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防治水部分).ppt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防治水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防治水部分).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安全规程(2016),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三编 井工煤矿第七章 防治水刘守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电话:;邮箱:),主要内容和条文第一节 一般规定 282-288条 共7条第二节 地面防治水 289-296条 共8条第三节 井下防治水 297-310条 共14条第四节 井下排水 311-316条 共6条第五节 探放水 317-325条 共9条,煤矿安全规程(2016)防治水部分,1、总条文数 44条 2011年,251条-294条,共44条 2016年,282条-325条,共44条2、新增条文 5条 282、285、286、287、3153、未改动条文 3条 291、296、
2、3134、修改条文 36条,煤矿安全规程(2011-2016)条文对比,第二百八十二条 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基本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措施。,2016新增条文,【解读】本条是关于防治水十六字原则和五项综合防治措施的规定。防治水十六字原则科学地概括了水害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是指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水害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害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有疑必探”是指根据水害预测预报评价结论,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探测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由于物探
3、结果具有多解性,不经过钻探验证,不能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查,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施工;“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采掘工程,如井下巷道穿越导水断层时必须预先注浆加固方可掘进施工,防止突水造成灾害。五项防治措施是水害治理的基本技术方法。“防”主要指,合理留设各类防隔水煤(岩)柱和修建各类防水闸门或防水墙等,防隔水煤(岩)柱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开采破坏;“堵”主要指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或导水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通道;“疏”主要指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排”主要指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排水管
4、路、水泵、水仓和供电系统等必须配套;“截”主要指截断水源和加强对地表水(河流、水库、洪水等)等的截流治理。,第二百五十一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第二百八十三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防治水制度,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2011条文,2016条文,对比,【解读】本条是关于防治水制度、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探放
5、水设备与队伍、抢险救灾设备,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规定。制度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还要建立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定的各项制度都要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防治水工作技术性较强,只有具备一定地质、水文地质基础知识的专业人员经过实践后方可胜任该项工作,因此,所有煤矿企业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正规院校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教育且从事过防治水工作,或虽未受过正规院校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教育但受过正规院校其他专业教育且
6、从事防治水工作超过5年的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其他煤矿企业可配备13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标准。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防治水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收集、了解和掌握全国发生的重特大典型水害事故,以及先进的防治水,技术和经验,通过借鉴相关单位防治水先进技术和经验,吸取各地区发生的水害事故教训,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完善防治水技术措施,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据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煤矿水害事故都是由于探放水措施不落实造成的,所以,煤矿必须配足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专用探放水设备主要是指专用探放水钻机,即满足井下探放水技术条件与施工安全要
7、求的矿井坑道钻机。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 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 m,所以配置的探放水钻机钻探能力应充分考虑这些规定的参数。探放水工已确定为特殊工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使用煤电钻、锚杆钻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严禁探放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井下是一个特殊的作业环境,一人违章有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探放水工本来是消除水害隐患的,如果没有基本的水害防治知识,在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如不能果断采取措施,就有可能引发重特大水害事故,造成包括探放水工在内的群死群伤事故。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如果具备一定的生存条件,被困矿工是,完全具有生还可能的。如2009
8、年6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有3名矿工在井下被困25天后被成功救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社会关注度高,矿工家属焦急,同时也在考验政府、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所以,每一个煤矿企业都应考虑水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以便在透水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展开对透水事故进行抢险救援工作。煤矿企业必须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的配套设备和物资。主要设备和物资应包括适合矿井救灾的排水泵、排水管路以及配套的电缆等。每一个产煤省(区、市)也要建立健全防排水抢险救援基地,加大资金投入。除排水设备外,还要装备能够快速钻进的大口径成套钻机设备,并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救援基
9、地可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并加强管理。要加强人员的日常培训,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一旦发生透水事故能够拉得出、快速投入到抢险救灾之中,真正发挥作用。井下的采掘巷道要及时准确地反映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为在地面打钻施救被困人员创造条件。确定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要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可与地测部门合署办公),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防治水机构负责人,以保证防治水工作得到充分重视,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案例】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兴鑫煤矿属资源整合矿井,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该矿在防治水工作方面,未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未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明知存在老空积水,未采取措施将老空积水排出,
10、也未开展过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未使用过钻机探放水,一直盲目掘进施工。2009年6月5日,正在现场用煤电钻打钻的3名作业人员因突然溃水淹没死亡。事故发生后,该矿还瞒报至2009年7月1日。,第二百五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第二百五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当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矿井应当当建立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动态观测和水害预测分析工作。,第二百八十
11、四条 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一次。发生重大及以上突(透)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2011条文,2016条文,对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2011条文,2016条文,对比,【解读】本条是关于防治水规划、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水害隐患排查的规定。防治水工作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特点,煤矿企业
12、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广泛收集矿区和矿井资料,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510年),分析水情和水害特点,总结以往突水案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防治水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组织专家对防治水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形成论证意见,分步组织实施。同时,要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效果,并不断修改完善规划。每年年初要有年度计划,落实资金和工程项目等,并及时进行总结和验收,研究水害形成和防治水规律,提升防治水整体工作水平。防治水规划编制、实施可采取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合作的方式,优势互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
