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ppt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教学难点:宋神宗起用王
2、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第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一、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简介,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3.王安石变法开始标志,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阅读教材5253页的内容,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强兵措施,取士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3、(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2.内容,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A.作用: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局限: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作用: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作用: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
4、收税,作用: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作用: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内容,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三、强兵之法,1.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2.内容,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了政府支出,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作用: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军事:寓兵于民,节省
5、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四、取士措施,1.目的:,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2.内容,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论充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经义考试: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改革目的: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选官制度改革:贯彻惟才用人的原则,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成绩优异者不经科考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 变法 主要内容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