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入,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朝覆亡的惨痛事实,对士大夫形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产生,传统儒学的正统思想遭到质疑。在这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一批儒学斗士欲跳出“四书五经”的巢穴,突破科举制度的羁绊,呼出了振聋发聩的最强音。他们的名字就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的思想家。,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明朝,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赴京考会试。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
2、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专制腐朽的王朝政治,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
3、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1.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强大(江南)。4.思想:思想专制;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束缚人们思想。5.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新风貌,根本原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一、“异端”思想家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末进步思想
4、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李贽的小天地,微信,iPad,100%,“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朱熹,李贽,李贽的小天地,微信,iPad,100%,“万物皆生于两”李
5、贽,“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熹,.,1.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2.反对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3.提出男女平等;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思想主张:,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人们思想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1.明未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
6、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C,C,共同生活背景:处在动荡的年代,都参加了抗清斗争,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顾炎武亭林先生,黄宗羲梨洲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3、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王 夫 之,王夫之(1619 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
7、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 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阅读材料,理解王夫之的思想。材料一: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材料二: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1)哲学上,世界本原:“气”,强调“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2)认
8、识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外界客观事物。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3)“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4)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理在气先,格物致知唯心主义先验论,存天理,灭人欲,理在气中,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私欲之中,天理所寓,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明清 之际 进步 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1931.html