13、产。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量、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可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4种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考虑到开采煤层、深度、范围等的不断变化,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一次。当发生重大突(透)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大突(透)水事故,是指突(透)水量首次达到300 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透)水事故。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要经常组织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
14、限和预案“五到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其他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对水害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二百八十五条 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2016新增条文,【解读】本条是关于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的规定。我国许多煤矿区受煤层上部含水层和下部岩溶水的严重威胁,突水和淹井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水文地质勘探程度低有关。因此,为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查明深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水源、充水通道,预
15、测矿井涌水量,为实施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提供水文地质技术依据,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一)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一是指一些老矿区由于上组煤资源枯竭,准备或已经开采下组煤,而未进行深部水文地质勘探;二是指一些准备开采或新开的煤矿,由于某种原因未进行相应的水文地质勘探。(二)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是指矿井在勘探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投入的水文地质工程量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且未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三)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是指矿井在采掘过程中,经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发现水文地质条件比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复杂。(四)矿井经长期开采,
16、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是指矿井由于长期开采,改变了矿井直接或间接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生产产生不良影响,而原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已不能指导矿井生产。(五)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需要的。是指当矿井因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进行矿山开采(补充)设计时,原水文地质勘探报告不能满足,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六)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者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煤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的。当上覆地层含水层发育,而导水裂缝带进入或接近含水层时,往往发生突水事故;特别是当上覆岩层为薄基岩或超薄基岩时,导水裂隙带、煤层隐伏露头又可
17、能与孔隙含水层导通,甚至裂隙直通地表,使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等更趋复杂。查明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导水裂缝发育高度,分析研究矿井充水因素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底板水害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仅华北型煤田受底板岩溶水威胁的煤炭储量就达200多亿吨。由于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岩溶、裂隙发育及其地下水赋存的不均一性,使得深部底板水的防治有其特殊性。因此,应采用综合勘探手段和科学的理论、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充水因素,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进而为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七)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的。,第二百八十六条 矿井应当对主要含水层进行长
18、期水位、水质动态观测,设置矿井和各出水点涌水量观测点,建立涌水量观测成果等防治水基础台账,并开展水位动态预测分析工作。,2016新增条文,【解读】本条是关于矿井应当开展水文地质动态观测和预测分析、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的规定。地下水动态是指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及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地下水动态的监测是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有效手段,而建立合理、有效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则是防治水工作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方法。随矿区(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应对观测网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观测点应布置在下列地段和层位: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强径流带(构造破碎
19、带);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者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疏干边界或隔水边界处。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个水文年内进行水位、水质和水温等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应当每7至10日观测1次;待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和水温等动态规律后,应当每月观测1至3次;当雨季或者遇有异常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观测次数。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技术人员进行观测工作时,应当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测
20、完,并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2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取值可用平均数。测量工具使用前应当校验。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尽量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矿井应当建立十五种防治水基础台账:(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
21、台账;(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从而为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基础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还应根据防治水的需要,建立专门的基础台账。为了便于及时利用和更新,台账应当建立计算机数据库。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收集,进行全面整理、分析相关资料,为防治水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建立的防治水台账要长期保存,并每半年修订1次。,第二百八十七条 矿井应当编制下列防治水图件,并至少每半年修订1次:(一)矿井充水性图。(二)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
22、图。,2016新增条文,【解读】本条是关于矿井防治水必备五种图件的规定。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水工作,防止误揭地质构造、误穿老空区导致事故发生,本规定要求矿井必须编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和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还应根据受水害威胁的情况,编制专门图件,如带压开采评价图、注浆堵水平面及剖面图和水化学分析图等。防治水图件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所编制的图件内容要真实可靠,并数字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对收集的资料和井下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反映标注在各种图件上,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水害形成的规律和防治水
23、措施。绘制数字化图件主要是便于及时修改,矿井应当至少每半年对相关图件进行修订1 次。,【案例】2009年9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鑫泰煤业公司发生水害事故,死亡10人。该矿为乡镇煤矿,正在进行技改,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井田内有一正在使用的水井,储水量约450m3。为了防止透水,在井下施工时,进行了探放水,已发现有10m3/h的透水量,决定绕道施工,由于矿上测量人员对水井位置测量后,上图的水井位置偏离实际位置直线距离约70 m。在施工11051绕巷时,也未再进行探放水,水井井筒内积水瞬间溃出,导致事故发生。经现场勘察,事故发生时,11051绕巷迎头右帮距水井井壁只有1米距离。,第二百六
24、十六条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第二百八十八条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者裂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
25、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2011条文,2016条文,对比,【解读】本条是关于矿井出现透水征兆时应及时组织撤人的规定。大部分透水事故发生前均会显现出不同的透水征兆,所有入井人员都必须熟悉透水征兆。当井下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就要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煤矿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透水征兆时,要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老空水透水征兆有: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工作面气温降低及出现雾气、水叫、硫化氢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规程 2016 治水 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