被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1996年被美国妇科泌尿学协会(Amer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副本 女性 功能障碍 性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