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ppt
《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王 虹,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儿童及其监护人。,2,二、服务内容,3,(一)基本项目,1、建立健康档案:给每个儿童及其监护人建立个人及家庭 健康档案,填写儿童迁入、迁出、转诊、死亡报告,掌 握辖区儿童变动情况,分析各类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明 确社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2、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实施儿童预 防接种工作。3、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负责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首诊建卡(立案)与结案,收集各次服务(包括其他机构提供的)情况,定期分析辖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并形成报告。4、实施新生儿家庭访视。,4,5、实施儿童健康检查和发育评价,发现儿
2、童的健康问题,重点关注包括小儿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肺炎、严重腹泻、肢体残疾和神经-精神发育评估等健 康问题,及时矫治或转诊。6、保健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混合喂养和人工 喂养方法,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及合理断奶方法;指导 小儿体格锻炼;指导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及户 外活动等生活习惯;指导常见儿童安全问题的预防。7、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8、双向转诊:对于无法确诊病例及疑难病症,应及时转诊 到上级医院;将在上级医院转回后的小儿,重新纳入社 区管理,做好转入转出的记录。,5,(二)扩展项目,根据居民的需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 政府购买公共卫生的财政
3、投入情况,综合决定对儿童保 健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调整时优先考虑的项目。,6,1、开展早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教育咨询工作;2、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的跟踪管理:登记 新生儿是否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筛查 结果是否正常、追踪治疗情况及转归;3、负责体弱儿及高危儿跟踪管理:建立体弱儿管理专 案,掌握高危儿跟踪管理例数,登记高危儿一般情 况、是否到上一级医院建档、治疗及治愈情况或定 期复诊;4、协助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幼机构儿童保健;5、口腔保健。,7,三、服务流程,8,9,(一)服务对象动态管理,第一次接触建立健康档案,纳入系统管理(立 案)、满2周岁时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结案,继续 动
4、态跟踪(总人数、各年龄、户籍类别组儿童)其服 务与健康状况。,10,(二)新生儿家庭访视,1、访视时间与次数:正常新生儿访视应不少于3-4次,访视时间在 出生后3、7(或出院后1-2天)、14、28天时各1 次,其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完成出生后第7、14天共2次的家庭访视,与产后访视同时进行,第 28天可与计免接种同时在中心进行。遇有异常情 况,要增加访视次数。每次访视时应认真、准确 地填写各项记录。,11,2、满月访(出生后4周):,(1)全面了解小儿生活、喂养、睡眠、大小便情况。(2)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对体重增加不足500克者,要分 析原因并列入体弱管理;对冬季出生的小儿要作好 佝偻病的
5、预防保健;指导家长使用生长发育图;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价、结案,发育正常者转入健 康婴幼儿系统管理。,12,(三)预防接种,按照深圳市社区预防接种与传染病防治服务包 的有关服务和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落实辖区适龄儿童 的预防接种工作。,13,(四)母乳喂养问卷调查,在服务对象出生后4个月时进行一次母乳喂养调查。,14,(五)社区诊断,1、定期对社区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掌握社区内儿童 相关的人口学资料,如:总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各 年龄组儿童数,按户口类型、住址和主要的健康问题 分别进行归类,系统管理数、死亡数、家庭访视完成 率、失访人数以及各类指标变动情况。2、掌握社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死亡
6、、围产儿死亡 个案。3、掌握辖区儿童保健服务和预防接种情况。4、分析和掌握社区儿童就诊的主要健康问题顺位。5、明确社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主要干预措施。,15,(六)个体评估-干预-指导-转诊(SIGT),1、识别儿童急性疾患如肺炎、严重腹泻等和无法明确 诊断的疾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一周内随访。2、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对0-6岁儿童按4:2:1方 案管理),如发现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 等健康问题,应加强指导,两周内随访,连续两次 随访问题仍然存在,应转诊到上级医院。,16,健康儿童管理,(1)建卡:各地段医院应对所管辖区的3个月以内婴儿 建立儿童健康体检卡,根据年龄特点对儿童
7、进行 体格检查。(2)体检内容: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全身各系统 检查。每次体检后作体格发育评价。,17,正常儿童头围参考标准,18,(3)体检次数:1岁以内儿童一年体检4次,12岁儿童一 年体检2次,3岁以上儿童一年体检1次。(4)贫血检查:小儿满6个月作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测,以后每年复查1次。,19,体弱儿管理,体弱儿管理范围: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患儿。,20,A、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管理常规,一、凡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或孕周少于37周的早产儿要 列专案管理,除按新生儿管理外,每周访视二次,体 温不正常,生活能力差或体重在2000克以下者,每天
8、 访视一次,恢复正常后,转为健康儿童系统管理。二、指导家长保暖方法,吸吮能力差者,要指导滴管喂养,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详细记录。三、指导家长随时注意小儿神志、面色、呼吸、吸吮能力、皮肤软硬度、大小便等情况。四、出生一至二周投服维生素D。,21,B、活动期佝偻病管理常规,一、诊断标准:按病史、症状、体征为诊断依据,其中以体征为 主要条件,同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特点,依症状体征 的多少和程度进行综合判定。有条件单位应作血液生 化(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和X线检查。,22,(1)判定项目:,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 主要体征:颅骨软化(囟门边软)、乒乓颅、方颅、肋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镯、脚
9、镯、O形腿、X形腿。次要体征:枕秃、囟门增大、囟门晚闭、出牙迟 缓、肋外翻、肌肉韧带松弛。,23,(2)判定标准,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活动期佝偻病 有二项主要体征及伴有一般症状者;有一项主要体征及一项次要体征伴有明显症状者;有二项次要体征及伴有显著症状者。,24,二、管理常规:,凡发现活动期佝偻病,即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 予药物治疗,每月随访一次。,25,C、缺铁性贫血的管理常规,一、诊断标准(1)年龄在7岁以下,血红蛋白低于11克/dl者(2)有较明确的缺铁原因及典型的贫血临床表现者 长期以乳类喂养不加辅食或者加的种类单调量不足 饮食不好,如挑食、零食等 食欲不好,入量少 双胎未成熟儿,或
10、母亲在孕期有较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苍白无力,烦躁不安(3)铁剂治疗有效,26,二、管理常规,凡发现缺铁性贫血,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予 治疗,每月复查一次。血色素恢复正常后,仍需再 继续治疗2个月。,27,D、营养不良的管理常规,一、营养不良的分类(1)体重低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 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 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光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和慢性营 养不良。(2)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 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慢性 长期营养不良。(3)消瘦: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
11、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 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 营养不良。(4)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 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并且身高别体重 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实际上就是临床所说的极度消瘦。,28,二、营养不良的程度,(1)中度:被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 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或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 群值相比,低于其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但高于 或等于其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2)重度:被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 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或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 群值
12、相比,低于其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29,三、管理常规,凡发现体重低下者,应建立专案管理,并给予治疗,每月复查一次。,30,3、进行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如发现评估落后,应转诊到 上级医院并在两周内进行随访。4、识别高危管理儿童对象: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 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31,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 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疾病史等、严重的精神刺激、高龄母亲;(2)异常分娩史,包括母亲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 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 产、手术产如高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社区 儿童 保健 服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